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化教育的真谛
砂子塘万境水岸小学祖林
一年多来,这个词语在我的耳畔不断翻滚,真正入心的却总是在张文质老师的身体力行上。
一天的学习,我们听课的学员们满脸疲倦——可是,教室后面那个讲了半天课,时不时被我们围追堵截合影提问的文质老师,却一直那么神采奕奕。
不止于此。活动最后的点评,他如此清晰地记住了每一个人的分享,逐一作答。
感动的细节比比皆是。霞辉说,她接到了文质老师的私信,我又何尝不是?仅仅是在张老师写作班的宣传文案下留言“为什么没有在暑假呢?”于是,不久后,接到了张老师的信息“因你而变”。
这便是生命化教育的真正落地吧?对待每一个路过身边的生命,如此珍重,如此关注,如此给予。他的身边,便拥有了这样一群阳光灿烂予人温暖的人。刀哥如是,明霞老师如是,香香校长如是,晓霞老师如是。
不由得回想起我们安身立命的学校来——我们的教学不就跟张老师带写作研修班一样吗?四十几个孩子,和不超过五十人的人数完全一致。可是,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做到了如张老师般关注每一个孩子?鼓励每一个孩子,肯定每一个孩子?或者,再把要求降低一点,可曾记住过每一个孩子的一言一行,予以回应?
前几天,刚刚好,听了一节从新东方出来应聘至我校的年轻教师的语文课《口耳目》。听完后的评课上,我们做了跟张老师说的截然相反的事情——狠狠批评了一顿。原因无他,女孩子教学理念完全不对,学习态度全无。整堂课下来,读完生字就开始组词,孩子们组得好好的,她偏要强加两个超纲的词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围绕这两个自己提出来的词语磨了良久。最后将一张极其简陋甚至是丑陋的字卡(普通A4纸打印撕下了背后粘一双面胶)贴额头上演口耳目,全程集中于“不抠耳朵,不揉眼睛”之类。更为可怕的是,一个孩子在掏鼻子,她大声吼道“某某某,不要挖鼻屎了!”孩子吓得四处偷看,紧张地回答“手”,错把翘舌音读成了“sǒu”。她接着嘲讽:“sǒu?sǒu?是sǒu吗?”连着学了三遍孩子的说话,顿时,男孩儿的小脸刷的一下全红。整堂课下来,老师一直用一种高亢的声线卖力地表演着,嘴巴里一直喋喋不休地念叨了一节课。真正的知识点就读字组词塞八字成语,表演一套浮夸的“口耳目”(未涉及口耳目,全成了眼睛、耳朵、嘴巴),写了两个字。还有一句神乎其神的总结“你瞧你们多厉害,别人四字成语都不认识多少,我们就会了八个字的成语。”
一节荒唐的汇报课就此结束。组内老师掩面偷笑,蹲点行政和我直接从头到尾评价了所有缺点。并非大家不友好,执教者一直坚持“我看不起公立学校的老师,他们的课没有一点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且坚持认为自己上得很好,一次磨课后便执意展示。这样的全盘否定后,她总结了:“这就是大班教学和小班教学的区别。我教小班是很好的,家长们和同事们都很认可我。”
回想起这样一次揪心忧虑的教研活动,内心却依然为女老师班上的四十五个孩子深深担忧,且忧虑愈重。小班教学和大班教学存在着教学策略上的不同——张老师说,姿态、声音、方法均与不同,可是,那份对孩子的爱,对学生的尊重却是完全一致的。精致优美的课堂氛围营造是同样的,教师高雅浸染的语言是同样的,尊重每一个孩子是同样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也是同样的。
真正的生命化教育,就应该是张老师之于我们一般对待每一个孩子。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不歧视他们,更不能取笑他的错误。生命化课堂上,知识的教授,应该是孩子们在老师引导之下的探索收获,而不能是老师满堂灌的直接拿出来强加给学生,更不应该成为仅仅为了炫耀比别人强而进行的跨阶式学习……
以前,似乎不曾真正懂得生命化课堂的真谛,只能在女儿的一声看似抱怨实则凡尔赛的言语“现在课堂上都是我们在讲,老师讲得好少”中窥见生命化教育的一隅。而有了这样一个榜样与失败个案的两相对比,我突然明了。
再回想,虽然以前我不曾真正说起过生命化教育,但其实,我一直在带班中践行生命化教育。从努力扶持孩子们成就自己的音乐梦想,到“一个都不能少”的自闭症儿童参与表演;从运动会不许请假全员皆兵到六班从此无闲人;从家访“后进生”家里找缺点到给孩子们找挫折……我也不曾放弃过我的任何一个学生,也从不允许每一个特殊的孩子远离集体的怀抱——这种对生命的在乎、尊重、关注、爱护,便应该是生命化教育的真谛吧!
感谢张文质老师,非为了今天这一堂课,而是他以自己生动的实践,为我们做了一场鲜活灵动的生命示范。而且,这样的言行示范,他一直都在进行。他,是我们终生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