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中,成为一个好的聊天选手非常重要。
聊天是人与人之间最常见的互动方式。聊天有面对面、微信、电话等方式。为了更好地达到社交的目的,我建议尽量采用面对面的方式。在面对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对方的仪态、妆容、表情及肢体语言等一系列的非言语信号,有时候对于情感表达羞涩的群体这一点更为重要。而且还能够看出来对方是否愿意去进行这次的聊天。
一看。比如在不熟的情况下约女孩出来,如果看得出对方是经过精心打扮的,那么代表着对方一定是对这次dating有一定的重视,再加之后面表现的态度很积极,那么这件事就是确定的。如果还没怎么接触,你自己也没什么失礼的地方,对方的态度表现很平淡,那么有可能就是对方精致的打扮是对你或者其他人都一般的尊重,也有可能是人家本身就是个精致girl或者美妆博主也说不定。
二夸。上面的内心OS自己想想就好,也不用一定要下个定论,因为不论怎么想,夸就完事儿了。这时候一定要有姿势水平,最好是夸到点子上,如果人家没怎么化妆,而是挑了一条连衣裙,或者做了个好看的发饰,你照着妆容一顿夸就不合适。夸过之后也要看反应,像之前说的第一种,那如果本身活泼开朗或者对你有稍许好感的,那肯定高兴到飞起,这很容易看出来。如果后两种的话当然基于自身理论知识很丰富,也不一定为之所动,那也不要紧,至少再次进行了判断。(不论什么时候一定要以对方为中心,自己要应该采取一种主动“投降”的态度。)
三问。对于不同的对象,问的方式一定是不同的。比较基本的就是对方的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之类的你可能在聊天之前就知道的。或许你还会从不同的渠道获得人家的收入、兴趣爱好、消费习惯或者家庭构成或者家庭关系。再结合上面刚接触时候的感觉,如信任程度、相互的喜欢程度等。另外还有聊天的环境,周围的人数等。这里可以参考一下陈向明博士《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第十一章:访谈中的提问。最开始就提到了“如果我们希望成为一名成功的访谈者,不仅需要学习一些必需的访谈技术,更重要的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最开始的提问可以从预先对社交对象的了解的方面进行。比如说姑娘A的微信头像是小猫,就可以和她聊聊猫,“我看你的头像是猫咪,你是很喜欢猫吗?”看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很好切入点,并且这个问题是一个封闭型的问题,对腼腆或者健谈的人都适用,不会造成很唐突的感觉。如果是一个开放型问题,对方有可能会不知道从何说起(脑子还没开动起来),甚或觉得很不舒服。之后如果对方表现的很积极,那就比较好处理,比如对方会说自己很喜欢猫咪,并且还说了自己家里养了一只/经常去猫咖看小猫。这样就可以使用开放型的问题,问一些“为什么”、“如何”、“什么”之类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这么喜欢猫,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猫的,喜欢什么类型的猫?”“多久去一次猫咖,是不是一个人去?”我认为这里要十分关注对方所表露的“本土概念”——可以认为是一些对方经常说但自己又不太明确其含义的词或句。可以抓住某些“本土概念”进行进一步询问。例如我又一次在和B交谈时,B谈到家里的表哥三十岁了还没结婚,甚至连女朋友都没得,家里人很是着急,给他介绍了好多都不愿意。但B觉得表哥身边有很多好姑娘,很纳闷为什么一个都看不上。根据我之前掌握的信息,B家里是齐齐哈尔的,从城市的角度来看,男性30岁不成家好像是比较晚。可以进行进一步询问“在你们家是不是男性30岁不结婚是很不常见的?对此你怎么看?”另外,这里有一个“好女孩”可以作为一个“本土概念”。可以根据这个“本土概念”进行询问:“你对好女孩的标准是什么?”其实我问了这个问题,但B似乎被我问住了,似乎她也没有对这个概念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归纳,一时也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要知道,B没有说出来并不代表她“不知道”,有可能只是没有归纳出来,或者说“建构”出来。其实脑海里也是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如果通过此次对话可以让B对自己说出来的这个概念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的话,她会觉得和你聊天很舒服且很受益,这点很重要,因为这种感觉不仅仅是消费或者是自我娱乐可以体会的到的,必须通过双方的互动才有可能体会。如果像这样,对方卡壳了的话,可以保持适当时间的沉默(有一部分人聊天的时候好像非常难以忍受沉默,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不过就算是觉得很尴尬,也不要随便扯开话题随便说点什么,表情最好是放松的,再不济就目光移开之后再微笑转向对方的眼睛或者嘴唇,表示自己对对方接下来的回答很期待)。在此之后可以进行一部分的自我暴露,这时候可以说说自己关于“好女孩”的看法,来激发对方的思维。跟B的交谈中也体现了环境对交流的影响,当时是正准备吃晚餐的时候,还有一部分同事没到,并且到了的同事很多都是上级,大家围在一起聊天,可能关于这种对方之前没有认真思考的“本土概念”在这个时候进行建构是有些困难的/尴尬的。所以究竟是怎么样也没有了后续,所以说在一般情况下,一对一的面谈交流和一个相对隐私的空间是十分重要的(不过也有例外,比如说焦点团体/小组)。
四听。“在一定意义上,‘听’比‘问’更加重要,因为它决定了‘问’的方向和内容。”实际上,“听”和“问”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彼此很难做人为的分离。就像之前说的,整个过程中应该抱有一种“投降”的态度,表现为一种“积极关注的听”,可以通过自己的目光、神情和倾听的姿态向对方传递的是这样一个信息:“你所说的一切都是十分有意思的。”这样就为对方提供了一个探索自己的宽松、安全的环境,对方可能在你的支持下,对自己从来未曾想到过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更加深入地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可以更好地完成双方对于某一问题的答案“建构”。要做到积极的听,需要不断地问自己:“我能听见对方内心世界的声音吗?我能感知其内心世界的形态吗?我能对他的话产生共鸣吗?”这样就不仅仅把关注点放在对方的语言上,而是仔细去体会对方的“话外之音”和其他的非语言行为。
五回应。参考陈向明博士《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第十三章,访谈中的回应一般有:1)认可;2)重复、重组和总结;3)自我暴露;4)鼓励对方。其实自我暴露的用法已经在“三问”里有所提及。平时在聊天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表示认可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比如“嗯”、“对的”等。比如点头、微笑、鼓励的目光等。这样是有助于对方进一步地讲下去。“重复”有时候可以起到提问的效果又不至于另起一个话题那样十分的突兀。可以重复一下对方言语中提到的自己非常感兴趣的部分,来达到追问的效果。“重组”是有助于加深理解和共情的,简单来说就是将对方的言语用自己所理解的那样表述出来,然后看对方的反应,是否会纠正你的一些用词或想法,来交换互相对于一个问题或一段表述的认知。
六交流。其实在这本书里面并没有这一个章节,这个词也算是我想出来了,可能没有那么的贴切。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在聊天的最后可以引导对方跳出这个聊天的环境和具体话题,讨论一下此次聊天的“建构”作用。就比如说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做出一个决定,并不是很理性的思考的结果,收到了很多环境或者感性的因素。有时候是因为各种莫名其妙的原因做出了一个决定,但是人们在回想的时候又在用此刻的心情/观念来解释当时发生事情的前因后果。并且记忆有时候也很不靠谱,好多空白的地方其实都是为了保持此刻的完整性用现在的逻辑去填补完整的。在这里可以先问:“你是当时就考虑了这么多,还是抱有一种‘事后诸葛亮’的心态去分析这件事情的?”之后可以再谈谈自己的想法,再问问对方是否认为这个结果其实是这次聊天中的两人共同“建构”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