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相由心生。”
一个人看到的外界是什么样子,不仅仅与外界的样子有关,更与他的心态、认知有关。
一个大度能容的人,会发现可以责备的人,越来越少;
一个充满怨气的人,会发现周围的一切,总是能够轻易牵引他的怒气。
看不惯别人,是因为位置不同。
这世间的黑白,并非轻易就可以辨别清楚。
当我们发现别人“犯了错”,不必忙着指责别人,而要先考虑他们所处的处境如何。
比如:在生活富足的时候,人们对于客人,也会表现得慷慨大方;
在贫困的时候,人们对于自己的亲人,也会表现的吝啬。
这并不是他本来就吝啬,而是他所处的处境,导致他难以做出大方的行为。
张爱玲说:“如果你认识以前的我,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我们看一个人的行为处事,不光要看他当下做了什么,还要看他经历过什么。
只有以发展的、全面的眼光,去看一个人,才能对他做出最客观的评价。
有人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没有经历过别人的痛苦,可能会觉得别人不够大度;而一旦经历过别人的痛苦,也就更容易理解别人所谓“错误”的行为了。
02
看不惯别人,是因为认知狭隘。
解决一个问题,只有一种方法吗?显然不一定。
某一种“特立独行”的行为,就一定是错误的吗?也不一定。
认知狭隘的人,或者有点“资历”的人,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处事的方式,最容易有着“迷之自信”。
所以,他们一旦看到别人的认知与自己的有差异,便会毫不犹豫地大加批判。
这种“唯我独尊”的心态,让他们难以发现自身的不足。渐渐,他们便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变成别人眼中的“顽固派”。
而真正思维开阔、有见识的人,则不然。
他们即使听到别人不合理的理论,也会允许别人讲完,最后,他们经过详细的分析,才会下结论;
他们看到别人“不合理”的行为,也不会立马攻击,而是会慎重分析,看其是否合理。
正是因为他们不局限于自己的认知,用开放的心态,来迎接别人的不同。所以,他们才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见识越来越广阔。
事实上,成长型的人,最喜欢不同的东西,因为不同的东西,可以让他们不断进步;
而故步自封的人,最讨厌不同,所以,他们的认知,只会越来越陈旧。
03
欣赏别人,才会被别人欣赏。
有人说:“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同样,一个人即使再不堪,也必然有其闪光点。
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一双慧眼,能够发现别人所难以发现的闪光点。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与认可的。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不吝惜自己的赞美、欣赏,那么,必然也能够拥有更加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我们所给出去的善意、敬意,到最后,也终会回归到自己身上。
我们努力的去发现别人身上的长处与美好,去欣赏别人,最终,也往往会换来别人对我们闪光点的发掘。
反之,如果我们对别人不屑一顾、傲慢不逊,那么,换来的,也必然是别人对我们的厌恶、蔑视。
有人说:“世界是一面镜子。”
我们是什么样子,镜子里便会呈现出什么样子。
所以,修炼自己,让自己变成一个善良、充满阳光的人,那么,世界,自然也会变成温暖而美好的模样。
做人当如竹,扎根向下,虚心向上。
做人当如伞,为别人遮雨,就是为自己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