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吴晓波老师公号的发文《碎片与知识》,大致就是说“知识的碎片化从来是知识生产的一种形态,只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它变得更加具有了侵略性”。
看完后觉得写的特别好,可是又觉得很难受。相信很多经受过这两年知识焦虑的人,肯定会说“学再多也没见得有啥用”。
这里其实有两个概念,碎片化时间学习和学习碎片化知识,一个自身具备学习能力和逻辑能力的人,两种情况都不会出现问题,但问题是大多数都不具备这些学习能力。
你要懂的碎片化误导
现在“碎片化”学习的理念大行其道,很多平台也将“轻松化”学习当作自身最大卖点。
这里存在巨大的误导性:
1、只有基础非常薄弱的小白,或者年龄小的幼儿,因为自身学习能力太弱,“轻松有趣化”教育才有意义。
2、要想快速成长,必须进行深度学习,而深度学习一定是痛苦的过程。
学习的有效途径
人对知识的获取及吸收,可以描述为“碎片化—体系化—再碎片化—再体系化”的反复过程。
碎片化学习,如果只是去学习一些观点类的更新,那么就很难学会好的技能,只是属于浅层学习的范畴;
如果一味地强调知识的体系化,就如我们应试教育,看似体系,但却是那样无趣的,僵硬的,食古不化的。
同时凡是将学习愉悦化、轻松化的过程,付出的代价都是降低学习内容的信息密度,这意味着要学到同样的内容数量,你必须花好几倍的时间。
习惯痛苦的深度学习方式
想要快速成长,我们必须得习惯深度学习、“痛苦学习”。
必须到源头去找知识,比如最前沿的论文、优质作者的原著、长度足够的深度文章等等,而不是一些只停留在浅层次的内容。
学习的时长也必须保证,一般来说连续时长不到1个小时,都处于浅层学习的范畴。
真正的碎片化学习逻辑
知识的碎片化,不是一定不好,重点是如何调用、如何储藏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你能不能在这些碎片化的、一条一条的信息中,筛选出隐藏信息,或者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辨别出来,这是敏感能力,然后顺藤摸瓜,再找寻相关信息,这是高级搜索能力,能不能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佐证知识文本的逻辑性与严密性,这是逻辑思维能力,将悬而未决的问题放在大脑深入,永远不要忘记直到与另一个问题产生关联,这需要牛逼的记忆力和连接能力。理清思路,听到别的不同的声音,这是沟通能力的体现,人类不需要为了沟通而沟通,但沟通过程中会激发更多的想象与思考……所以你看,在整个过程中,大脑需要经过多少缜密而又复杂的过程,这也是知识成为体系的过程。
所以,请问快餐时代,时间碎片化,阅读碎片化,我们该怎样获得些书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