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南唐韩熙载夜宴图》(5-1)
画面中,教坊副使李家明的妹妹正在弹琵琶,悠扬的乐声可闻。那位头戴高冠、盘腿坐于榻上的虬髯长者就是韩熙载,他一边与宾客宴饮,一边倾听歌伎演奏,一副心事重重、漫不经心的样子。在座的还有状元郎粲、太常博士陈致雍、紫微朱锐、舞蹈家王屋山、教坊副使李家明、韩熙载的门生舒雅及歌舞伎等人。画面上人物众多,有坐、有立;有男,有女;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场景比较复杂,但画家准确地捕捉住了众人被音乐旋律扣住心弦的瞬间情态,巧妙地概括出了韩府夜宴的情调和气氛。
《五代·南唐韩熙载夜宴图》(5-2)
画面中,舞蹈家王屋山正在表演六公舞。六公舞即“绿腰舞”,也称“录要舞”或“乐世舞”。属软舞类,女子独舞。节奏由慢到快,舞姿轻盈柔美。韩熙载一反倦态,下榻站立,亲自为擅长跳六公舞的王屋山打羯鼓伴奏,使夜宴气氛达到了高潮。其他在场的人,除状元郎粲依背坐于椅上静静欣赏舞乐之外,有的拍板,有的击掌,沉醉之神态跃然纸上。那位默然伫立的和尚,是韩熙载的朋友德明,他的严肃神情与夜宴的热烈气氛形成强烈反差,既流露出身处这种场合的尴尬,又表现出对韩熙载生活的认真思索。
《五代·南唐韩熙载夜宴图》(5-3)
画面中,床帷敞着,被褥铺开,几个女子正在床边服侍韩熙载洗手,他要利用夜宴的间歇小憩;特别是那燃烧过半的红烛,既点明了韩府夜宴的悠长,又巧妙地给夜宴涂上了一层酒酣人倦的色彩。
《五代·南唐韩熙载夜宴图》(5-4)
画面中,五个乐伎一字排开,正在演奏管乐,各有绝技,各有情态。教坊副使李家明挨屏风而坐,按牙板助兴。韩熙载敞衣坦腹,盘膝坐于椅上挥扇,情态狂放,生动地展现出了韩府夜宴的狂欢景象。
《五代·南唐韩熙载夜宴图》(5-5)
画面中,韩府夜宴结束,众宾客离去时,与诸乐伎互相调笑、戏谑。韩熙载右手背后,手中执鼓棰与宾客告别,他那沉郁寡欢的复杂心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当时的南唐岌岌可危,面对日益强大的北方敌国后周的进犯,李后主一方面以财物媚悦敌国,换取片刻安宁;另一方面排斥异己,“颇疑北人,多以死之”,把猜疑之心放在了那些由北入南的官员身上。而官居南唐中书舍人的韩熙载正巧是出身北方望族,自然他的名字列入了李煜的猜疑名单之中。
有一天李煜得知一些朝中官员将会聚韩宅,他不由得陷入极度的恐惧:这伙人是不是阴谋串联?于是,李后主想出一个搞清这件事情来龙去脉的方法。他召见了自己所信任的画家顾闳中与周文矩,授命他们同赴韩熙载宅邸,暗中窥测这次宴会的真实情况,并把这些情况如实地描绘下来。
经过一夜认真细致的观察,顾闳中便凭记忆客观地创作出这幅反映当时宴会盛景的《韩熙载夜宴图》。李煜展卷之际,见到韩熙载纵情声色,戒心减少了许多。
据说,李后主细看这幅长卷后,发现韩熙载沉溺声色(其实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抱负),于是决定将他逐出京城,令其南迁。这时韩熙载年岁已大,不能也不愿远离金陵,只得上表请罪,请求从轻发落。李后主勉强同意他留在金陵养老。韩熙载受此惊吓,69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终于不治而亡。后主李煜听到韩熙载的死讯后,还大哭一场。
(摘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