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的那个夏天,那年我高二。北镇中学教学楼后面的花坛上有一排用水泥砌成的花边,我就在那些花边上绕了一下午。现在去看这种行为,你可以说是15岁的年龄稚气未脱,用成年人的眼光看,也可能觉得当年的我脑子是不是有问题。然而时隔20年,许多的事早就忘干净了,那个下午的这么件小事却始终记得是清清楚楚。
时间跨越到几百年以前,在贵州龙场,有一个人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荒凉寂静的山谷里,一声长啸划破天空,心学由此而生。之后的历代历史学家,描述当时的场景时几乎用了同一个词:顿悟。
作为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凡人,与一代圣贤放在一起并论,简直就是笑话。然而在花坛边上绕来绕去绕到一半的时候。我确实是在一瞬间理解了自我的存在。我快步窜回教室,在所有书本上写下了同样的一个词:顿悟。在那个年月里,我尚不知道心学的存在。直到后来迈入大学,拜读了几乎所有关于他的著作,去仰望他的灵魂并决定将其奉为一生的信条的时候,彼时方知我是我。这世间事本就有很多惊人的巧合,只不过一介凡夫俗子,我修的是自身,古之贤者修的是天下。
放在今天,如果有谁告诉你说要和你聊聊哲学,你很可能会上去扇他两巴掌让他清醒清醒。一半以上你会觉得他是在装B。确实是这样,对哲学这种玄乎其技的东西,只能自己悟,不能别人教。你自己去感受生活,去感受生活中的一切规律,甚至遭受了世间一切磨难的毒打,你自然就领悟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一个哲学家当年掉在了海里差点被淹死,回来后他写了一句话:海水是苦涩的。在你亲自尝一尝之前,你会觉得他在扯淡,如此清澈透明的水怎么会是苦涩的?等到你也喝了一口,你会觉得啊他说的好有道理。所以哲学这种东西只不过是有个人比你早出生了那么多年,他提前曾经有过与你相同的心情和际遇,并把这种心情与道理表达在文字上,直到有一天也许是偶然的,你发现了它。那在此之前,他的是他的,你的是你的。
几百年前,有个人告诉你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实简单的四句话,无非是说,世间的一切都是有道理的,放牛娃手中的鞭子是有道理的,有了它才能驱赶牛群;路过的老人也是有道理的,他说孩子你不要去抽打牛群,牛是有感情的。同样你藏在床头的私房钱是有道理的,因为你要买烟买酒,满足自己的欲望;你媳妇也是有道理的,你怎么可以背着我偷偷的藏钱?心学诞生之前的程朱理学就是想把所有人规范在统一的条条框框里,一旦违背了这些条条框框,不道德的大棒就会狠狠的砸在你的头上。然而,朱圣人却从没有想过他自己的这种对于人性刻板的约束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所以,王阳明看透了人性,在他看来这个世间的天理与人欲本就是杂合在一起的,对于世间每个人,甚至每一个生物,都有着天然的趋利避害的自然行为。看事情要站在当事人的视角,这世间,任何一种准则的制定,小到公司制度,大到国家法律,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这也是为什么常有人把心学定义为一种唯心论。然而,自诩为正确观念的唯物主义本身也是片面的,它只能解释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不能拿来解释人性,人是复杂的,不是非黑即白的。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王阳明告诉他的弟子,人的本体是没有善恶的,善恶诞生于你产生意念的一瞬间,在达到自己目的的过程中,知道善与恶,这是你的良知,如果你能够达到为善去恶,那你就厉害啦,就变成了格物。这就是心学四诀,通篇没有说过对与错,点到为止,在做事中自己去衡量。
再来说知行合一,这个恐怕是比心学四诀更为出名的一个词。如果说心学四诀是对自己做事过程中行为和意念的一种衡量准则,那么知行合一就是帮你把事情做成的思想指引。有人把知行合一解释为理论联系实际,你不能说他错,但在我看来还远远不够。所谓知是你的认知,行是你的行为,知行合一其实是让你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时刻保持着一致。他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在做事的时候你要知道你自己的认知能力允许你去做什么事情。不会游泳,非要跟人去冲浪,就只能淹死在大海里。现代的一代伟人给这件事做过通俗的解释,那就是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容易理解,我再絮叨那简直是废话。那么第二点呢?是说人时刻要监视自己的行为,你要知道你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甚至每一步,它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在初三那一年的上半年,班主任告诉我们说下面马上要开始中考了,大家要努力,不要像以前一样那样懒散,所以从那一刻开始,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每天晚上12点以后睡觉,每天早上五点以前起床,哪怕困的受不了那也必须得坚持到这个点,然而,实际的情况是,每天晚上翻不了几页书,第二天的上课瞌睡连连,成绩一落千丈。放在现在再去审视自己当年行为的时候,就会发现如此的幼稚,用一个比较现代的词来说,就是假勤奋。我们见过太多的人,过着自欺欺人的生活,做了太多自欺欺人的事。时常在心里反复的劝说自己,我只要这样做就可以得到那样的结果,实际上连自己都不信。最后事情做不成的时候再一脸委屈的说我努力了呀!将知行合一糟蹋的体无完肤。无独有偶对于这一点,另外一位伟人同样给出了一个通俗的解释,那就是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总结来说,知行合一就是首先要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这是在做事之前;其次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这是在做事之中。同样,剩下的事情交给你自己去悟。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奇怪的人。年轻的时候呆在庭院里格竹子,格来格去什么都没格出来,反而格了个感冒;结婚的时候跑到庙里找和尚道士下棋喝茶,连老婆都忘了;做了官对抗权贵,发配到龙场做了招待所的所长,在这些人生的履历中,顿悟出了心学的所在,从此重出江湖一发不可收拾。此后,在剿匪和平定叛乱中,没有人比他更奸诈;在为国为民和传授讲学中,一点一滴又都展露着人世间善的一面,当真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所有这一切都是基于苦苦冥思的心学为他带来的福。自从很多年前拜读了这个人的故事以来,我就将心学作为一种信仰。但我也从来没刻意的模仿他,也不会逢人就吹,老子在研究心学,然后巴拉巴拉一顿装B。在这里只不过聊了点自己的的感受,如果你也觉得这个人比较有意思,你不妨去读读他的书看一看他的往事,一起共勉。
2022.06.21 夜 · 燕郊 · 丽枫隔离点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