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枫樵
午睡醒来,连日高强度的工作带来的倦意还没有完全消退。一缕清澈的阳光突然从窗帘的缝隙里倾泻而下,料想此刻屋外必定是晴空万里,原本还打算拖沓片刻的我,突然觉得在这大好的天光里躺着无所事事未免奢侈。于是强打精神,不再关注往期作品的阅读量,而是挣扎着回到书桌前,和往常的周末一样,长久地对着笔记本电脑,或苦思冥想或奋笔疾书。
写作正是这样一场修行,一边要坚持不懈,一边要宠辱不惊。
01.三年的所有星期天
无意中发现了“简书”这个写作爱好者云集的平台,于是和千军万马一起迎接日更挑战。定期编写、发布,再投稿到各个专题,每天在数万篇文章的洪流中冒出自己的“泡泡”实属不易。
读过许多简友的心得体会,虽然不乏焦虑和懊丧,但更多的却是喜悦和坚守。
布丰曾言:“天才就是坚持不懈的意思”。这在创作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写字的人如同参加了看不见尽头的马拉松,要经受身心的双重考验。
有人写了几个星期、几个月,自认没有天分,就放弃了。也有人坚持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积累了上百万字。
取得成功的人未必天资卓著,但都坚持到了最后。他们或许不能以笔为戟,在生活的沙场上纵横驰骋,但都遥望青天,俯首耕耘。
某次,一个在文坛颇有建树的老前辈给我新发的文章点了赞。我翻看了一下他的著述,其中有一篇讲的是他用三十五年的时间,凭借辛勤的努力,从一名颠沛流离的打工者蜕变成了市级刊物的副总编。
在表示钦佩的同时,我请教了这位成就辉煌的前辈关于写作的经验,没想到立即就得到了答复。他的话平淡质朴:“哪里有什么经验,只管埋头苦干就是了。”
寥寥数语,却发人深省,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大道至简。
我还记得,中学的班主任老师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位记者询问攻克了世界难题的数学家科尔:“您论证这个课题一共花了多长时间?”科尔平静地回答:“三年的所有星期天。”这个故事至今还激励着我,在追求梦想的路上笔耕不辍,时常对那个散漫、怠惰的自己说“不”。
02. 你不是“一个人”
曾以为写作是孤寂的旅行,但加入了创作平台后才发现其实自己并不孤单。我不仅与志同道合的伙伴比肩而行,而且渐渐明白,那些崎岖坎坷的路也是许多前人走过的。
加入写作的群组就像到了健身房,看到周围有很多优秀的人在坚持,总会被那热火朝天的氛围感染。
03. 静静的狂欢
网络让日常交流突破了时空限制,但也加剧了烦恼忧愁。创作者总会期待反馈,而得到的回应又往往远低于预期。不仅是新人,甚至许多名家也不例外。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写道:“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
有成功就有失败,有褒扬就有贬抑,专注和热爱是治疗焦虑的良药,能让创作者不因外界的评判而患得患失,放慢前进的脚步。
所以即使我投稿的文章偶尔因“风格不符”而未能入选相关专题时,我依然紧锣密鼓地筹划着下一篇该怎么写。
有次我叙述了自己出国后去华人餐馆打工的经历,在一片支持和鼓励声中,有位读者却不以为然:“不就是去餐馆打工吗,这已经是最轻松的活了,说得自己像神仙下凡似的。”
我只能置之一笑:每个人的处境各异,选择的路当然千差万别。对于我这样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九零后”来说,走出去做点体力活已经属于“质的飞跃”,而对于经受过苦难的人来说,这根本不足挂齿。
但我坚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在创作的路上,我依然会分享自己的经历、反思、爱恨波澜。
写作虽然艰辛,却能让人获得“连连的丰收”,享受“静静的狂欢”。
遣词造句令人殚精竭虑,也让灵感的火花接二连三地在我脑海中闪现。
夙兴夜寐,晨钟暮鼓,写作成了一种仪式,一杯禅茶。
写作是与自己的心灵的对话,不为回答别人“为什么”,只为安放一颗热切的灵魂。
如此,在多少年后回望时就能明白:原来这就是我的人生。
日光隐没,雨雪霏霏。我还驻守在窗边,反复删改着最近敲打出的段落。
余光里瞥见一只小野兔踏过梅花鹿的脚印,蹦跳着穿过后院的篱墙——冬日的庭院看似寂寥,实则充满生机。
也许写作的心境也应如此,宁静淡泊,满心欢喜。
枫樵,曾经的体制内教书匠,现在的加拿大公立小学实习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