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追求幸福,需要抓住主要矛盾。
人生再复杂,也无非五种关系,处理好他们,幸福也就不远了
一生中,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可是我们要面对的人、事、物,却千奇百怪,如何在这容易让人迷惑的人生中寻找到幸福?我们需要去芜存菁,找到万事万物背后的规律,也就是找到最底层的逻辑,方法才能变的清晰,有效。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是在和人发生关系,而事情也是通过和人打交道过程中,才得以实施。这些关系总结起来,无非就是父子(女),兄弟(姊妹),夫妻,朋友,同事。
关系再复杂,抓住真善美,都可以轻松应对
每种关系,因为对象的不同,相处的方式也就不同,看上去有些复杂,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继续往深挖掘,找到更底层的逻辑,为我们所用。
处理各种关系,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只要做到真善美,就可以更轻松的处理好。可是到底什么是真善美,往往我们的概念是模糊的,也就不容易在生活中得以实践。
追求幸福的路上,“善”有什么用处?
朱光潜在《谈美》中说到:
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环境包括我自己以外的人、事、物。这些人事物,有些对我们有害,有些有利,有些无关痛痒。我们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避和无所谓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
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小孩子初出世,第一次见火就去抓,被它烧痛了,以后他再遇见火,就不会抓了。火于是对他有了意义。事物本来是混乱的,人为便利实用起见,才像火对于小孩子,根据经验把四周事物分类立名,比如饭、衣,朋友、敌人。于是事物才有所谓“意义”。
意义大半起于实用。因实用的经验,有了实用的知觉,因实用的知觉有了实用的意义,因实用的意义,有了实用的态度,因实用的态度有了实用的道德。
每个人从小到达,受家庭、教育、社会、宗教等影响,有不同的经历,但都形成自己对意义的定义和追求,也许它还很模糊,但我们一直在追求。每个人在追求意义的过程中,意义是否实现,就是幸福指数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
这里面的关键是:你的意义,是否妨碍了别人的意义。
如果你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通过妨碍他人,实现你了的意义:比如你想熬夜看球,可是妻子睡觉很轻,你很容易打扰到她,可是你坚持看。这就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试举几例:
1、虽然你一时实现了想看球的目的,获得了即使享受,你认为就是追求了你人生的意义。
2、但是你们可能直接爆发战争。
3、如果你们吵架了,明天你就得思考如何挽回,这可有点伤脑筋。
4、更要命的是,类似的事情,每隔一段时间,都可能发生一次。
5、慢慢的,类似事情累积多了,夫妻感情淡薄。
6、最后终有一天,我们会反问自己,我们的初心是追求幸福,可是一生幸福吗?
可见,每个人都有追求意义的权力,但是不能妨碍别人的意义,否则你的意义也不会实现。因为你所有的意义都是在和这个世界的关系中得以发生和实现的。
这就是善:努力追求意义,但不妨碍别人的意义。
善不是那么简单
我们从小到大,受家庭、教育、社会、宗教等影响,形成了“自我”,包括爱好、习惯、能力等等。好处是:“自我”帮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立足。但是我们要知道,任何一件事,都是一体两面的,有好的一面,必有坏的一面。
坏处就是,”自我“反过来也会成为我们的障碍。比如上面的例子,你太坚持自我,结果妨碍了别人的”自我“,关键你们是夫妻,最终你自己也要受到影响。
而事实上,其他关系,哪怕是路人,你妨碍了它,要知道力是相互的,早晚有天,反作用力回来也会影响你。
你的短期享受,影响了你的长期幸福,这个综合价值就很低。
如和破解呢?就是《大学》中谈到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我们最终要突破”自我“这个”小我“,成为更大的”我“。”小我“的光芒曾经帮助我们在世界上立足,但是不足以让我们一生幸福,我们追求”明“那个”明德“,也就是最究竟的心性光明。
这个追求的过程,就是《六祖坛经》中神秀说到的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亲民“说的就是,不但不妨碍别人的意义,甚至还助力别人的意义。上善若水说的也是这个。
"至善",那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了。当你助力别人成为习惯,你就不再觉得是在帮助别人了,有意识的都会费力,当变成习惯,就会很容易。最终,你的”自我“会不断突破,最初只涵盖自我,然后涵盖家庭,之后涵盖更广泛......最终”无为,而无不为“
我们的幸福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以呈现,我们心性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变的光明。王阳明临终时说:
我心光明,亦复何言?
无论我们正忙着什么事业,我们最终要认真思考,如何才能变的幸福。只有把人做到极致,才能实现。这里有路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