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皮囊》,实写灵魂。No more than skins? No. NO MORE THAN SOULS!
只有那种真正突破身体的,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呐喊”,才能如此的打动人心。这种“呐喊”不一定是歇斯底里,不是通过分贝数来敲震你的耳膜,也不一定是瞬间爆发的情感宣泄,让你感觉措手不及。往往它是如娟娟细流,从作者的口中娓娓道来,让你感觉真实。
如果真的有灵魂,书中几位人物的灵魂,可以轻易的触碰到。诚然,作者的文笔功力让这种触碰变得简单,但好的作品,“伟大”的人物,“有趣”的灵魂,从来不是“写”出来的。鲁迅的祥林嫂如是,老舍的骆驼祥子如是,黑狗达的这些至亲至爱亦如是。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 贲卦》
阿太
以对阿太的描写作为开端,有作者在写作技巧方面的考量。不过恰恰是阿太这种性格和做事风格,特别能具象化的突出“透过皮囊,看见人心”的全书主题。
有些老人,活的时间长了,就慢慢成精。这个精不是妖精,而是一种超脱世俗之人的精神的外泄,让身边的人可以轻易的感受到,阿太显然就是这种。特别是在老人家无法动弹,行将走完一生时,其所言所语明显的超脱了“皮囊”的束缚。
通过阿太这个形象,我们是可以清楚的看到人是如何将自己的精神和肉体分类,不止深陷俗务的我们,有些人一辈子吃斋念佛也不一定有这样豁达的心态,也许这就是佛家讲的慧根吧。
阿太最后说:没有了皮囊,我的灵魂还能来去的更自由些。
父亲
父亲的故事有些沉重,但应该特别能引起家中有长期卧病老人的读者的共鸣。父亲的关键词是“退化”。从威严的父亲退化成兄弟,进而退化成任性的孩子。老小孩,老小孩,行动不便的慢性病加速了这个过程。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父亲的性格是坚韧而勇敢的。这可能和他年轻时混过黑社会,也当过海员有关。当中风打倒他的皮囊时,他性格中这些优秀的成分就显现了出来。坚持锻炼,对抗台风,尽管最后还是走了,但我感觉并没有什么遗憾。说是退化,实际是以一种非常体面的方式把一家之主的位置让给孩子,默默的依靠孩子,因为他知道他的孩子和他一样,性格是坚韧而勇敢的。
母亲
而母亲是一开始就让孩子成为了一家之主的!母亲的行为举止极其符合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形象。十几岁的孩子纵然是一家之主,那只是在做重大决定时,让孩子参与其中。照顾病人,经营小加油站,甚至丈夫去世后对丈夫灵魂去处的妥善安排,以及祖屋的翻新和保留问题上,都是母亲一手操持的。
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想象母亲的样子。个子不高,穿着很朴素,除非必要,一定会非常干净;双手充满老茧,但异常灵活,力气也比一般女人来的大;面容饱经风霜,早早有了皱纹,但眼神从来都十分坚毅,头发不很长,利索的盘于脑后。母亲自有她心中的想法,这是一种古老传统观念的传承。操持一个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再加上一个长期卧床的病人。可就是这种艰难,愈发体现出母亲散发出来的人性光辉。
张美丽
张美丽的故事对于90后的读者来说是可能就比较陌生了,这是极具时代烙印的一个人物描写。旧经济体制压抑的人性的释放,伴着改革的春风,造就了“最早一批富起来的人”。但作为思想相对更加落后的小城镇,再加上张美丽的女性角色,似乎让人更加难以承受时代洪流对旧思想旧观念的强烈冲击。
张美丽的死是时代的悲剧,但对其个人也可以说是一种“解脱”。如果她没有如此刚硬的性格,也不会成为小镇居民口中的传奇和悲剧谢幕。
对张美丽若即若离的描写,使我产生了两个相互矛盾的感觉。一是这个人物对年幼的作者冲击极大,几乎全篇文字就是作者当时的随笔,能充分体会到那种小孩对大人的感情的描写;二是这是个虚构人物,抑或是两三个人物的事迹杂糅而成,也就是一种基于原型的扩展描写。即使后一种猜测是事实,也不能掩盖作者对这个人物的精彩刻画。
阿小
阿小实际是两个人,名字相同,命运亦相同。只不过一个是在家乡子承父业,一个是在香港过着平凡的蓝领生活。
两个阿小的故事,除了向我们证明了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外,还像我们说明了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平凡的,甚至平庸的。也许在某个时刻有灵光一现的精彩,但总体是乏味的。没错,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但戏与戏之间的精彩程度还是有差别的。当然这么说有点残酷,但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承认呢?
文展
纵观全书,文展和厚朴的故事是最深刻的,也是最打动我的。扼腕叹息是一方面,这是就个体而言,从群体角度来讲,对年轻人性格的引导和塑造,让他们能够立足于社会(哪怕是平凡的立足),文展和厚朴都通过他们悲剧而短暂的一生迫使我们去思考。
先说文展
文展的童年乃至少年,就是一般人眼中开挂的人生。作为父母,能拥有(从行文看,文展的行为都是一种自我觉醒,而不是刻意教育的结果)文展这样的孩子,应该是非常开心和自豪的。但是文展从严格的控制自己,到大城市求学遇到的挫折,到完全封闭自己,以至于最后悲剧的自杀。到底是谁导演了这一切,仅仅是他性格上的缺陷造成的个案吗?
我的观点不是这样的,文展的发展轨迹恰恰和作者相反(厚朴亦是)。作者是厚积而薄发,文展则是用力过猛,导致“木强则折”。他太过于执着的“设计”着自己的人生,但又缺乏一种对人生真正的思考。你看他虽然以统计学的精神翻遍历史,但功利性太强。如果能跳出“为自己设计出路”的狭隘圈子,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心态塑造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相信他也会像作者一样接受这个操蛋的世界,并主宰这个操蛋的世界。
文展有一句话说的特别无奈,又特别一针见血:我们小地方来的人,活的太不精致。我觉得这是个眼界的问题,中国还是快快富强起来吧,让更多小地方的“文展”们更多的看到外面的精彩,这些才是中国的脊梁。
厚朴
再说厚朴
如果说文展和厚朴是一对形容词,那用反义词来说就最恰当不过了。文展是被真实的世界吓到,进而封闭并一步步毁灭了自己,而厚朴则是太爱这个真实的世界,以至于被其吞噬。举个限制级的比喻,厚朴被世界的精彩所迷倒,期望日日温柔乡,最后反而害死了自己。
厚朴的问题依然是欲望,就像文展想要出人头地的欲望一样。但文展的故事是灰色的,但厚朴的确实彩色的,但不知为什么结局惊人的相似。厚朴想尝尽所有的可能,但一没有明确的目标,二没有成功的能力,所以最后搞得分不清主次,享受生活却被生活所抛弃,欲望无处安身,希望只能和肉身一起走向毁灭。
文展,厚朴和作者,第一个人功利性太强,木强则折;第二个人生活毫无目的性,白白挥霍了青春,浪费了生命;只有第三个人,有目标,脚步踏实,最终走上了人生巅峰。三个年轻人,三种性格,三种命运。教育孩子,我们是应该让其从小立下宏伟志愿,还是体验各种可能,傻傻的我也说不清楚了呀。
尽管在厚朴一节之后,还有作者的一些小随笔,但和前面几篇比起来就差太多了。这种差不是文风的差,而是和真正想写的东西的偏差。就像李敬泽在序中所说
蔡崇达写的不太好的时候,还会有一点生涩的文艺腔,但当他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时,他不文艺了,他站在这里,艰难地扪心而说。
所以作者在后记中特别深情的讲到
人各有异,这是一种幸运:一个个风格就迥异的人,构成了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丰富的世界。但人本质上又那么一致,这也是一种幸运:如果有心,便能通过这共通的部分,最终看见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
这是我认为的“写作的终极意义”,这是我认为的“阅读的终极意义”。我因此多么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或提醒读者,“看见”自己,“看见”更多人。
你仔细品味作者这两端话。第一段实际就讲到风格迥异的人构成了本书中那一个个“有趣”的灵魂。而共通的部分,就是每个人那个透过皮囊,让人可以触碰到的灵魂,在温暖彼此这个概念上,又是一致的。
第二段强调了“看见”,透过皮囊看见灵魂,而同时从图书馆里借的另一本书,居然是柴静的《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