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简单认为就是一个群,但是社群需要有一些它自己的表现形式。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社群它要有社交关系链,不仅只是拉一个群而是基于一个点、需求和爱好将大家聚合在一起,我们认为这样的群它就是社群。——百度百科
”玩并不是娱乐或吃喝嫖赌,玩是做的最高境界!”
逻辑思维,把读书玩出了境界,有了罗粉。
小米,把手机玩出了境界,有了米粉。
…… ……
今天碰到了久违的一位创业者小龙,这位创业者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位小兄弟。
今天的主题就是他的故事。从一个倒卖旧书的大学生到玩转微电影社群的“带头大哥”。
什么都干,为了活着
第一天走进大学校园是什么样的心情?
是期待?满脑子装着的都是大学的浪漫故事和自由的生活。
是开心?终于摆脱唠叨的爸妈了。
小龙满脑子想得是,下个月的生活费怎么办?
从安徽的一座大山里走出来,口袋里就只有400块钱,而且父母明确表示家里实在是没钱了,只有靠你自己。
从走进校园的那一刻起!应该说是从上火车离开家的那一刻起,小龙想得都是怎么办?
第一份赚钱的“事业”,就是订阅“英语报”了。
小龙说,大一新生刚入学正是销售的最好时候,刚进校园什么都不懂,很容易就推销成功,而且大一新生还没逃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观念,所以推销“英语报”很容易。
第二份“事业”,小龙开始倒卖旧书。
紧接着,只要是校园能做的生意,基本上都被他做了个遍。
除了自己做生意以外,最能赚钱的就是培养自己的赚钱队伍。
所以,小龙跟着学校勤工俭学部的领导干起了“企业”,帮助大学生做兼职。
这段校园历练,为接下来的重回校园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用小龙的话说,我喜欢大学校园,我非常了解大学生的想法,关键是我能hold住他们,让他们跟着我干!
充满狼性的小伙子
两年前第一次碰到小龙,是在公司的会议室。
一位朋友带着他和他的项目想跟老板合作。
虽然总是看到“狼性”,这两个字,但是一直没有直接的感觉。
看到小龙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小子全身都散发了一种野性,一种随时准备进攻的状态。
他带来了两个项目,一个是“毕业DV”,一个是“小语种培训”。
“毕业DV”简单来说,就是为毕业季的大学生拍摄微电影,用电影的方式记录毕业的那段时光,现在可能已经很普遍了,但是当时我们听到的时候,还是挺新鲜的,毕竟离开校园太久了。
“小语种培训”是针对大学新生的一个培训项目,是从他以前的各种项目中挑选出来最好做,也是最赚钱的。
小龙讲解完他的项目以后,我们还是觉得挺不错的。
因为都觉得挺实在,能赚钱。
但是,在接下来的两年,小龙却觉得带着大学生赚钱是最苦逼,最累的事情。
摸爬滚打,终成群
有一本书叫《突破思维的墙》,我们总习惯性带着过去的成功思维去衡量现在的项目,或者就按照同样的对客户的判断去做项目,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举步维艰,甚至失败。
那一次以后的两年,小龙从一个武汉大学生都不认识,到有一群千人的粉丝团,实属不易。
一个社团,一个社团的去接触。
一场演讲,一场演讲的去影响。
但是总觉得,总是不对,总是很累。
他说,有一天我终于发现我错了,我不应该以带着他们赚钱的名义去影响他们。这样吸引来的,实际上都是穷学生,他们是没钱的!好不容易挤出来的一点钱来上我的课,上完后没有生活费了还找我退。
每天找我的都是,“哥啊介绍个兼职做做呗,要工资高的,最好不太累的!”
“哥啊跟我找个模特兼职呗!”
…… ……
只到有一天,完全无意之中,干了一件特别”过瘾“的事情。
小龙准备拍一个以某个学校为主题的微电影,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于是在几个群里随便发了一段招募演员的广告。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零度的冬天!
满满的在操场上占了55人!
关键都是高富帅和白富美!
这让小龙非常意外!
这一天的拍摄下来,同学们玩的挺开心!小龙更开心,一下就为他的课程成交了5单!
紧接着第二场微电影,整整是来了300人。
这可把小龙高兴坏了!
原来应该这样。原来我以前都错了!
社群真的是玩起来的,一个共同的兴趣拍电影,一起的互动,即能开心的玩耍又能有共同的作品。
关键是,小龙非常兴奋的告诉我,”300人的传播力度多大你知道吗?他们在自己的微信上、空间上一发信息,瞬间引爆一个学校!“
听完小龙的故事,我也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社群该怎么做?记住5个1工程。
一个灵魂人物。
一个共同的兴趣。
一个共同参与的作品。
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
一种好玩有乐趣的心态。
真诚希望小龙的社群越来越好,也希望本文对想做社群的你有一点点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