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则新闻,上海一个17岁的男孩,因为跟妈妈发生激烈的口角,突然跑下车,从桥上跳下,最终不治身亡。
读到这样的新闻,很是心痛。
能够预想到,在这个自杀案例的背后,这个男孩内心积压着许多人看不见的负能量,许多人看不见的内心冲突和痛苦,以及许多他自己过不去的坎,所以在跳桥的那一刻,他没有丝毫的犹豫。
可以说,这个孩子的内心是脆弱的,身边的一个应激性事件,都可能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悲剧已然发生,凭借主观臆断去指责孩子或者指责父母,都失去了意义。因为无论站在孩子的角度,还是站在母亲的角度,他们两个人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这个事件去做一些反省,究竟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我觉得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1、不要让孩子陷入“习得性无助”的悲剧中
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过一个“习得性无助”的理论。
简单来说,就是指当一个人遭遇挫折、逆境、失败的时候,有一种“不管自己怎么努力,都不会成功”的无助感。
长此以往,这样的人在遇到困境的时候,他们都还没有尝试解决问题,都还没有付出努力,就选择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习得性无助”带来的后果就是,它会让一个人形成消极悲观的思维方式,会让人陷入一种自我否定的沼泽里,会让人失去对生活的热情,会让人因为失去勇气和信心而变得畏缩不前。
患有“习得性无助”的人也会变得十分脆弱敏感,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患抑郁症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塞利格曼认为,“习得性无助”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因为早期的依恋关系会塑造一个人成年之后的安全感。
如果一个人他总是暴躁易怒,敏感多疑,脾气一点就着,那么表面上看,他显得很“强势”,很“张牙舞爪”,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他的内心里其实积攒了很多的愤怒和不满。这样的人非常缺乏安全感。他的坏脾气,可以看作是他“痛苦外化”的一种防御方式。
所以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多留意孩子的语言和行为。如果他总是说些“丧气”、“悲观”的话,说明他的自尊很低,说明父母并没有让孩子感觉到他是一个“被爱”、“被肯定”的人。
2、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不要对孩子进行人格攻击
心理学家已经证实,所有的孩子都会通过模仿、吸收和内化来习得父母各种不同的品质。父母的行为、情绪、防御机制和整体的风格,都会成为一个孩子人格的基石。
所以,如果父母总是表现得很悲观消极,那么孩子很有可能获得这种技能。
最典型的就是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总是喜欢用一些很消极、带有人格攻击的词语。
比如,一个孩子他的房间乱乱的,父母这样批评孩子:
你总是这么懒,跟你说了多少次了,要保持房间整洁,你真是屡教不改。
你总是这么丢三落四,总是这么不讲卫生,你没有一次让我省心的。
你连收拾房间这种小事都做不好,将来注定是一事无成的。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多勤快、多听话,你再看看你,一天到晚邋里邋遢的。
如果父母偶尔这样批评孩子,孩子可能只是把这当做一种“气话”。
但如果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总是使用永久性的、普遍化的、攻击性的、悲观消极的词汇来形容他,那么这样的父母很难教出乐观的孩子。
所以,想要让孩子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有一个良好的管理情绪能力,父母首先自己就要做到,批评孩子的时候要对事不对人,要注意自己的措辞。不要让孩子觉得他是坏的,他是不好的,他是不被认可、不被喜爱和不被接纳的。
否则,即便表面上他因为批评而开始表现的很“顺从”、很“听话”,但实际上他是在压抑自己内心的不满、愤怒和痛苦。
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批评方式呢?
以上述的这个例子来说,妈妈看到孩子房间很脏很乱,她可以这样对孩子说:
“你今天怎么了?是不是因为学习太忙,没有空来收拾你的房间?平常你的房间好像没有这么乱。妈妈不想看到这么乱的房间,这样会影响你的学习,而且万一有客人来了,看到你房间这么乱,影响也不好。所以在吃晚饭之前,好好把你的房子收拾一下,知道了没有?”
这样的批评既包括了对孩子的关心,也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和习惯,最后妈妈还督促孩子让他在某一个时间点之前,完成这件事情。
关键在于,整个批评过程中,并没有责怪孩子的个性和能力,只是告诉他这件事情是不太好的,但他通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
3、不要习惯性地对孩子大吼大叫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不打不成器”,打一打、骂一骂孩子,才能让他长记性。
所以对孩子大吼大叫,在父母看来,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们觉得这样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反而在对他们大吼大叫之后,孩子好像真的变得“乖巧”起来了。
但心理研究表明,大吼大叫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不可小觑。
美国儿童心理发展学家默娜·舒尔就指出,如果父母总是用呵斥和命令的方式来管教孩子,那么孩子会变得很叛逆,变得更有攻击性,他们会更倾向于用激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叛逆性会更强,因为他们自我保护力还太弱,他们还没有能力挣钱养家,他们完全需要依赖父母。
如果父母对他们总是表现地不够“待见”、不够“友好”,甚至总是训斥他们,而他们又无法战胜父母,那么他们可能会采取一些很极端的、很决绝的方式,来向父母证明自己的“优越感”。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这本书里就提到过“问题孩子”。
他指出,“一个孩子想证明自己比母亲更强大,恰恰是因为他感到比母亲弱小,他觉得母亲讨厌自己。他有自卑情结,所以他唯一能够想到可以主张自己优越性的方法就是惹事,他惹事就是为了报复。”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孩子对自己丧失信心时,他们容易出现四种错误,分别是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和自暴自弃。”
所以,想要让孩子不要有强烈的逆反心理,父母要认识到,孩子不是敌人,他们更需要获得关注、安抚、引导和善意的温柔,而不是总对他们大吼大叫,甚至拳打脚踢,这只会把他们硬生生地变成一个“掩埋个性”、“压抑自我”的人。
4、多采用“正面管教”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我们可以通过采用“正面管教”的方法,来代替“大吼大叫”的传统教育方法。
正面管教的核心是“和善”和“坚定”。意思是说,当孩子犯错之后,父母要做的是深入地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然后用一种和善、坚定的态度来对待他们。
“和善”代表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在父母和孩子产生冲突的时候,营造一个安全性的谈话氛围非常重要。谈话氛围越是紧张,那么火药味就越浓,这样的话,情绪被点燃的可能性就越大。
显然父母仅仅表现“和善”是不够的,过于骄纵孩子反而会减弱孩子的抗挫力。所以“坚定”代表的就是父母对自己权威的维护,以及让孩子尊重事实,意识到自己犯错并要为错误承担责任的决心。
如何具体做到“正面管教”呢?
举个例子,孩子在学校受到批评,妈妈得知这个情况之后。她的首要举动不是指责,而是表达关心。
关心意味着妈妈关心孩子的感受,因为没有哪个孩子受到批评之后会感到高兴的。妈妈可以对孩子说:
“妈妈知道,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批评,是件很不愉快的事情”。
然后,对孩子的处境,表示同情。
“在学校挨批,是常有的事,妈妈小时候也被老师批评过,所以挺同情你的。”
有些父母会过于骄纵自己的孩子,会对孩子的错误表示宽恕。宽恕跟同情不一样,家长的宽恕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而同情则意味着孩子的做法的确有所不妥,但是得到了父母的理解。
在这样安全的谈话氛围中,孩子更有可能跟家长讲述事情的经过和细节,而不是一味地跟父母抬杠。
最后一步至关重要,那就是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或者跟孩子一起,找出可能让事情变得更好的对策,否则在以后遇到相似的情况时,孩子仍然不懂得如何处理。
如果父母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能够少一点指责,多一点肯定;少一点愤怒,多一点和善,那么亲子关系会更加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