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也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八大家”之一,被誉为“文治之父”。范仲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荣耀,他在政治、文化和军事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
范仲淹,字希文,他家世显赫,先祖是唐朝时期的宰相范履冰,祖父范纯仁也曾任宰相。范仲淹父亲去世早,他母亲就带着他改嫁给朱文瀚,所以他也有个名字叫朱说。范仲淹的子孙们也是很有出息的,四个儿子都当官了,二儿子官至宰相。
范仲淹曾经担任过多个要职,包括参知政事、知制诰、知枢密院事等。他在上任后,和几位同僚提出了“庆历新政”,核心问题就是解决宋朝的冗官、冗兵和冗费问题。范仲淹任职期间一直致力于改革政治制度和整顿官风,力图让国家更加强大和稳定。
他提倡“以德治国”,认为政治家应该以品德高尚为第一要务,当时富弼提醒他:勾掉一个名字特别容易,但是这样被勾掉名字的人全家就要痛哭了。范仲淹回道:他一家人哭,总比让他祸害千家万户强,总比让成千上万人哭要好吧!
为什么范仲淹改革会失败呢?其实就是对当时官场瘦身的举措,导致很多人的利益受到了损伤。“一笔勾销”就是描述范仲淹这场改革的。
范仲淹还提出了“安民告示”,呼吁政府关注百姓利益,改善民生状况。他在杭州上任时,遇上了饥荒,大肆庆祝龙舟节,邀请全国各地的船队来比赛,带动了当时当地的经济,使得杭州人民挨饿的情况比周边城市都要轻。
范仲淹虽然是个文人,但他也是会打仗的,“积极防御、屯田久守”是他提出来的御敌方针。这个策略简单来说就是一边防御,一边筑城,使得当时西北军事形势大为改观。范仲淹在筑墙方面是十分擅长的,他担任泰州西溪盐仓监时,就主持修建了捍海堰。
范仲淹也曾担任过北宋的副宰相,领导抵御了辽国的入侵,并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他的军事才华备受称赞,被誉为“东南第一将”。
范仲淹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同样不可忽视。他的文章充满了正义和人文关怀,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岳阳楼记”最为著名。这篇文章是他改革失败被贬邓州后,在岳阳楼游览时所写,通过对楼的历史和景观的描述,展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爱国情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明范仲淹是有大节、大追求的人,其实他也不是到了邓州才有这个心境。曾经在泰州当官时,范仲淹就有“君子不独乐”的观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是他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