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在成年之后竟然还有“手把手教”的机会,请珍惜。什么叫珍惜?珍惜的意思是说,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反复琢磨:
——这个技能点的重点在哪里?
——做好的人为什么能做好?
——做不好的人为什么做不好?
——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有哪些可以练习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总说:屁股决定脑袋。
你所在的位置会决定你看问题的角度,以及应对的方式。对于同一个问题,改变了位置之后,可能看法会截然不同,甚至能够找到更优质的解决方法。
面对“学习”这件事的时候,这句话同样适用。
如果你总是以一个“学生”去要求自己,其实无意间降低了自己的标准。因为你的目标只是学会,或者看似学会。但实际上检验一个人是否真正掌握了一项技能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把这个技能教给别人。
所以如果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脑子里始终想着未来要把他教给其他人,那么对于自己的要求自然会提高,同时我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自然也会更好。
如果问为什么不动脑子?得到的答案多半会是:怕麻烦。
我们在谈到“落后”的时候,就有很多读者表示了焦虑。但实际上,仅仅解决“怕麻烦”这一条,就可以甩掉80%的人了。
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或者几辈子)都没有进步和成长,并不是因为任何的天分或者能力问题,而是因为他们在面对简单事情的时候,总是愿意说出类似的话:我知道应该这么做,但这实在是太麻烦了。
我始终没有办法理解,因为害怕短暂的“麻烦”,而不去好好花功夫去学习一些技能,最终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被麻烦折磨一辈子。就像不愿意好好学习一下怎么用筷子的人,其实每一顿饭对他们来说都是折磨。
所以如果下一次再遇到任何“麻烦事”,大家不妨也想一想:我是想要麻烦一小会儿?还是想要麻烦一辈子?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方法,就连学习这件事情本身也是有方法论的。如果不能掌握最基本的方法论,那么后期的学习很可能效率低下,甚至是完全无效的。
想要获得“开挂”的人生,首先要做的就是掌握学习的方法论。
有句话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这样每天打磨学到的概念,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磨刀”的过程。等到刀磨好了,还怕看不到柴吗?
真正让你卓越的,是你必须走入第三阶段:-
——你不仅能学会没人能手把手教你的东西;
——甚至能学会连书本中都找不到的东西。。。
不用深说,你已经能看明白,若是做到了这点,基本上,你应该就是无敌的了!不是吗?关键在于,如果你做不到这点,你就时时刻刻被模仿者追踪,甚至被超越——所谓的“微创新”不也是一些大佬们所推崇的能力吗?
走入第三阶段,实在是太难,教别人走入第三阶段,不是不可能,但也确实很难——因为难点在于绝大多数人并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去理解第三个阶段中的重点。但若是非要简单说,也不是不行——看读者悟性了,因为真只看字面的话,以下的关键就好像是谁都会的事儿一样:
1.确定自己有强烈的欲望搞定这个技能;
2.寻找最少必要知识,反复问自己:这事儿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
3.马上开始运用、马上开始践行;
4.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学会,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通过践行人进步;
5.通过记录,量化自己刻意练习的进程;
6.不断总结,不断整理,不断让那些新技能、新概念,在自己的脑子里有清晰的组织与关联;
7.绝对不能跟笨蛋斗气,要珍惜自己的时间与生命。。。
正如毕淑敏先生年轻的时候让我明白的那样,我知道人生本无意义,但,这段经历生动地告诉我,若是你能把生命中的一段变得与众不同,那自己的人生意义依然非凡。
学习,从来都是创造惊喜、创造好运的最优路径。
为什么呢?因为每个真正学会某种技能的人,一定有过这样的感叹:真没想到这里可以用上!
你脑子里的概念多了之后,它们之间才有机会产生“意外的连接”——即,所谓的融会贯通。若是你的脑子里有用的概念寥寥无几,他们之间有什么连接价值啊?就算有连接,又怎么可能有“意外的连接”呢?没有这些“意外的连接”,我们又怎么可能碰到“意外的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