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桥的故事,要从1891年6月份的那道清廷谕旨说起:登州镇总兵衙门由登州移至青岛口!这也是现代青岛的建制之始。当年,登州镇总兵在青岛口建立了总兵衙门,先后派了四营军队移驻青岛一带。但到这里一看,没有港口,连部队军需物资都很难运送,所以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修建码头。而后栈桥的出现都跟清朝洋务派大臣李鸿章有关。
“李鸿章栈桥”这个称谓流传至今,这件事在民间被进一步演绎。不仅因为青岛建制是李鸿章建议的,同时还因为他位高权重。
李鸿章前往青岛视察,时任直隶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直隶(今天津,河北大部与河南、山东小部)的军民政务。由于直隶省地处京畿要地,晚清又兼北洋大臣,因此直隶总督被称为疆臣之首。
根据他的官位级别,按理应该乘坐一艘大型官船,带领随从侍卫,厨师丫鬟百余人才可以,但当时青岛只是个小渔村,根本没有停靠大船的地方,无奈之下,只能临时建个港口,所以被称为“李鸿章栈桥”。
同时,栈桥的技术含量在当时非常高!100多年前,李鸿章和清朝的建筑师们就已经意识到,除了给栈桥赋予坚硬的石堤结构外,在石堤的前段孔桥部分完全采用钢铁框架结构,只在桥面铺上了木板。同时还将它与青岛湾礁石地貌进行了有机结合,这是十分难得的。这124米孔桥的钢梁,就是李鸿章专门调用旅顺船厂数十吨钢材制成的。
借用逊清学部副大臣、著名学者劳乃宣写的一首七律《海滨景歌》来表达更好:“海天万顷清光煦,沙堤千尺沿低树。斯须轩足登栈桥,直到沧波渐深处……东邻女子姗姗来,蓬松双鬓高层雾。西方美人冉冉至,绰约纤腰细尺素……”劳乃宣1915年写下了这首诗,那时栈桥就已经是青岛的一大景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