有位很有天赋的设计师,放弃了设计工作,转做技术工作。他说他设计出来的同一个作品,有人说那是神来之笔,评价很高。但也有人说,那个作品不怎么好看!
他知道,别人的评价是带着主观性的。相比之下,做技术工作,评价会更客观。他家人觉得,他学习绘画十多年,不做设计的工作很可惜。
还好,经过努力,他在技术方面做出了成绩。前不久他到全球知名的研究院实习,经过导师指导,能在行业顶会上发表了专业论文。这让他家人为他高兴。
对同一事物,各人有不同的评价,这很正常。
一起看完同一部电影,夫妇两人也可能有不同的评价。或许是一个人非常喜欢这部电影,而另一个人对这部电影恨之入骨。好像他们看的不是同一部电影。
类似情形还有:看同一份报纸,两个人关注到完全不同的内容;在公司会议上,对同一个生意机会,有人会觉得是很大的机会,有人会觉得不值得做。对同一位员工,领导也有不同。
除了出现日常生活和工作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外,对伟大的作品,也有可能有不同的评价。例如:
大多数古典音乐家认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是一部伟大的作品,那是被誉为西方传统音乐中最杰出的艺术。但在1842年,作品诞生时,就有很多负面的评论。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著名评论家约翰·拉斯金说:我看贝多芬就像一袋无序的钉子,和旁边扔着的一把锤子。
《波士顿日报》的阿特拉斯说:若最好的评论家和管弦乐队都不能发现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美妙所在,那就请原谅我们更没能力去发现。第九交响曲的柔板乐章很动听,但其他的乐章则乏善可陈,特别是结尾部分,让人听不懂,而且还不和谐,此外,贝多芬在创作第九交响曲时,听力已经出现问题了。
在罗德岛州首府普洛威顿斯,当地的报纸评价说: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管弦乐演奏部分让人感到疲乏,这个音乐作品似乎是以下若干元素的混合物:奇怪、荒唐、戛然而止、凶猛和尖厉,这些元素在整段乐章里都能找得到,是听众都听得懂的旋律……这部音乐作品给人的印象是,印第安战争战场的声音或是野猫愤怒的咆哮。
对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真相”,各人的理解都各有不同。
在《用事实说话》一书中,作者说道:
可能有些人,是听着莫扎特早期简单明快风格的音乐长大的,喜欢精美、鲜明和平衡。
也可能有人,是长期听雷蒙斯音乐、黑旗朋克等摇滚音乐。对他们来说,贝多芬的音乐就像漂浮在白云上的棉花糖,就像蓝鸟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轻轻地鸣叫。
因为各人有不同的经历,用于做对比的参照物完全不同,所以选择性地感知第九交响曲。
什么是选择性感知?
人们会基于自己的认知、形成独特的评判标准和依据。因此,各人对同一事物的评价,会有千差万别的结果。
当喜欢贝多芬的人,听到其他人说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不好时,会出现强烈的抵触情绪。
有心理学家,对选择性感知进行过研究。他们的初始研究,是基于1951年11月23日,普林斯顿队与达特茅斯队进行了一场橄榄球赛。
这场比赛,是刚刚登上时代周刊杂志的队员迪克·卡茨迈尔的最后一场比赛。开赛几分钟后,裁判就吹罚了双方队员。
在第二场四分之一比赛中,普林斯顿队的球星鼻子骨折离开赛场;
在第三场四分之一比赛中,达特茅斯队球员大大腿受伤被抬下赛场;
赛中和赛后双方都怒气冲天。最后,普林斯顿队赢了;
赛后,两个球队所在的大学,进行了好几周的争论:哪一个队更卑鄙?
普林斯顿学生报的评价是:观察家从未看到被称为“体育”的恶心展出。双方球队都有犯规,但达特茅斯队更应受到指责。普林斯顿队显然是个好球队,它没有理由伤害达特茅斯队。理性地看当时的情况,我们不知为何对手会故意伤害卡茨迈尔和他的队员并使他们受伤致残,达特茅斯队的队员可能不理性。
达特茅斯大学的报纸认为:并非如此!达特茅斯与普林斯顿之战给肮脏的橄榄球比赛提供了一个平台,一种被叫作“不公正指责”的说法产生了……比赛到第三场四分之一赛时就失控了。大部分的严厉处罚都给了普林斯顿队,而达特茅斯队被处罚,是因为多次“非法手部动作”。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哈斯托夫和哈德利·坎特里尔发现,对同一场比赛,不同的人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知!他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个故事成为心理学经典研究案例。
他们在这两所大学,给学生展示比赛录像,要求学生记下球员的犯规动作及其严重性,是轻微犯规还是严重犯规?
尽管所有学生观看的录像都一样,但两所学校的学生,有不一样的发现。
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发现:
达特茅斯队的犯规次数要比记录的多出一倍。
当他们给犯规的严重性定性时,他们认为达特茅斯队有2个“严重”犯规和1个“轻微”犯规
但普林斯顿队只有1个“严重”犯规和3个“轻微”犯规。
他们是对手野蛮比赛的受害者,
达特茅斯大学的学生看到:
每个队犯规次数一样。
他们对自己球队犯规的严重性评估是,1个“严重”和1个“轻微”,
但在评估普林斯顿队的判罚时,则是1个“严重”和2个“轻微”。
他们认为比赛是公平的对抗。
这里的重点是:虽然两所大学的学生看的是同一场比赛,但他们的看法却是不一致。各方对于比赛的真相,是不一样。
两所大学的学生,心理状态、期望、历史、社会认同都不同,各自有不一样的心态。因此,他们对比赛录像的评价差异很大。思维背景的分歧,使他们对这场比赛的看法不同。
各人的经历的不同,依据经验或习惯不同,就使得各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和评判都是不尽相同的,更有可能出现偏差。
感知差异的确会出现在各种不同的地方。
有人,在一家连锁酒店,对员工和经理人进行了测试,也发现了存在感知差异。
做服务业的人会知道:在一些酒店或零售店,管理人员会安排专业人士,扮成顾客到店消费,将他们与店员的交流记录起来。
过后回看视频,分析店员的服务质量水平,从而找出提高服务水平的方法。这些录像,很能体现选择性感知的存在。
那人跟酒店经理一起,选择了一段神秘顾客入住酒店的监控录像:神秘顾客进入前台,前台服务人员询问顾客一些问题,顾客作答,顾客付费后拿到房卡,之后离开。
他们邀请了50位管理人员观看视频。每看完一段,都要求打分,1代表很差,5代表很好。因为他们的打分,受选择性感知的影响,所以这些打分不会用来评估员工的工作绩效。
录像中,是一位很晚才入住的顾客。困得眼睛都快睁不开的客人来到前台说:“我用乔·史密斯的名字预定了房间。”
前台员工笑着回答:“没问题,先生,我从电脑里找一下您的预定信息。一路上顺利吗?您淋着雨了吗?您喜欢这个季节吗?”这个客人很不耐烦,有时仅仅以“嗯”应答。
店员没有注意到客人很疲劳的店员继续聊天,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分钟。等入住手续完成后,客人拿着房卡离开。
大家看的是同一个视频,内容是简单的人际交往场景,且不存在刷卡失败、客房超售等情况。看视频后有十几位管理人员打了高分,其中5个满分。另外十几位管理人员打了低分。
打高分的人认为:1)店员很友善。2)店员很努力地建立和谐的顾客关系。3)虽然顾客不耐烦,但店员从头到尾都在正面对待此事。
打低分的人却说:1)店员没有注意到顾客的心理状态,仅仅按照顾客服务手册上的要求操作,丝毫不知道变通。2)顾客希望店员加快速度,提高效率,但却遇到一场热情、东拉西扯和没完没了的聊天。3)那个傻瓜店员在晚上11点还唠唠叨叨,而客人都快要困死了。
一个清楚的事实是:虽然这些管理人员都在同一个酒店工作,表面上的目标也是一致的,但是他们对优秀酒店服务的“真相”缺乏共同的定义。
他们的世界观和已经具备的参照系框架等,使他们对简单的顾客接待事件进行了选择性感知,因此产生了巨大分歧,而这仅仅是一个顾客入住的事件。
感知差异,就像盲人摸象!每个人的感觉不同,是因为心里已经有了明确的框架、给它下了定义,是最明显的选择性感知。
对于那么我们身边常常存在的选择性感知,我们可以做的是:
第一,工作中要提醒自己,少点执念偏执。团队合作,需要交流思想和想法。因为自己以为的,只是个人所想。我们要听取不同的声音,让自己对同一事件,有全方面多角度的了解。
第二,要知道,当大家对真相的感知完全不一样时,要解释真相会非常困难。共识不可能自动达成,我们需要为此做出努力。
人们从不同的感知角度出发,看到的可能是不同的真相,我们很难简单地判断谁对谁错。
工作中,不一定要统一真相和感知力,更重要的是让双方都以结果为导向,有共同的目标、统一的行动,想法上可以求同存异。在共同目标前,先从行动上统一。
认知不协调时,可以先改变认知再改变行为,也可以先改变行为再改变认知。有些真相,的确不容易解释,那时,需要有点耐心,或许时间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