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会经历很多事,这些事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情绪,有的可能是开心,也有的可能是生气。
但是你仔细回忆一下,让你生气的到底是事情本身,还是你对这件事的评判呢?
曾经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有趣的话题,叫“人的转念是很重要的”。
起因是杨天真在某节目中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
当时他们都很饿了,杨天真就去厨房找老板娘,请她先给大家炒个蛋炒饭。可蛋炒饭端上来之后,杨天真爸爸就表达了不满意“这个蛋炒饭里为什么会有鸡肉?!”杨天真就跟他耐心解释,可她爸爸还是很生气,面对杨天真的询问,他说却这样说“我怎么会让你不高兴呢,我只是认为你不专业。”这句话一下子就刺到了杨天真,她转头就出去了,边哭边走。但之后她就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哭,如果是一个陌生的70岁老头对我发脾气,我会想我跟个老头计较什么,那这个人换成是我爸爸,我难道不能包容吗?之后她就转身回去了,然后看到父母他们一直在给她打电话,很担心她。
你看,当你对事情的评判发生改变,你的情绪和行为都会改变。
这其实是我们心理学中著名的——情绪ABC理论。
A是激发事件,B是你的认知评价,C是你的消极情绪和行为结果。
我们都以为是发生了A才导致了C,但实际上是我们的认知信念让我们有了现在的行为结果。
就如杨天真,她在认为爸爸是否定自己的价值时,感到委屈和难过,于是愤然离场;但是当她把爸爸看成是一个因为饿了所以发脾气的小老头,她觉得这没必要计较,所以就不生气转头回来了。
其实许多烦恼都是在你的一念之间生成,你换一个东西一转念,你的感受和情绪就会完全不同,之后所采取的行为也会完全不同。
那么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
第一,把人和事分开
事情发生后先去看事情,再来看人。
其实我们是很双标的,对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
比如:
你闺蜜不小心把你的策划案删除了,你会有点生气,但会比较快地平复下来,然后尝试用各种方法去看能不能找回;但换成你的父母不小心把你的策划案删除了,你可能会大发脾气“不是跟你们说了嘛,不要碰我电脑,看看你们干得好事,我又得重头开始做。”
会有这种差别,是因为你对两者的预判和包容度不同。
对闺蜜:
你觉得她不是不尊重你的人,肯定不会故意这样做,现在对方也很内疚,所有你会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如何处理上。
但是面对父母:
可能因为他们之前忽视过你说的话,于是会觉得这次他们又是把你的话当耳旁风,是不尊重你。这时候你的注意力就很难集中在如何恢复文档上面,而是会一直想“他们为什么不尊重我?我说得做得还不够多吗?”接着顺着这两个问题可能会联想到很多以前的事,情绪也变得更加激动翻涌。
下次试试把对方换一个角色,比如是你不认识的人,或者是跟你关系平平的人,又或者是跟你关系很亲密的人。
观察一下,你的容忍度和想法是不是就不一样了。
第二,不要上价值
我们很喜欢上价值,把一件小事,或者一句不经意的话延伸出更深层的含义。
前面举得例子就是:
前者你认为对方是不小心把策划案删除,后者你却上升到了自我价值,那当然是后者给你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要更大一些。
有时候别人说的话可能也没经大脑思考,是受情绪影响,或者他的个人性格就是如此。
但如果你解读成了对方是故意针对你,那你就会产生强大的攻击性,同时也伴随着更猛烈的情绪。
简单来说:
转念其实就是让我们看到事情的另一面,甚至是它本来的一面,不要给它赋予更深层的含义,那处理起来就会简单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