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很迷茫。店里稍微忙一点,事情多一点。完全就控制不了,自己学习的节奏。
每天写完一千字,现在觉得非常吃力。羞愧与恐惧,如同你的影子,从一早起床,打扫卫生,洗菜切菜,每时每刻都跟随在你身边,在你心里叫嚣着“日更、日更”。
写文时间一推再推。早上推上午,上午拖中午,中午推下午,下午推到晚上,晚上推到半夜……
我,这是怎么了?
很多过去的人和事,值得我留恋,痛苦,叹息,欣喜的,那些瞬间。那些记忆深处,还多少有些印象的温暖或者寒冷,那些曾经为之痴狂,为之流泪,为之夜不成眠的过去……我多想用笔,留下他们的印记。
可是我,办不到!
赵星说,写作,不能只是靠灵感。靠的是,你长期积累的素材,加上你的灵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稳定的输出。
自己分析目前这种情况,主要还是积累不够,输入太少,不足以支撑输出。一是读的书不够多,范围不够广;二是书或文章的内容吸收太少。
赵星在讲课中说她读过的书,她全部都记得内容 ,这让我大吃一惊 ,这得是多高的学习效率呀!
像我看书或文章,许多在当时看的时候,唉这条说的真的有道理,哦这个对我蛮有用。可大部分时候都只是心里想想,或者只是随手把它发到朋友圈,表示自己的认可“我已经看过了,这篇文章写的还蛮好”。
时间长了。这些自己曾经感兴趣的文章。在记忆里慢慢消失,直至不复存在。
现在想想,如果当时能拿起笔 ,将自己认为重要的的地方摘抄下来。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观点,以读书笔记的形式,保存下来。就像你拍下攀山看过的风景,出门碰见的一朵鲜花上的露珠,那样的记忆会更新鲜,保存期会更持久。
长期坚持下来,不说每本书你吸收80%,就算你只吸收其中20%,成年累月,收获也是非常可观的。
赵星在讲课中,告诉我们。要打开我们的内心,用心灵的眼睛去收集素材。不要因为,这个观点,与你的想法相违背。就嗤之以鼻不去了解。
多去了解自己不熟悉的行业,职业,人群,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搜集他们的故事。
她曾因为家人住院,通过与护工接触。写了与医院相关的四篇文章。有医患关系、护工故事、身体保健……
生活中从不缺少素材,缺少的只是我们发现素材的眼睛。
看来我也学着做笔记。准备计划如下:
1、看书的时候,随身带个笔记本,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就记录下来 。自己感兴趣的书名,记录在本子的最后页。
2、网络上文章,看过之后有启发的 ,记录下当时的想法,学习把自己的感想、评论和文章一起 ,发在朋友圈。
3、有些知识需要反复去揣摩去学习的。用笔记摘抄重点,同时把文章保存到有道云笔记。定期去整理回顾。
4、一些付费课程的学习。需要反复收听,多做笔记。并尝试做读书笔记发表在简书。
5月,加油!
简宝玉日更3群打卡第十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