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作为老师,经常会有一种无力感,很多孩子背后的父母的问题和家庭的问题,导致孩子在学校出现了各种障碍和问题。可是和父母沟通的时候,他们却总是单一看到“孩子的问题”。
要么说是“我也没办法”不忍心更不会反思自己教育孩子,要么说“我来管”一顿揍一顿训,丝毫没有作用。当然,这个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换角色思考过?我们作为父母的角色,面对老师的时候,会怎样想?作为老师的时候,我们多么渴望父母配合我们的教育,希望他们理解我们的苦衷,不可能只关注一个孩子。但是作为父母角色的时候,我们没有不希望老师给自己孩子更多机会更多关注更多关心更多教育更多引导的。甚至希望老师给自己一些引导,帮自己做好父母好好做父母,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这时候我们会发现,不同角色看待同一问题,绝对是截然不同的看法。所以,对学生父母不要苛责,对学生父母的焦虑要感同身受,因为他们不是不想做好,是的确做不好,没有能力做好。这是两个根本的不同概念。那么,没有能力做好,就要学习和成长,对父母来说,学习和成长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像我们这样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能坚持学习的老师有多少?我们即使这样不断学习,真就能做一个完美的老师了吗?但是,父母们是否都具备学习的能力,是否具备学习的条件,是否具备学习的最佳渠道?社会上的各种培训或者教程,可靠吗?我们作为专业教育工作者尚且如此,何况父母们呢?他们有各自专业领域的工作,甚至很多已经跟不上孩子的成长和见识了,如何做好?我们要从根源上帮助父母,首先不是教他们改变孩子,而是先帮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
父母和孩子沟通中经常犯一个错,就是很容易跑题,自己还觉得有理。跑题因为自己无力无助,不肯承认失败和错误。父母特别喜欢给孩子打苦情牌,让孩子觉得有罪恶感,从而不揪着问题解决问题,这个社会有很多种工作,不同的人生境遇,让我们最终走成了当下的样子,不是谁想怎样就可以怎样的。所以,你为你自己负责,孩子应该为她的人生负责,你选择你的工作不是为了孩子,所以也不用为了她做什么改变。你养她是你的责任,但不代表你欠她,她应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当然,您可以提供必要的帮助。作为老师,我们尽量思考全面一些。没有父母不想做好自己,但往往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要想做一个能引导父母成长的老师,必须自己要成长,才能帮助父母。父母要成长,有几个关键点:1、重新认识儿童、定位儿童,认识儿童权利。2、重新定位父母责任和义务,反思亲子关系。 新父母何为?1、新父母应给孩子以梦想。 “在严冬里,我终于知道自己的内心拥有一个不可征服的夏日”——阿尔伯特-加缪
孩子不是木桶,而是火焰。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不是大人往孩子这个木桶里灌水,而是呵护孩子的灵魂之火,帮孩子稳定为理想之火。
2、新父母应给孩子以信任。
新教育信条“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3、新父母应给孩子以尊重。
4、新父母应给孩子以热情。
对生活缺乏热情,再博学多才也无法创造绚烂的生命。
5、新父母应给孩子以自由。
6、新父母应给孩子以榜样。
当父母知道追寻理想、求知若渴、不断奋进的时候,不论所做的是什么事,不论结果成功还是失败,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的精神,都足够成为孩子的榜样。
7、新父母应给孩子以勇气。
8、新父母应给孩子以关心。
9、新父母应给孩子以空闲。
10、新父母应给孩子以陪伴。
最简单的爱,就是陪伴。最难的爱,也是陪伴。
真正的陪伴是虽然朝夕相处,却怀着久别重逢的开心与关心;真正的陪伴是言语上的温暖、精神上的交流、行动上的支持。有品质的陪伴,哪怕一天只有20分钟,所取得的效果也远远超过一天24小时的低品质唠叨。10个关键词:梦想,信任,尊重,热情,自由,榜样,勇气,关心,空闲,陪伴。“尊重”最为重要,父母陪伴在孩子身边,如果是控制呢?父母讲民主,如果沦为放纵呢?父母有担当,孩子变得依赖了呢?唯有——尊重,可以让这一切有序循环。父母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发自内心地认同父母。孩子是借我们而来的,但不是属于我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复制品是不对的,孩子不是另一个自己。是的,孩子不是另一个自己,更不是附属品。从他被孕育那一刻,他就是自己了。只有尊重他每一步成长的独特节奏,独特个性,让他成为自己。作为老师,尊重父母,尊重学生,就是尊重自己。
两个重要问题:1、尊重,尊重孩子和她们背后的父母家庭。2、帮助父母,帮他们重新认识自己,从而很好的引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