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苏大强和赵美兰的结合,是苏家的起点。
按照剧中苏大强口述和原著所说,在这场婚姻中,赵美兰中意的是苏大强的城市户口。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城市户口是稀缺资源,拿到了城市户口就得到了通往幸福生活的钥匙。通过与苏大强的婚姻,赵美兰不但为自己,也为她的弟弟拿到了城市户口,实现了自己既定的战略目标。而苏大强则在这场婚姻中得到了一个漂亮而又能干的老婆,成功解决了自己的感情问题。
至于在这场婚姻中谁主动谁被动的问题,可以参考苏大强和保姆小蔡的交往经历,这应该是苏大强和赵美兰关系的一次重演。不同的是,在苏、赵的交往中,起码女方父母是强烈支持的。
在这场资源与能力的重组之后,赵美兰显然并没有满足。她在婚后多次提出离婚,并在一次同学会后和上海的老同学旧情复燃,以实际行动追求更高的战略目标,最终却因为身怀明玉而功亏一篑。而这也成为苏母讨厌明玉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如果说苏大强和赵美兰的结合形成了苏家第一代的发展动能,那么三个孩子就是苏家培育的第二条增长曲线。赵美兰和苏大强在新动能的孵化上,也是不遗余力的,尤其是在老大苏明哲和老二苏明成身上。
而三个小孩,根据自己天赋和与家庭关系的不同,也在与家庭成员的互动中选择了各自不同的差异化生存策略。
老大苏明哲,学习好、招父母喜欢,因此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了努力学习、不断进阶的策略,一路从江苏考到清华再到美国斯坦福,走上了留学移民的道路。而苏母也非常支持,为了支持他上学,不但平时满足各种要求,最后还卖了一间房。
老二苏明成,学习不怎么好,但身为小儿子,特别得父母宠爱。他选择了“讨好父母-获得资助-实现目标”的模式,一路在父母的帮助下毕业、工作。后来,还凭借从小练就的讨好女人的能力和父母资助下形成的“出手大方”的性格,成功找到一个书香家庭知书达理的女孩丽丽结婚,过上了幸福的小资生活。而在老大出国的背景下,苏母也独宠这个小儿子,不但满足他各种有理无理的要求,还卖房为他购置了婚房。
女儿苏明玉,学习很好,一直想走她大哥的道路,上清华然后出国移民。然而,由于苏母重男轻女且将自己和家庭的困境归罪于她,导致她与家庭的关系非常不好,在学习上无法得到家庭的正常支持。最终,她没有屈从于苏母给她安排的平庸之路,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半工半读,最终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众诚的高管,事业有成,生活富足。
从苏家新旧动能转换的效果来看,苏母在世时并不特别理想。三个子女中,除了老大每年有所反哺以外,老二常年无法自负盈亏,成为啃老一族;而女儿虽然家财万贯,但早已自立门户,与家里没有金钱往来。不仅如此,苏母还利用掌管财务之便,瞒着家人将一部分财产通过补贴的方式转移支付给了她的弟弟。
最终形成的盈利格局就是:苏父苏母的积蓄+退休金+苏明哲的反哺=苏父苏母的生活开支+对苏明成的补贴+对苏母弟弟的补贴+家庭财富节余。
三
自从赵美兰嫁入苏家之后,苏大强虽然是名义上的董事长,但实际控制人就成了赵美兰。她一手掌管着苏家的财政大权,苏家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归她决策,连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轨迹都由她一手安排,苏大强遇事不担责不发言。赵美兰重男轻女的管理倾向和强势的管理风格和苏明玉的倔强个性相碰撞,一度导致苏明玉和苏家的决裂。这也埋下了全剧冲突的主要爆点。
赵美兰去世之后,苏家在管理方面面临几个重大的变化:
第一,赵美兰重男轻女的管理倾向导致了苏明玉和苏家,尤其是和苏明成之间重大矛盾与隔阂;
第二,苏家总部迎来一个弱势的管理者苏大强,他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管理苏家的大小事务;
第三、苏家总部从一个财务上的净支出方,变成了一个净索取方。作为一家之父,苏大强基本上成了一个自私的“搞事者”,一切为了自己活得舒服,不顾子女们的艰难苦楚。一旦无法满足,就采取一哭二闹三跳桥的无赖手段,丝毫不顾为父之道。
第四,三个子女各自成家,有了自己的利益诉求。
总的来说,苏家各部势力进入一个相互博弈、重新平衡的新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苏家老大的苏明哲,主动挑起了苏家管理的重任。网上对苏明哲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管理风格颇多非议,但实际上他对苏家管理的贡献还是可圈可点的。
根据剧情的走势,苏家管理上的新平衡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苏大强与苏明成一家同住,苏明哲居美国遥控指导,苏明玉在一旁暗中帮助。
最初的设计,是苏大强暂住苏明成家,待签证办理完毕,苏大强就前往美国与苏明哲一家同住。然而,由于苏明哲老婆非非的强烈反对,再加上在苏明哲失业和小咪意外碰伤,去美国的方案便彻底告吹。
从暂住到长住,作为主要执行者的苏明成一家对待苏大强的态度,以重回老宅算账为界,刚开始是半推半就,后来是偿还负债、主动照顾。这期间,苏大强各种作妖,先后出现了洗澡风波、老友聚会风波、养狗风波、食物中毒风波、理财被骗风波等,苏明成和丽丽也是各种迁就,苏明成也是阶段性成功洗白并圈粉。
第二阶段:众筹买房,苏大强独住,苏明哲回国抵近照顾。
因为苏大强对于房子的各种挑剔要求和苏明哲的打肿脸充好汉,买房给苏明哲和苏明成造成了极大的财务压力。
先是因为苏明玉不得已的举动导致丽丽失业,苏明成暴打苏明玉而被拘,丽丽及家人多方奔走请求放人未果,结果当苏明成被苏明玉羞辱出狱后,苏明成对苏父苏母态度不敬,已埋下矛盾伏笔;苏明成老婆丽丽为了尽自己为苏大强买房的义务,找苏明玉借钱20万,导致苏明成和丽丽之间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以致苏明成一怒之下出手打了丽丽;为了尽快给苏大强还钱,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苏明成借钱投资,并与丽丽产生理念性矛盾,最终两人矛盾总爆发并离婚。而苏明成的投资最终也证明是一场骗局,导致苏明成人财两空,还因此得罪领导丢了工作。后又遭舅舅讨债,最后在苏明玉和苏明哲的帮助下方得脱身。
苏明哲在苏明玉的暗中帮助下回国工作,希望一边挣钱养家,一边方便照顾苏大强,结果顾此失彼,与非非的感情出现危机,收到最后通牒,不得已辞职回国。
第三阶段:苏大强住明玉家,苏明玉贴身照顾。
本来苏大强独自一个人住之后,由于保姆小蔡照顾得法,一切都很顺利。苏大强又上演一出要与保姆小蔡结婚的戏码,还卖房出走试图与保姆小蔡私奔,结果惨遭拒绝,不得已采用跳河自尽的伎俩逼子女重新安排养老方案。
苏明哲回美国、苏明成没房没车,不得已之下,苏大强接受了住苏明玉家的安排,最终一切重归新的平衡。
在苏家整个管理转型的漫长历程中,很难说谁是牵头的。如果一定要说一个,那应该是苏明哲。苏明哲的贡献在于三点:
第一,提出了管理转型的最低目标和最高愿景。其中,最低目标就是他心心念的“不能散”;至于最高愿景,就是重归和谐。
第二,居间联络。苏大强是抓住了苏明哲的性格特点或者说是“弱点”,凡事先找苏明哲,让他传话给苏明成和苏明玉。苏明哲也没有让苏大强失望,每次都居间调节。虽然调节不是很得法,但话里言间透露出来的“一家人”的信念,对于为此这个支离破碎的家,还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回国照顾。苏明哲的愿景不是说说而已,他也是这么做的。让苏大强去美国,他是真心的,为此还与非非发生了激烈的言语冲突,就这样他还是很坚持,后来是因为发生了自己失业和小咪碰伤的意外,才让他放弃了这一方案。找到一份回国的新工作,他其实是很兴奋的。回国后先是让非非操办卖房买房的事,后来又自己亲自操办并最终定案。虽然这其中有办事超出自身经济实力的问题,但很难说他的言行纯粹只是为了大哥的面子。
应该说,苏明哲的言行对于推动这家重回均衡,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
对于苏明成而言,苏家的管理转型就是他的重生。失去了强大的保护伞和资助者,如果没有旧债偿还的需求,他可能还能将就过得去。但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苏大强的索取,吹响了苏明成重生的号角。讨好和讨巧在硬生生的现实面前,失去了原来的效用。他先是没有了老婆,后来又没有了工作,最后房子也卖了。赵美兰怎么给他的,他又怎么还给了现实。去非洲,也就是顺着时光的长廊回到过去的自己,重新寻找自己的尊严。
苏明玉的作用主要是财务支持和风险控制。苏明玉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其实是很在乎这个家和她这个父亲的。对于她母亲身后事的安排且不说,对于苏大强她也没少费心。她给苏大强安排送餐,补偿他的投资损失款,买老宅并资助买新房,每件事都花费不薄。在风险控制方面,苏明玉成功解决了苏明哲的工作,化解了舅舅讨债的纠纷、破除了周经理对苏明成的威胁,帮丽丽晋级并帮忙化解其与苏明成的矛盾,赶走了保姆。可以说在每件事上苏明玉都有出钱出力。而苏明玉家也成了苏大强的最终归宿。
苏明玉的离家出走,是这个离心家庭矛盾外化的开始,而苏大强住进苏明玉家,是这个家庭重回和谐的开始,聚散之间,只是少了一个赵美兰。赵美兰是一个符号,是几千年来妇女不平等地位和这一地位下妇女扭曲的生存策略的一个代表。当苏大强朝苏明玉喊“你就是赵美兰”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这种扭曲在苏明玉身上的映射。幸运的是,苏明玉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这种扭曲在独立的灵魂面前,也只能是一种映射而已,它提醒我们这种扭曲的过去和现在。苏明玉独立了,一个自古以来附着在女性身上的怪圈被冲破了。因此,是苏大强在苏明玉家找到了归宿,而不是苏明玉在老宅找到归宿。老宅老了,它成了家族尘封的记忆。
四
以下是战略视角下的几点心得:
研究表明,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都是非连续性的,要想持续发展,企业必须注重培育新的增长点,塑造第二增长曲线。而其中,边缘业务往往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值得企业重点关注。在苏家培育的三个子女中,恰恰是不被看好的苏明玉最后发挥了最重要的反哺作用。没有她的保驾护航,苏家不可能重回平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家长时间耗巨资投入的苏明成,最终并没有成为新增长点中的支柱,反而一直都徘徊在盈亏平衡点的周围,最后是得益于宏观经济向好导致的房产增值,才得以还清旧债,重新出发。
不能说强势管理风格一无是处,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情境下,强势管理风格有它存在的价值。但是,要特别注意具有强烈管理者个人色彩的强势管理风格所造成的企业干部员工和各业务可能形成的扭曲的生存策略及其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内部交易机制设计方面,要合理安排。在苏家,赵美兰独特的个人取向和强势的管理风格相结合,导致了苏明玉和苏家,尤其是苏明成的矛盾,这对于苏家的转型进程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由于这种矛盾的存在,苏家的转型策略的可选方案数量变窄,实施成本成本增加,转型所费时间也严重拉长。一个和谐家庭可能几天能解决的事情,在电视剧中硬是放了几个月才彻底解决,子女们花了哲学钱不说,结果三个孩子中,一个离婚直接罚下,一个收到最后通牒亮红牌,一个好不容易谈的高富帅也两次分手亮黄牌。
家庭是血缘,企业是业缘。在苏家转型的同时,众诚也在转型。与苏家不同的是众诚的转型在两场苦情戏之后就巧妙地解决了,干脆利落。决心一下,该走的走,该留的留,该上的上,改下的下。这就是业缘,企业上下是一种契约关系。家庭则不同,不管矛盾多么剧烈,你爸还是你爸,你哥还是你哥。苏大强就是再作,苏明成就是再不成器,苏明哲和苏明玉还是要尽力帮助,这中间也有打有闹,但最终收场的时候,只能是每个人都活明白的时候。这是差别之一。差别之二在于,企业的目标是利益的最大化,而家庭的最终目标是“都挺好”,最低目标是“不散”。因此,在剧终之际,苏大强的分配方案,仍然算不上“公平”。这恰恰是因为,家庭追求的目标和企业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因而“公平”的标准时不一样的。同样是“不公平”,我想,赵美兰在剧首的“不公平”和苏大强在剧尾“不公平”是不一样的。后者是大家能够理解的不公平前者则是大家无法理解的不公平。因此即便是在家庭,起点的公平也是终点公平的前提。
在苏家,大家都咋感叹,苏家这些男人是上辈子积了什么德,才讨得这些个知书达理的好女人。应该说,丽丽和非非,在推动苏家平稳转型方面,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的。她们帮助苏家两兄弟认清了自己,帮助他们规划合适的转型方案,而且居间沟通协调,劳苦功高。苏大强的老友老聂,也起到了一定的劝解作用。即便是刚强如苏明玉,她的男友石老板,对于转变她的认知、推动苏家的转型,也是居功至伟。
面对这么一个能闹腾的苏父和这么一个关系错综复杂的苏家,没有苏明哲提出的愿景目标、表率行动和持之以恒的信念,苏家转型的路途可能会更加遥远。此外,苏家三子女,即便是性格各有缺陷,但是三人的“孝心”却是不容置疑的。这种文化的力量是这个社会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这种文化上的传承,对于苏家的转型,无疑是有如神助。
苏家的重回和谐,如果不是三个子女皆有孝心,如果没有三子女自个伴侣的支持,如果没有苏明玉职场上的成功,是很难实现的。当然,如果不是苏父这么闹腾,转型也不至于这么难。但是,对于企业甚至是个人而言,不能把成功寄希望于各种偶然。
五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或许可以品味出“都挺好”三个字的五重含义:
“都挺好”是一种愿景。时代变迁,家庭兴衰,我们总是希望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关系和谐,生活幸福,过得“都挺好”。
“都挺好”是一种赞美。性格有好坏,能力有强弱,但是我们希望家庭中的每个人都为国尽忠,为家尽孝,人品“都挺好”。
“都挺好”是一种期望。人各有志,人各有命,但是我们希望家庭中的每个人都交上好运,遇上对的人,处得“都挺好”。
“都挺好”是一种行动。世事无常,多有顺逆。我们总是希望家庭中的每个人都不畏艰险,砥砺前行,表现“都挺好”。
“都挺好”是一种结局。几经周折,数尝悲喜,但是我们希望家庭中的每个人的都在风雨之后见彩虹,终归“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