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听人说“一目十行”,我仅当作个笑话,认为这句话就跟说会穿墙而过一样,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也许可能,那也只是停留在人们的想象中罢了,除非拥有超能力。
但是今天听了主编的讲解,我相信了。我相信只要坚持,自己也能练就这种超能力。因为除了主编,好几个导师也都透露过她们那光速般的阅读速度。
其实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些人读书比较快,真的是一目十行;有的人读书很慢,半天才翻看一页。主编总结说,这中间的差别在于他们识别文字的速度不一样。
从原理入手,凡事讲求个明明白白。
所谓识别文字的速度,简单来说就是一眼看过去,能看多少个字。快速阅读的原理就是扩大视野宽度,提升识别文字的能力。
一般我们读书都是从左到右,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这叫横向阅读。还有一种读书的方式,是从上往下读,眼睛的轨迹像一条竖线,这种叫竖式阅读。
那些读书快的人,是因为掌握了竖式阅读的方法。对他们来说,同样是看书,但他一眼能看到的文字却比别人多。
为什么采用竖式阅读能看到比其他人更多的东西呢?
在快速阅读法中,有个专有的名词叫视野宽度,也就是看书的时候,眼睛可以覆盖的书本的宽度。
举个例子,假设在一个很黑的屋子里打开手电筒,把手电筒的光照在一本书上。如果手电筒离书特别近,能照到的地方就很小;而如果把手电筒离书远一点,手电筒的光就能照亮整本书。
现在把手电筒换成我们的眼睛,在看书的时候,大部分没有经过阅读训练的人,都是盯着一句话在看,有的人则是盯着一个词在看。
一直以来,我们很多人的阅读习惯是默读,也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把书上所有的字都在脑袋里默念一遍。一边阅读,大脑还在一边思考: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一遍读完了不明白,再折回去读第二遍、第三遍,直到理解为止。
这种认真的态度没有什么不对,只是不能提高阅读速度罢了。
用默读的方法,读一本12万字的书,即使一刻不停地读也需要5个小时左右。这中间不能有一秒钟的停顿,也不能去做别的事情。比如记笔记什么的,完全没时间做。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来读,打开视野宽度。不要盯着某个词看,让眼睛离书远一点,先一眼看完一句话。不需要去分析每个词,只要理顺句子,就能秒懂整句话的意思。
快速阅读,不是说要加快默读的速度,而是把眼睛的专注点从一个词提高到一个句子。如果坚持练习,还能从一个句子提高到一段话。也就是说,从一眼只能看到一个词,经过锻炼,一眼能看完一个句子,或者一段话。是不是很神奇?
“一目十行”要求的视野宽度是10行,就是一眼能看半页书。这个词很形象地解释了快速阅读法最精髓的内容。普通人经过三个月左右的阅读训练是可以达到这个水平的。
可能有人会担心,觉得眼睛可以一下看十行,但脑子跟不上,看了也不理解怎么办?
实际上,我们的大脑很聪明,它会把残缺的信息进行补充整合。随着阅读速度地加快,精神高度集中,阅读的效率也能迅速提升。
掌握这两个诀窍,阅读速度不快都不行。
以上讲了快速阅读的原理,只有方法还不行,让这两个诀窍来帮你。
第一个诀窍是把思维导图和快速阅读相结合。
读书的时候,我们不但要提高视野宽度,一目十行,还要让眼睛去找这一段话里的关键词、关键句,找到后记录在思维导图上。
只要能记录关键词,说明已经理解了,就可以翻页了。相反,如果写不出来,说明没有理解,就要回头看。所以,能否做出思维导图是检验快速阅读是否有效的工具。
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稍微慢一点,不要想着一口吃成胖子。
比如花一分钟读完一段话,然后做思维导图。慢慢地提高速度,从1分钟变成45秒,变成30秒,变成15秒,这完全是能实现的。
主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方向是对的,相信自己能提高,奇迹就真的会发生。一旦学会了快速阅读,学什么东西都会很快,相当于找到了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第二个诀窍就是练习。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快速阅读的方法很简单,难的是坚持练习。
每次练习完,都应该总结一下,看看自己哪些做得比较好,哪些没有做好。这样几个来回,持续精进之后,阅读水平一定会大大提高的。
还有一句话说:“行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之前学习了快速阅读的方法和辅助阅读的工具,很多人可能只是远远地在张望,当真正需要落到实处时,却不见行动。“晚上想着千条路,早上起来没有路”,说得也是这个道理。
只能帮到这里了,接下来的路还得自己去走。
写在最后
正常的写拆书稿的节奏告诉我们,一本中等难度的书,应该在1个小时内读完,这样才能腾出时间来思考、写稿。
如何才能一小时读完一本书呢?最重要的是提高视野宽度,一目十行地阅读。通过扫描整句话或者整段话,能够提高我们阅读的效率。
只有把思维导图和快速阅读相结合,通过大量持续的练习,才能成就想要获得超能力的你。千万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