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两日,北京整日整夜地下雨。
我不喜欢下雨,也不喜欢各种写雨中伤怀的诗词。
可是今天听了一天的雨,脑子里一直绕着蒋捷的那首词。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的这首词,我当年是一读便喜欢了的。
三段人生年华,三段雨中心事,三段过往悲欢。
忆当年,歌楼共与佳人醉,红颜美,罗帐轻,不觉窗外此时落烟雨。
感岁月,失了少年心性,坐上风雨舟中,心事共与孤雁哀,想将愁怨尽诉雨中,却仍是散不尽心中悲苦。
老来再听雨,细雨湿白发,心事寂然。年华将止处,终知人世悲欢皆虚妄,却仍是遣不散那最后的一抹怅惘。
当年,不曾认真的年轻,如今,请让我可以认真的老去。所谓认真,也并无他求,只想好好地听一场雨。让它打湿白发,我独坐天明,心事终了然。
2
我不喜欢雨,每当看到外面的瓢泼雨柱,心里总是有种莫名的恐惧。
初中时,有次放学突然下起雨,我没带雨具,想着它不会来得那么快,就急急地骑车穿入雨中。不想刚骑到一半的路程,这雨帘便有了暴雨之势,又急又凶。我在路上疯狂地骑着车子,任这天降大水把我压得越来越低,呼吸也变得越来越困难。腿再也蹬不动车子,我只能停下来努力呼吸。忘了最后是怎么回到家里,只记得那晚的大雨整整浇了一夜。
后来每次见到这般瓢泼的雨,我总会不由自主的努力呼吸,即便是人在屋里,也生怕会被雨紧紧压住,再也找不见回家的路。其实那晚回家后,妈妈告诉我,爸爸已经拿了伞去学校接我,我本应多等一会儿。我的人生从一开始就被保护得很好。可老天还是让我淋了那场雨。
一直不明白,他到底是想告诉我我身边有怎样温暖的保护,还是想告诉我再牢固的结界也护不住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唯一确定的是,那次以后,我再也不喜欢下雨天。
后来有个朋友和我说,他最喜欢下雨天,因为雨能带给他一种隔离感,将他和这个世界隔开,我笑笑,说:“那要看你是屋里,还是屋外。”只是对于我来说,即便是在屋里,心里也仍会升起莫名的恐慌。
不喜欢下雨的我,大学时偏偏去了南昌,一住四年。
这是个奇怪的城市,总会莫名其妙地下起雨。
有时中午阳光晴好,下午便狂风四起,雨丝乱飞。天地被雨浇得又冷又湿。就连被子也都是湿的。或是白天日光清朗,晚上下自习后雨滴就落了下来。有时候忘了带伞,就只能站在教学楼门口等着,等着见到认识的同学,或是可以同行的陌生人。若是雨不大,就抱紧书跑回去。
我不喜欢淋雨,即便雨只濛濛,可是很多时候却要一个人这样跑进去。跑在雨里的时候,我总感觉耳朵是自动闭合的,什么也听不到。眼里的人和景也是模糊的,像是一个个退后的湿漉漉的影子。我就这样在他们中间穿过去,感到无处可逃的潮湿。潮湿的气息总是铺天盖地而来,任是费尽心思也躲不开。
3
大四临近毕业的时候,有个男孩子送给我两页写满字的信纸,字迹很漂亮,里面有一句话写“南昌总是会莫名其妙地下起雨,现在窗外又下着雨。我在想,如果此时你没有带伞,而我刚好在你身边,那该多好……”我把这个句子反复读了好几遍,然后把信纸收好。
可惜,不再需要了呢。我很快就可以去北京读研,再也不用住在这个潮湿的城市。有时候,命运的齿轮就差了那么一点,偏偏没有完美咬合。只是还要感谢你,在我离开时,给了我一个不再讨厌这个潮湿城市的理由。甚至在离开一年后,在干燥的北方,我开始学会想念那个地方。
江南烟雨迷蒙,打不湿红烛罗帐;江面秋雨潇潇,淋不到舟上怅然客。有一天蔼蔼老去,白发长,长不过僧庐细雨,长不过流年过往。于是独坐听雨,没有红烛暖,没有孤雁哀,雨声滴答,潮湿的气息里氤氲着这一世的离合悲欢,回忆是一幅又一幅的美丽画面,勾勒着或明丽或黯然的曾经。
快乐之后,总能看到苦痛。悲伤过后,总是再现欢颜。
在北方,我依然不喜欢下雨。这几日北京有雨,我看着人们撑起伞,像是对着天空打开一道盾牌。我心里想着属于我的温暖结界,还有不知何时可以适时出现的伞。
抬头,雨丝纷落。街上的人们在笑,在聊天,在茫然,在赶路,行色匆匆。街边的霓虹在雨中更加斑斓,映在水面,变换着颜色。雨是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