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几种情况?
总是被要求做这做那,结果耽误了自己的事情。
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对别人好,但常常不被领情。
为了迁就别人,常常放弃自己的想法。
替别人操心、总是在想他“应该”这么做,“应该”那么做。
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在别人的评价中判断自己。
如果你有上述困惑,你一定要了解一下自己的心理边界。
心理边界也被称作“个人边界”,维基百科这样定义“个人边界”:是指个人所创造的边界,通过这个边界,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是合理的、安全的和被允许的行为,以及当别人越界的时候,自己该如何回应。
心理边界就好像围绕你的自我画一个圈。心理边界最重要的目标不是区分自己和别人,而是区分内在世界和外界世界。在圈里的内在世界,每个问题都有解,可以掌控。在圈外的外在世界,问题都不一定可控。无论是个人发展、家庭、婚姻、政治、经济、文化,总有一部分在你的控制内,有一部分在你的控制范围外。
1、一个捍卫家庭边界的男人
这是一个朋友讲述的故事。她说,她的父亲强悍有力,是一个非常不好惹的人,也特别有意识保护自己的小家。有一次,在她的小家中,她妈妈和奶奶发生了冲突,俩人吵得越来越激烈,最终她的父亲受不了了,让奶奶走,奶奶不走,并且脾气变得更大,结果父亲拉着奶奶的胳膊,把自己的母亲请出了家。
那个年代,这是有点大逆不道的事情。她的奶奶很愤怒,接受不了儿子这样对自己,于是做了也是那个年代很流行的事,回到自己娘家哭诉,结果娘家来了五个男人来为她撑腰,是她父亲的舅舅和他的四个儿子,
他们来了后,舅舅先是训斥了外甥,这时她的父亲没有太为自己辩解,也向自己母亲道歉了,可舅舅还不依不饶地说,这件事我必须要打你一个耳光,给你一个教训。
听到舅舅这句话,她的父亲一下子怒了,对他说:你要是敢打我一个耳光,信不信,你们五个都会倒下。他的凶悍劲一下子镇住了对面的五个男人,再加上他本来就有不好惹的名声,舅舅和他的四个儿子没敢做什么,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
就此,她爸爸妈妈和奶奶都没再谈起过这件事情,但一条界线就此划出,奶奶再也不想到儿子家里去做女主人了。
2、我的边界意识确立
我的边界意识可以说到了快四十岁时才确立下来,这和我的家族记忆有关。
妈妈一直是个温和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懦弱,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一件事情,说她还在怀孕的时候,(当时肚子里就是我),两个舅舅逼着她当众下跪,据说是当时我父亲混得还不错,没有能帮上他们忙的原因。
因为我外婆家离我奶奶家并不是很远,我奶奶听说这件事情后火速赶到,痛骂了他们,帮我妈妈解围。
这件事情让我从小就有一种感觉,父母不能保护自己的家庭,因此这个家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温暖港湾的作用,然而奶奶的强大乃至彪悍让我在奶奶的身边总是更有安全感。
印象中,在奶奶的大家庭生活的几年中,见过好多次奶奶带领我的姑姑们去和“入侵者”战斗。
我在7岁后就主要和爸妈生活在一起,爸爸终日忙碌很少见到,妈妈对我的影响还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导致了我非常缺乏界线意识。还记得读大学时,当时宿舍里有个女生因为我晚上接个电话而开始指桑骂槐,我心里很难过然而软弱的性格让我沉默忍受,然而我的上铺是个界线意识很强的人,她对那个女生讲:我们在睡觉时,你就可以吃东西吹头发,怎么杨晓霞接一个家里的电话就不可以。说实话,当时我很是震撼,也让我意识到我的问题,明白了自己的太多做法并不是什么善良包容,而是软弱。
从那时开始,奶奶当年彪悍的捍卫家庭边界的事情开始慢慢浮现在脑海中,我也变得越来越不好讲话,然而,我的心灵却是从未有过的轻松。
现在,我有时会被人说成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然而,再没有人敢随便的欺负我,侵入我的边界。
如果心理边界出了问题,就会有以下痛苦产生:
1、如果心理边界有一个洞,你就会“受苦”
宗教、哲学、心理都在讨论受苦这件事,每个流派都有不同的解释。但是有一个解释是共通的——受苦就是把情感投射到你无法控制的事情之上。也就是投射在你的边界之外了。
例如你长得比较胖,别人总嘲笑你的身材,我们要知道胖是自己可以逐渐控制的,如何面对嘲笑也是可以控制的,但是别人嘲笑你的行为是你没法控制的。
如果你心理边界上有了洞,谁都可以洞里走过来侵扰你,生活就开始失控,你就开始受苦。
2、心理边界不清的人,也不容易尊重别人的心理边界,往往会让他人很痛苦。
比如,家长不敲门,就进入孩子的房间,因为家长认为“你都是我的,你有什么好背着我的”。家长缺乏边界,孩子就非常痛苦。当孩子的独立需求没法满足,他们就自己创造小边界,搞个你看不懂的小群体,要么就完全丧失自我边界,长大后也容易成为一个没有自我和独立意识的人,没法拒绝别人、或者要求别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