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天就知道玩手机,也不知道看看书,多学习“
”别玩了,再玩眼睛就要近视了“
”就知道跟我要手机,手机每次都被玩到没电“
”睡觉吧,别玩了,都已经十二点了“
1
类似的斥责相信你们也会经常遇到,我家两岁的小儿在两位善意的小孩指导下刚刚上手跑酷类游戏,手势纯熟,上跳,下蹲,左划,右划,虽然每次都只能跑个开始就game over(我心底想,别说着一根手指如此灵巧的手势操作,我两岁的时候估计还在刨泥玩,属于手掌操作的低级阶段),显然他这个年纪还远不到玩游戏的年纪,他还在认知各种事物,学习完整表达自己的阶段,我一直在旁边迷之微笑,他每尝试一次都给他鼓掌,”厉害!“
作为一个”开明“的家长,我的想法一直都是到了他能玩游戏的年纪,我肯定不会是那个设置重重关卡,横加阻拦,不让他玩游戏的”成人怪兽“,而一定会主动买一台游戏机和他一起通关或PK,让玩游戏成为阳光下的一项运动,在此过程中教育他张弛有度,娱乐和学习都能互为补充,在游戏中锻造竞技的意志,在学习中探索知识的海洋,始终保持饱满状态。
什么时候学习和娱乐是反义词了,它俩本来就是可以和平共处,甚至合二为一的好吧,我相信未来,学习就是在玩耍中完成的,不要让你的固有观念,影响了你的孩子对事物的定性,让他们两不尽兴,对游戏有负罪感,对学习有抗拒,你看我一直对编程有兴趣,却一直觉得枯燥,是需要耐心才能习得的,但是现在六七岁的小孩是可以从名叫Swift Playground的游戏里,初步形成他们的编程思维,或者MyWorld(我的世界)这款沙盒游戏里创造自己的关卡,对他们来说编程就是游戏,逻辑思维被具象化,而不是成人学习中一上来就看到的if-else的字符规则。
2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位家长,都是为了孩子的发展煞费苦心,把所有不利的都屏蔽,把所有有利的都端到眼前,一开始见不得孩子受丁点委屈,直到后来孩子逐渐叛逆实在忍无可忍了才发火,甚至打骂,开始的时候,似乎会因为他们的恐惧,产生一定的成效,但时间一久,你发现他们成长了,会犟嘴,甚至会用你说过的道理反驳,进而阳奉阴违,屡教不改,说破了嘴皮,最后你的发火效力就产生了越来越强“抗药性”,直到基本没啥用了。在你感慨”别人家的小孩“为啥那么上进的时候,别忘了”别人家的家长“也许没有并如此泯灭孩子对新事物的热情,蛮横霸道强制他们的行为。所谓上进,我认为不是因为家长说成绩是关系你能不能上重点高中,一流大学而学习叫做上进,而是能够觉得学习新知识有意思,愿意主动去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见过一些孩子,愿意做成千上万道题,不愿意在一道题上思考深一点,学习意味着成绩,也许短期内,他们的成绩是班级前列的,但时间久了,就会有孙膑和庞涓的区别,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看上去真心努力,却成绩一直徘徊不前。上千年前的大禹尚且知道,治水需要疏通而不是围堵,而孩子的天性就像水一样,随性却又顽强,你阻止了他的探索精神,那么你就获得了他的被动接受。
说到这儿,你可能觉得我的观点就是尽情给孩子玩耍的空间,也不尽然,目前电子产品花样繁多,吸引孩子的内容也是应有尽有,完全的任其沉浸其中后果也是极其不可控的。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咱们小时候,玩个泥巴,扎个纸飞机,在麦秸垛里翻滚就已经是人间至乐,而现在你如果给你的孩子玩这些东西,你会觉得自己在使得他们的童年黯然失色。想象一下,你第一次去游乐场,在旋转木马或者升降飞机上,是否觉得特刺激,人的大脑就像一个小孩子,喜欢刺激好玩的东西,一味的给它高刺激的东西,那么对于看书,上课,写作业这种低刺激的东西,他们就难以静下心来好好去学习。所以你在夺取他们手机之后教育他们去写作业,简直比希特勒还要惨无人道,这是科学,你需要遵循大脑运行的规律去引导。
3
根据我的观察和实践,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
第一,保持平等的沟通
只有这样,他的想法才能传达到你的耳朵中,你才能避免成为一个一言堂的独裁者家长,良好的沟通才能制定恰当的方式方法,才不会在你和孩子之间筑起越来越高的围墙,孙子曾经曰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论你的孩子十三四还是三四岁,他们有自己的认知和意愿,不信你去问他们,他们会告诉你,“俺们都已经不是一两岁的小孩了,你凭啥不听俺们讲话?”第二,避免直接从高刺激进入低刺激的活动
比如玩手机就属于高刺激活动,可以玩,甚至可以和他们一起玩起来,互相PK最高分,为啥对你就不能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儿,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在玩消消乐,王者农药,皇室战争 … 但是这之前必须先把低刺激的学习搞定,而且孩子一旦搞定,你就拱手拱手交出手机,这是有关诚信的问题,“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诚信啊!”
第三,言传身教,共同学习
一个固守己见,唯我独尊的家长,很快就会被你家的小孩夺取你的武林盟主地位,言传身教,你常常从书摊上,从网上,从朋友推荐里,买了一堆文学名著,科普读物等等你都不愿意看的书,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将来好,在他们眼里,这不过是“垃圾”(书籍捍卫者和学者们请勿喷,垃圾的定义就是错置的资源),你都觉得为了将来好,那么将来读也罢,现在读现在该读的,他们喜欢的,否则除了泯灭他们对书籍的好感,你也许只能得到背诵的几句优美语句。
实际上,他们需要学习,你也需要学习,你可以看书,自己喜欢的,哪怕是武侠,你可以传递给他们你的侠义情怀,告诉他们友谊和仁爱;也可以喜欢哲学,你能分享给他们你认识到的见解,思维方式;学习不止是看书,比起知识,一个健康美好的人格才是更重要的,你可以喜欢摄影,哪怕只是手机,让他们跟着你去发现世界细节处的美丽,或者不经意间的惊喜;你也可以喜欢跑步,让他们知道流汗之后身心的舒畅开阔…你就是你,别人代替不了,也无可比较,你也可以熠熠生辉,人生色彩并不局限于学识。
手机确实是高刺激的东西,一堆人挖空心思,想要呈现出吸引你能够产生共鸣的内容,就比如说我 ^-^ ,手机可能是多啦A梦的百宝箱口袋,也可能是潘多拉魔盒,要想不被它占据一天的1/6,1/5,1/4,重要的是让生活多一种颜色,不要常常陷入非此即彼的困境,去发掘,去成长,去改变,因为你改变,才能让身边的人,你的爱人,你的孩子受到影响一起去改变,产生一个正向的能量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