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是这几年的大热书。如果你对科幻小说的刻板印象还留在激烈的太空战斗,那么你可能要失望了,比较而言,本书更像哲学书。书中提出的“降维打击”甚至成为商业名词被广泛传播。什么叫做“将维打击”,举个例子,我们总说:现今企业真正打垮一家优秀公司的有时不是竞争对手,反而跨界跨行业的企业。传统的商业理论中,一家企业要保持高增长率,便要求企业倾听客户声音,具有创始人精神,精于打造流程和产品,可是让人悲观的是,有时候所有的努力,过往优秀的经验都将成为摧毁企业的毒药。商场激战,形势随时逆转,叱咤一时的企业,如今难逃创新者的窘境。
原因不难寻找,从市场角度看,最近听到的“点、线、面、体”概念很有代表性。产品,勤奋工作的个体,或企业,是点。点附着于一个快速崛起的经济体,这是线性周期的结果;而线又附着于社会大环境面上;最后,面又取决于国家政策,经济体上。一家企业的成功是多维度的结果。换个角度,从一家企业的沉浮考量,到底什么决定了企业的崛起与没落?面对市场与技术的变革,需要截然不同的管理思维,这就是《创新者的窘境》所讲。
本书获得“全球商业书籍奖”,《福布斯》20世纪影响力的20本商业图书之一。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是当代50名最有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之一,被誉为“破坏性创新之父”。本书中提到的“破坏性创新”确实颠覆一般企业的战略思想,只有不断颠覆,才能指引企业在技术变革中逆流而上。
让我们一起思考:为什么管理良好的企业会遭遇失败?
书中的结论是:管理良好的企业之所以经常遭遇失败,是因为推动它们发展为行业龙头企业的管理方法,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它们发展“破坏性技术”(将维打击)。那些暂时遭到主流客户拒绝的关键的、突破性的技术,逐渐演变成了主导新市场的“破坏性创新”,最终吞噬了它们的市场。
管理良好的企业都善于发展延续性技术(相对于破坏性技术),善于以客户所认可的方式来提高产品的性能。
这是因为他们的管理方法都基于以下几点:
1、听取客户的意见
2、大力投资客户表示希望得到进一步改善的技术
3、争取更高的利润率
4、以更大的市场,而不是更小的市场,为目标
破坏性技术与延续性技术创新存在显著差异。破坏性技术改变了市场的价值主张,就主流顾客所关心的产品属性来说,当破坏性技术刚开始出现时,它几乎总是提供更低的产品性能。因此打开了新市场。此外,由于积累了相关经验并得到了足够的投资,破坏性技术的开发者总是能够提高其产品的性能,并最终能够占领原来的市场。这是因为,它们不但能够在原有的属性基础上提供完善的性能,还能增加一些新性能。
为什么会存在破坏性技术原则
1、企业的资源分布取决于客户和投资者;
2、小市场并不能解决大企业的增长需求;
3、无法对并不存在的市场进行分析;
4、技术供给可能并不等同于市场需求。
面临破坏性技术的管理人员的解决建议:
1、将发展破坏性技术的职责交给确实存在客户需求的机构,以便确保资料能够流向这些机构;
2、设立一个能够欣然接受较小收益的独立的小型机构;
3、为失败做好准备。不要再第一次就用尽所有资源,因为你不可能在第一次尝试中就抓住正确的市场方向。在对破坏性技术进行商业化开发时,将最初的种种努力看作是学习机会,在获得相关数据后做出调整;
4、不要寄希望于技术突破。今早开始行动,为破坏性技术的当前属性寻找市场,你将在当前主流市场以外的地方找到它的市场。而且,你还将发现,对主流市场不具吸引力的破坏性技术属性正是建立新兴市场时所依赖的属性。
《创新者的窘境》中认为全球商业领域中,曾叱咤风云企业是失败是因为它们精于管理,信奉客户至上的传统商业观念,这个理念确实让人惊讶。越来越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大家都在谈论“风口”,但是,寻找风口的能力,在风口安身立命的能力,洞察经济行业市场的能力……都为管理者和我们提出了生存的挑战,“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不论如何,打开思路,寻找安身立命的,依附于崛起线面上的“点”是每一位职场人耽误之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