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是想更新这么一段不成文的诗句,但思绪就像决堤的洪水,难以收住,胡乱拼凑中,写了这篇短文。
如果你救不了他的茍且,
那就不要给他诗和远方。
因为几乎所有人的茍且,
都源自于对自己內心千刀万剐的戕害。
但啊远方仍是生活。
高晓松说
走不远沒太多钱那你就读诗。
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
其实诗和远方就在当下。
“这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正是这句诗意的话,唤醒了多少人,在年轻人的生活圈子里广为相传。
在疲惫的时候,我总喜欢透过窗户眺望远方,看看外面的人和事,打破自我的沉浸。我是属于那种三分钟热度的人,很多事情都没有长性;生活和工作都是如此“干什么够什么”。
“干什么够什么”是东北的土话,“够”的意思相当于“厌烦”,从字面这个也不难理解。如果说这是一种病,应该算是一种传染病,波及范围极广。如今,我的病友肯定不在少数。如今的职场,辞职跳槽已经俨然成了家常便饭。有的辞职跳槽理由很奇特:比如,老板的星座与她不和,要辞职;天气太冷起不了床,要辞职;失恋了心情不好,要辞职。这显然不是为了追求更高更远的发展,只是对当下过的生活太厌倦。哪怕是前段时间流行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或许也只是我们不肯承认自己是“患者”,而换成更时髦的说法:不想忍受“眼前的苟且”,要去寻求“诗和远方”。
当下这种择业自由,在父辈们的青年时代,是想都不敢想的,更不可能有勇气去实施。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然而也不可否认,有不少像我一样的病友,在这种不断抛开“苟且”,寻找“诗和远方”过程中,迷失了自我,蹉跎了岁月。
深入思考一番,所谓的“苟且”,无非是现实中自己的平淡生活;而“诗和远方”,那才是理想的生活。实际上,现实生活难免重复,或单调枯燥,或充满压力。想象虽然美妙诱人,但要想落地生根,仍不免回归琐碎的柴米油盐事。如果这种“干什么够什么”的心态不变,也不过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换到了别人呆腻的地方,最终自己还会呆腻。
我经常会抱怨自己的工作,理由是自己不喜欢;经常有一种放下一切去追寻内心想法的冲到,但我还是没有勇气,去探索这个巨大的未知。很多前辈跟我讲自己的种种往事,提到最多的是好心态和坚持。我咬牙坚持至今,坚信或许有一天,我会惊讶地发现,曾经难以忍受的“苟且”,会赫然变成诗和梦中的远方。
到那时,我将高呼:眼前的苟且,原来就藏着诗和远方。只要有阳光心态,也能从废纸片上,读出生活的诗意与乐趣呢!
这不仅仅是我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