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京东白条上线了一条广告,然后便有了“京东白条,愿所有忍耐前行的年轻人,不再错过自己。”
这让我想起花呗以前做的一个广告,“如果不考虑钱,你最想活成什么模样”
然后便有了“花呗,支持你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年轻,就是花呗。”的画外音
有没有觉得京东白条与花呗的广告语好像撞衫了呢?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广告,换在以前或许我还真的就这么信奉了,年轻不能忍,年轻就是花呗。没钱?用京东白条!没钱?还有花呗!但理智告诉我,别这么容易就被人撺掇怂恿了。
今天,当京东白条广告出来的时候,评论圈的人炸了,很少有人像从前那样被感动得泪牛满面,而是最不能忍的是京东白条告诉我什么不能忍,却不知道最无法忍的是京东白条的还款日,这也就是说今天的用户已经变了!
以前还会跟自己较劲,执着得还会守护情怀,但在生活面前情怀真的不值钱呢,以前还会被这种鸡汤弄得热血沸腾,如果不像品牌倡导的那样,好像自己就不是热血青年,也对不起自己的年轻。当年的旅游广告,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曾让许多人蠢蠢欲动,穷游标榜的人生态度将其列入人生必做的事情之一,可是今天大家的穷游热情已经不复当年了吧。
在这个鸡汤文烂大街的时期,大家对这种宣扬式的情怀的确是变了。煽情似乎不太适合这个时代。以前PGC专业生产内容,现在UGC用户自己都会炮制心灵鸡汤和毒鸡汤,已经让他们更清醒的看待现实问题。
同样是借钱广告,一家泰国公司的汽车贷款广告就“清新脱俗”了许多。
他毫不避讳的告诉你,他们做了许多吸引人注意的广告,它们刺激,搞笑,但无非都是为了让你来贷款,你拿钱,他收取利息,我们之间就是一场交易。我们就是有商业目的的。我们不是什么帮你实现梦想的大师。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近乎毫无人情可言。
钱不是白给你的,是需要还的。像一个长辈教导你让你知道这个重要性:我希望你能够冷静地坐下来,认真的想一想,什么才是你最想做的事情。
认真学知识,做自己想做的事,最后,实现财务自由,你再也不需要来找我们。
我们希望你认真想想什么才是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不冲动,不盲目,他提醒你三思而后行。
你再也不需要来找我们,(作为商家,他心里想的是希望更多人来找他贷款)这也击中了用户的心吧,我今天借钱哪一天我不用借钱,这句话听着就是温暖又励志。比起那些靠情怀来忽悠你你消费他买单的公司真的是好到你无话可说。
这才是真正理智又有社会责任心的广告,相比于京东白条和花呗而言,我更倾向于这样有温度帮你实现和解决困难的方式。它也不像某些消费金融贷款广告,只是一味说审批有多快,额度有多高,利息有多低,全然不顾于个人贷款者的还款能力。所以它的广告的语调也转为严肃,希望你认真想一想。
从今天用户对于这种情怀广告的反应来看,互联网时代使得信息的不对称性缩小,透明度越来越高,用户已经不是随随便便可以煽动牵着鼻子走。广告主在痛击某一用户痛点的时候,用户也有自己的反侦探能力。京东白条想要转移大家的对于还款事实的注意力,一味大打情怀牌,但坑是存在的,到了还款日怎么办?所以也就才会有今天用户这般强烈的反应。
反观京东白条和花呗,其实两者的广告还是一个形式,只不过是换了一副外衣而已。都在鼓励消费,没钱可以来花呗,我们为你准备了高额度的消费额,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怂恿消费者超额超前消费的嫌疑,一旦没有掌控好,就容易导致逾期,触发社会问题。
就花呗结语而言,个人认为其实可以就“真正能帮你实现愿望的,除了钱,更需要年轻的勇气和大步向前的决心。”结语即可,而不需要“花呗,支持你活成你想要的样子。年轻,就是花呗。”这种非要扯上自家产品的宣传效果反而使得有些画蛇添足。跟京东白条一个路数,前面说了一大推挺走心的话,结果你无非就是让我使用你们家的花呗,这其实是挺反感的。反而“真正能帮你实现愿望的,除了钱,更需要年轻的勇气和大步向前的决心。”给人无限遐想,正能量满满,也更能体现花呗倡导的人生价值观,一家积极向上的企业形象深入人心。而不是局限在花呗功能上面,一定要落实得这么实在。
很多时候,虽然无法做到感同身受,那一定是有所共鸣,打动人的广告一定是有温度的广告,自嗨式的无病呻吟只能自己玩儿,甚至可能遭人吐槽。价值观挺重要的,但接地气的价值观会更重要哦!曾经的情怀让用户拥护不已,但今天的用户对于情怀并不像从前那般买账,这或许留给广告媒体一个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