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澳洲之后,学校的选择更为复杂。不仅有公校私校之分,还有单性别学校(男校和女校)与混校分别,既有中小学分开的学校,也有从RECEPTION(也就是5岁开始)到十二年纪的一条龙服务。想当年,就是为了搞不定广州市的学区房才考虑的出国,结果来了澳洲,发现一切还是那么回事。同样也有学区房,同样也有交赞助费就能上的好学校,一个字,钱!三个字,钱钱钱!!!
对于100分的公校区域,华人自然是扎堆的。刚来那一会,免不了俗的冲着学区房买,价高,地小,房旧那是理所当然的事,为的就是那个学区,那所学校。然而,纠结了半年之后,我终于咬咬牙,舍弃自己花大价钱买来的学区房,把孩子送到离家几公里远的顶级私校去了。
别想“那你是有钱,如果有钱我也送”,对于咱国内小白领,叫中产也是给自己贴面子的人来说,一年十万的光学校学费(本来还可以不用花钱)真不是少数目。可偏偏就咱这种人才会纠结。 有钱的富二代,教育只是一种其他形式的高消费,本来消费层次就高,眼睛眨巴眨巴就去了;完全没钱的小老百姓,也根本不会去考虑私校,只有处于咱这种中间夹心阶层的,教育就是一投资,一问值不值得投,二问回报有多少,对于说不清摸不着的私校教育投资,心里根本就没个底。于是,过去的一年来,我反复找了不同的朋友问他们孩子在私校公校的学习情况,也参观了阿德前十名的所有私校,终于有了下面的结论。
要进入私校吗?
回答是,看你对孩子的教育目标。
私校,其实是国外在经历长期的教育分层后,承担精英教育,人文教育的一个社区。每个私校都有它自己的特色,而这个特色,不光是学习成绩,社区地理环境这些表面的要素,而是上百年教育价值观延续下来的沉淀。 正由于是私校,所以他们往往不受官方教育体系的过多约束,一直按照创办人,或者是校长等的办学特色在发展。 如我给女儿报的ST PETER GIRLS的口号就是encourage to challenge their thinking by being bold, resilient and unafraid to take risks。 在这里,口号不仅仅是口号,而是一个深入的价值观,贯穿老师的教育,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家长的配合。
我认为,学习成绩不是唯一的。这是自己在中国经历了最典型的应试教育,从高考独木桥走出来后进入社会的最深体会。What makes you you?是什么造就了你? 你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是出国后发现中澳差异最根本的地方。国外一直在强调个人,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塑造了你自己本身,首先要爱自己,接纳自己,有一个好的well-being, 然后才能谈对社区,从而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而国内一直强调个人的责任,典型的应试教育把每一个学习变成考试机器,生产链上的一根螺丝钉;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人的棱角往往都被打磨掉,剩下的就是标准化产品。
而现在的新一代,在80后独生子女父母,50,60后祖辈的雄厚经济养育下,相信他们是不愁吃不愁喝,未来等着就坐拥N套房产,不用工作也不用为生计发愁的一代,怎么找到自己的目标,找到真正的自己尤为重要。
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拥有一个真实的自己,时刻被鼓励着去探索研究,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学习只是一个手段,学习成绩只是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无论她有哪方面的天赋,都不会被扼杀,而是极大地被鼓励,被包容,并得到老师和社会的支持。在参观过的私校中,就曾经有一个校长提到,当他发现有几个学生有写小说这一课余爱好时,就找到社会上一些前辈专家给他们指点,讲课,给予课后的支持,终于在两年后,有一个学生获得了青年作家的奖项。于是乎,校长更把这一业余课程推广到全校,让所有有兴趣的同学参加。
从0年级(5岁,相当于学前班)就开始每年十余万的学费,确实不是一个小数字。而我也更希望,能把这种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顶级私校的先进课程体系能多带给身边的朋友人 (至少让我的这个学费感觉更值一些嘛~),所以未来会一直跟踪,报道小孩在学校的各种情况,有同龄孩子的宝妈宝爸们,请跟随我一起参加这个澳洲私校学习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