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老师的这本书是根据他自己公众号收集的一些提问和他自己给予的干预方法汇集而成的,这种成书的方式本身就很吸引人。
书中通过自我、原生家庭、工作和理想、亲密关系、人际关系五个方面来展开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李老师总是先接受他们,然后再通过对这些问题本身的一个反复,一个思考或者是每天停顿“想”一下,又或者把问题具像化地记录下来等等动作,让提问者能“扰动惯性”,从而能达到5%的改变,从时间的长轴上来看就会有很大的改变。他提出“你不能用问题产生的思维去解决问题”,“从新的角度观察就完全有可能看到新的结果”,“一个人越是被理解越是感到安全,就越是愿意打开自己,面对新的经验”,“不需要一次性解决问题”,“行动比正确的行动更重要”。
第一章《自我》
这个章节里,提问者为自己的生活状况焦虑,有的为工作,有的为学习,有的为减肥,有的甚至为自己的担心,李老师给出的改变工具箱:
1.向上螺旋:积极的行动会开启一条“行动让人的状态变好,状态变好又带来更多积极行动”的正反馈循环链路。相反就是“向下螺旋”的恶性循环:因为心情不好导致什么都不想做;因为什么都没做导致心情更差。
2.外化的声音:把所有的念头拿出来变成两个或多个角色的对话,让这些角色发声,表达,允许不同的观点同时表达。
3.单双日作业:一个人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人生观或不同的生活方式,让这种不同同时共存,然后按照单双日来区分不同的状态。这样提问者可以体验不同的状态,丰富自己的感受,从而更清晰地辨别出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有助于他近一步选择。
4.黑色想像:焦虑的时候可以多想一想“最坏的结果”,越具体越实际越有助于摆脱焦虑。
5.实验者心态:强调“试一试”,“看看结果会怎样”,采用试探性的方式,让结果不那么畏惧,在行动中更清楚地看到自身的特点。
第二章 《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已经成了“童年阴影”的同义词。
这一章的问答提供了不同的个体样本:有的需要在物理上跟父母拉开距离,有的需要改变从小培养的思维和习惯,创造出不同于以往的生活体验。但还有一些影响是观念层面的,有人已经离开原生家庭很多年,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仍然是“都怪我小时候”。
改变工具箱:
1.课题分离:父母的课题父母自己解决,子女没有义务改变父母(当然更不用屈从)。
2.目的论:一个人做一件事并非受制于过去的因果,而是为了实现将来的某种目的。它相信人永远具有主观能动性。“如果你做不到,不是因为你不能,而是你不想”。
3.积极赋义:用新的视角去接纳自己,认可自己,找到不同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的。
4.观察任务:观察和记录问题发生的原因。有意识地启动观察,事情的性质就会有不一样。问题的意义变了,看待问题的心态也会让问题的走向发生改变。
5.仪式:仪式的力量比单纯的语言更具有感染力。
第三章 《工作和理想》
工作是人生的一大部分。不只是为养家糊口,也不可避免地牵涉到“我是谁”以及“我希望过怎样的生活”。要想清楚这些问题相当不易。
这里有生活的参差百态:有人抗拒改变,也有人渴望变化;有人被看见,也有人恐惧被人看见;有人想停一停,也有人担心走得太慢……
你的回报取决于提供了多少被人认可的价值。我没法成为别人,幸好也不必成为别人。
改变工具箱:
1.去除评价:从负面的框架看自己,看到的就全是错漏,继而自责。先停下头脑里那些“我不好”的声音,肯定自己,鼓励自己。
2.改写故事:事物都是双面的,如果反面始终不能解决问题,那就看向正面。
3.人与角色分离:人在不同环境下扮演不同的角色。不能因为一个人的职业是教师,就默认他在生活中也要处处为人师表。不爱社交的人也可以成为一个好销售,悲观消沉的人也可以表演喜剧。工作是我们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扮演的角色,而人生还有更多的面向。
4.短期的确定:人需要长远的视角,也需要确定性。虽然想不清未来,但你也拥有一年或几个月的确定性。一边想着长远的事,一边让自己先过好这一年。(把眼下的事做起来)
5.最小行动按钮:复杂的工作在启动之初,会让人因其“困难”望而却步。我们把工作的第一步设计为一个简便、快速,又能对外界发出信号的动作。一方面阻力小,做起来没有难度,另一方面也是在向其他人宣告:“我开始啦。”(让自己先行动起来)
第四章 《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是最容易处理的一种关系,但也是最复杂的一种关系。只要两个人都感到舒服和安全就是一段好的关系。
改变工具箱:
1.沟通的勇气:开诚布公地向对方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感,需要对方怎么做,而在亲密关系里很多人更愿意“猜”,误解也由此而生。
好的沟通有一些技巧,比如站在对方的立场,避免指责,用积极的、建设性的语言等。
2.新的沟通形式:比起内容,对关系影响更大的是沟通形式。要想有效沟通,就不能只是改变说话的内容,还要换一种沟通的形式。比如,改成写纸条或者送个带卡片的小礼物。
3.离开互补位置:强势的一方和顺从的一方;不靠谱的一方和负责任的一方;犯错的一方和反复原谅的一方……都是这样的互补关系。一方停下来了,另一方就孤掌难鸣。(这是我们的认知盲区,处在互补位置的人会被看成“受害者”)。
亲密关系之间无论谁对谁错,两个人的行为总在互相影响。只有改变自己就能改变你们的关系。
4.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系统要经历六到七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任务和规则。亲密关系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蜕变与重生。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该年龄阶段该做的事情。
5.去除三角化:在家庭关系中,两个人的关系有问题,当事人又不愿直接面对时,就有可能将第三个人卷入进来,达成一种三角的稳定状态。最常见的就是孩子是父母矛盾的出气筒。
我们要学会辨别出哪些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第五章 《人际关系》
一切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只是一个烦恼的借口,我们需要这个借口。
改变工具箱:
1.允许:人际关系中常常有这种情况,越是不准一个人做什么事,他就越是想做,冲动难以抑制。人们做出一个违反规则的行为,也许只是为了证明“我可以”。允许了,确不想做了。
一个人做出自我负责的决定,前提是他相信自己可以决定。没有人站在对立面,做不做都是为了自己。
2.思维实验:有一些变化,通过想象就可以发生。只要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这么做了,会怎么样?”它们是一些新奇的、从未尝试的可能性。想着想着,结论就变了。
结论变了,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位置也就变了。
3.授权:在一段非强制性的关系里,严格来说,别人对你做的事都包含了你自身的授权。我们抱怨自己受到了某个人的影响,看上去身不由己,但我们知道本质上还是你授权了对方在这件事上的影响力。也许这影响恰好是你想要,又有些纠结的。
4.问题引发的人际变化:一些明显被看作“问题”或“病态”的行为,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变化。世界上有太多问题看上去是个体层面的,却和他人的关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好的人际关系不一定治病,但秘而不宣的人际诉求却足以让问题越陷越深。
最后李松蔚老师向我们展示了这本书的成书过程,是对这些案例多次技术反思和复盘,也让我们读者理解案例背后的思考。
接住惯性,然后往前走一小步,把这一步变成具体的动作,对方就愿意去做了。
我想表达什么不重要,对方想看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你有任何错随时都可以调整,随时都可以改变。
把观察藏到一个具体的动作里,他才会进入一个观察的状态。
把一个东西变小变轻也很重要。
学习新的东西就代表着打破原来熟悉的东西,人们没那么容易想学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