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思考的生活不值得一过,未做存量的学习不值得一学。
这些年,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没有哪个人是从一生下来,不用学习就很厉害的,他一定是经过了某种过程之后,才修炼成为厉害的人。
而那个过程,到底会是什么呢?
不知道,于是我就不断看各种东西,不断的去经历,一直寻找,一直寻找。
后来,我找到了刻意练习(点击查看),它告诉我要不断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要在一件事情上反复打磨,坚持。
所以我不断的吸收新的东西,也不断的坚持几件最重要的事。
再后来我又找到了费曼学习法(点击查看),它告诉我把一个东西讲给别人听,会极大的加深你对这个东西的了解。
所以我做了“校园干货日记”,通过写文章的形式梳理自己的认知和感悟。
然后我就慢慢成长至此,可是最近我又分明感到了一个巨大的瓶颈,好像是被某种强大的东西给束缚住了,我的成长速度开始慢下来,边际效应开始递减。
可是刻意练习和费曼学习法已经是最牛逼的学习法了,我还能在此基础上去做什么突破呢?
1
我的灵感来源
前两天学英语的时候,我不知道为啥,就突然很天棒(重庆方言:指不经过仔细考虑就去做某事)。
我丢掉我原来的笔记本,找来一个新的笔记本,开始对英语句子进行分类、归纳、整理。
比如时态类、关联词类、of类、by类、语气程度词类……每做一道题,我就去把里面那些好的句子,很长很难的句子,进行分析,然后把它归到各自的类别去。
结果我发现,其实英语句子也就那几种结构,一直变来变去,再加上一些极少的常用语。
而且每种结构其实也就那么几种变化形式,比如of类,我找到几种,后来再找到时,我发现它跟前面几种是一模一样的结构。
也就是说,整个英语拆解出来其实就那么几种结构,如果你把它们找出来,然后分类归纳整理,你就完全懂了,剩下的就是背单词了。
如果把这个方法进行延伸联系呢?
其他的学习是不是也如此呢?是的,全是如此。不信请听我细细道来。
这件事给了我极大的启发,结合之前听吴伯凡讲的存量和增量思维,我找到了一种思维层面,或者说宏观层面的学习方法,我把这种学习方法叫做“存量思维”。
当然它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存量思维不太一样,为了加深记忆,我把它叫“存量思维”。
2
我们为什么要有存量思维?
如果是在20年前,互联网尚未流行起来时,我们一生所学基本都够我们用一生了,我们的学习方法也完全没有问题,那存量思维完全没必要。
但是今天,时代的车轮早已滚到了新的战场,我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变大,行业瞬息万变,往往一个新东西出现还没成熟就立马被一个更新的东西所替代了。
一生专于一个职业已经不再现实了,我们必须得保持终身学习的状态。
而另一方面,我们终身学习的难度又被互联网给拉得极大极大,最大的诟病就是它把我们的知识给无限的碎片化、垃圾化了。
就像是一个垃圾处理厂,原本工作得好好的,突然某一天,来了上万倍的垃圾,而且还是更细碎、更杂乱的垃圾,这个时候垃圾处理场只能陷入瘫痪状态了。
虽然这样举例子可能很粗糙,但是理却是这个理儿。
我们都有感觉,今天的人变得越来越浮躁了,不再有耐心坐下来捧一本书细细品读的时刻,取而代之的是像公众号、知乎、今日头条、抖音、浏览器、朋友圈等各种各样的APP。
以前坐飞机是唯一可以静下来阅读一本好书的时间,现在连飞机上也都可以玩手机了,我们唯一可以静下来惬意的学习时间也被染污了。
这样子最大的问题是,互联网把我们的大脑变成了一个垃圾场。
我们一股脑门的接受新的信息、知识,但是缺乏整理和归纳,它永远不可能回炉重造,最后变成一个完整的机器被我们所利用。
而存量思维所要做的,就是建立专门的知识处理机,当新知识被大脑吸收进来之后,能够被自动的进行分类、归纳、整理,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
如何用存量思维去学习?
可能这样讲还是会有些模糊,没关系,听我用具体使用场景来进行分析你就懂了。
上面讲了,存量思维就是建一系列机器,等我们下次接受到新知识的时候,能够对其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
比如,最近买的蔡康永的情商课。它就做得很好,把情商划分为情绪表达、自我和解、负面情绪、性格总论……等几个大块,于是把你所有与情商有关的知识都囊括进去。
如果你下次再遇到与人相处的麻烦,它是一件具体的事,一个零碎的知识,但是你可以拿这个最大的模块去套。
比如,某个朋友受到了伤害,找我倾诉,我应该怎么做?我的做法有哪些问题?
这个时候你就想到它属于情绪表达的倾听类,把你的感悟和解决办法填充入进去。如果下次还遇到类似的倾听问题,你就再次把它调用起来。
但是注意了,因为你上次已经把一个知识填充进去了,你又完善了一点点,你又多懂了一点点,所以这次再归类的时候你会更加得心应手,对如何倾听会有更深的理解。
如此循环下去,当你遇到倾听的次数越多,或者学到关于倾听方面的知识越多,你的这一个模块就越完善,直至最后接近完美。
同样的,你还会学到其他方面的情商知识,先把它进行归类,看看它属于哪一类,然后下次再学到同样的东西继续归于进去。
随着你归入的知识越多,你会发现重复的部分越来越多。
那些重复的部分,就是这一类里面最重要的部分,对它再进行分析、整理,使它成为非常简单的东西。
我叫它“思维模型”,或者说“第一性原理”。可能大家对第一性原理比较陌生,但是看了这么多期干货日记,大家对思维模型应该有一些理解了。
它就是我对我所感悟的东西,吸收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高度压缩而成的那个知识处理机。
有了这些一个个的思维模型,下次我们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理解和验证。
比如上一期的“群体动物”。
如果我们看到为什么我们会害怕被孤立,哦,你就知道我们人是群体动物;如果你在思考为什么我们人需要合作,哦,你就知道我们人是群体动物;如果你看到我们人喜欢从众,哦,你就知道我们人是群体动物……
这就是存量思维最美妙的地方,一旦你建起了一个最底层的模型,后面你就会在这个领域越来越厉害,对这个领域的理解越来越深,你会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一个完美无缺的知识体系。
就像一颗参天巨树,你先建立一根高耸入云的主干,它可能是光秃秃的,但没关系,然后再慢慢再去建立枝干,最后丰富到每一片叶子。
这就是存量思维的学习过程,先建立主干,然后不断吸收新知识,不断完善丰富到枝干,到叶子。
又像是一个巨大的粮仓,但是它没有底,无论你往里面倒多少粮食,最后都漏光成没有粮食。
而存量思维要做的就是在粮仓底下建一个厚实的底,这样每倒一粒粮食,我们的粮仓就多一粒粮食,直至我们仓满登临绝巅。
他们问我的读书方法是什么?其实就是这个存量思维。
一开始读书,我好多读不懂,后来随着知识体系的建立,我读书的速度越来越快,我所不懂的东西越来越少,遇到相似的东西越来越多,我对它们进行验证和完善。
除此之外,我听吴伯凡认知方法论,看混沌大学,学新媒体,学PS、学python、学英语等皆是如此。
那么专业知识呢?也是如此,比如经济学,最最基础的理论其实就那么几个,先把它们提出来,然后不断去填充它之下的具体场景、细枝末节,慢慢的你的整个知识大厦就建立起来。
当然,这其中最难的不是对“存量思维”本身的理解,而是我们的思维惰性。
我们宁可花上百倍的时间去做重复的知识碎片输入,也不愿意花极少的时间去做知识的归纳和整理,即使它的性价比是成百倍的。
苏格拉底说过一句话「未经思考的生活不值得一过」。
我也很想说一句话「未做存量的学习不值得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