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上海中考新政引发热议不断。我们可以看到,在上海市教3月16日颁发的新政中,自主招生比例从原来的40%降到约15%,大大增加了分配名额。
可以看出来,新政有均衡各区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导向。这种指标到校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均衡了教育资源,无形中也扶持了弱校。也许有人会认为借此能撼动学位房的江湖地位,我以为在某些程度上这只能提升弱校附近的学位房价格,却没有办法使名校的学位房价格跌落神坛。
这个新政,使教育公平的问题又一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教育必须是公平的,真是必须的,但在我的理解来看,教育公平指的的是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相同的知识给到你,软硬件配备好,给你受教育创造好可行的环境,这就是教育公平。而上名校的公平性,可能得多给点其他的要求,并不是简单的分指标到校就是真正的公平,公平是相对的,如果都是分指标到校,那这又是另外一种不公平了,跟吃大锅饭有点相像。
相对的教育壁垒是要有的,这不是一种不公平,这是一种竞争导致的必然现象,如果没有这种竞争,就没有人会去跳一跳摘够不着的苹果了,全部人都坐在地上,等待着苹果落入自己的怀中。
面对教育机会,我们可能不能仅仅用公平不公平去看待,而要去看到现象之所以会存在,是什么原因,这后面的动因是什么,存在的后果是什么。在我看来,没有一条路是能做到完全公平的,只能定一个教育大目标,朝着这条路,相对平衡地去走,才能又快又好地走到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