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多灾多难却也趣味非凡的时空里,属于小比利的悠闲田园生活,还远远没有结束呢。至于打仗?那是大人的事情。
正文/西铭
好久没聊电影,这次选一部最近看的写写,权当消遣。
讲述二战的电影有很多。经典的《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单》、《珍珠港》、《兵临城下》等等大家都耳熟能详;更近些的则有《狂怒》、《血战钢锯岭》、《敦刻尔克》等佳作;国内而言,《南京!南京!》、《鬼子来了》都值得一看,尤其是姜文的《鬼子来了》,艺术水准不输国外那些场面宏大的战争片;温情而残酷的《美丽人生》,另辟蹊径、滋味酸爽的《无耻混蛋》,其他的诸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等都各有角度、发人深思。
今天推荐的这部《希望与荣耀》,同样是以二战为背景,却显出与上述所有影片大相径庭的风格气质,甚至在看完之后,你想不起战争、觉不到压抑,只有一种恬淡平和的感觉盈留心中。下面简单聊聊,这部电影究竟如何是做到这般“另类”的。
影片的主人公是小比利,英德开战时他才不过9岁,正值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以孩童的视角忠诚地记录发生在战争年代的一切,这是《希望与荣耀》最不同凡响的地方。光看简介,诸如“孩童的视角”或许会给人一种闹着玩的感觉,但慢慢看下去,观众会为此拍案叫绝。
片名也确实起得伟光正了,似乎又是遵循战争片惯有的套路,即借由主人公的悲惨遭遇痛斥战争的残酷,最终凭借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克服所有困难浴火重生巴拉巴拉,这样的故事,即便要我这样观影经验不很丰富的人来吹,也能不带喘地扯上一天一夜。
可实际上,千万别想多。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在小比利和妹妹苏看来,大人们在房间内无休止地谈论相关新闻、家中的气氛似乎有了些许变化,这在一开始,就是战争的全部。随着局势的动荡,越发不安的妈妈想要送小比利和苏到更安全的地方,小比利甚至还在火车站跟她发脾气,要是看不到战争,就都是你的错。毕竟舐犊情深,小比利和苏还是在即将登上火车的那一刻被泪水盈眶的妈妈留了下来。
然后呢,平日的生活仍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偶尔有几颗炸弹掉落,时间久了到处都是废墟,街上一片乱糟糟,但几乎没有什么人无家可归。英国人似乎天生就能乐观地应对挑战(绅士品格?),空袭结束后消防队及时出动处理被炸弹点燃的房子,其余人照样其乐融融地举办家庭聚会。尤其有一幕令我印象深刻,出于防空需要,军警在郊外缓缓升起一个热气球,大家都兴致勃勃地聚拢起来欣赏这个庞然大物在天空中自由漂浮,感到甚是有趣。
存在于广播和报刊中的罪恶德军,到底有一个契机被小镇的人们撞见。那是一个战机被击中而不得不跳伞逃生的落单德国士兵,人们围拢过来看他慢悠悠降落、解除伞具,没有围攻、没有厮杀,众人默默地看着这个来自异国他乡的小伙子被闻讯赶来的军警带走。懵懂的小比利在人群中跟他最后对视了一眼。
然而,这只不过是一个小插曲,很难描述那一瞬间的对视在我们的小主人公心目中留下了何种印象。也许什么都没有,也许他会觉得困惑——为什么他们不好好地待在家乡、非要闯入我们这儿呢?
小比利每天穿过满是渣土遍地、灰尘漫天的街道去学校上课,一旦警报响起,老师们就带领着全校的孩子前往防空洞暂避,“悲剧”的是即便在避难,大家也得戴上防毒面罩蹲在墙角念乘法口诀。
闲暇时候的最大娱乐,就是去街上搜集弹片了;小比利还凭借一个神圣的脏词(FUCK)让一众小屁孩刮目相看,从而得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个小群体倒是有点意思,搞得如同“敌后武工队”,或是战时通常会趁乱拉起山头的土匪帮,总之大家尊奉一个首领,团队秩序分明,还有专属据点,平日则是四处在废墟中搜寻好玩儿或有用的物什。当然咯,弹片或炸弹残骸在其中占据着崇高地位。我猜,如果让他们发现一个尚未引爆的炸弹,很可能要将其高高奉仰起来了。
有一天,女同学茉莉的妈妈被炸死了,有一个小孩守在旁边,看到小比利过来,就跑过去说:你知道吗,茉莉的妈妈昨天被炸死了。
小比利说:才不是真的呢。
前者信誓旦旦:是真的,不信你去问茉莉,她就在那儿。
小比利犹豫了一会儿,同妹妹讲:小苏,要不你去问问茉莉,她妈妈是不是被炸死了。苏小小地反抗一下,还是略显拘谨地走向茉莉,问她是不是妈妈被炸死了,茉莉点了点头。
小苏当然不知道说什么是好,稚气未脱的孩童也不可能对战争造成的既定事实有多么深刻的体会(导演没有想讽刺什么)。除非,祸患降临到他们自己头上。
终于,小比利的家也被炸毁(幸好没人受伤)。第二天,“敌后特工队”准时出现在比尔家开展扫荡。这一幕被随母亲前来的小比利撞见,他不顾一切地冲进去将原先敬奉的“首领”按在地上狂揍。
似乎从这一刻开始,小比利与真实存在的战争开始建立起更加深层的联系。这仍然完全是我的揣测(一个改不了的老毛病就是:疯狂而徒劳地追寻本无意义的意义)。导演兴许没有安排这么多用意。不管是战争还是什么,童年仍旧是童年,只不过换了副略显困顿的模样罢了。
对于小比利而言,更重要的事情是,无家可归的他们要前往乡下外公家度过这个夏天。外公家临河而建,环境清幽。外公是一个表面严厉、内心仁慈的可爱老头。这老头循规蹈矩、愤世嫉俗,吃饭的时候竟然还要妻子拿猎枪来,对准窗外偶然路过的野鸭来上一枪;他还恨恨地诅咒伏特、瓦特和安普,说着各种莫名其妙的话。对于这个人物的塑造十分鲜明,我觉得是通过他展现一种“老派的硬朗”。
小比利用父亲在临走前教给他的“诡异曲线球”绝招狠狠“教训”了外公。外公倒是真跟这个孙子较劲,不过严厉起来也毫不留情。他教会小比利划船,有一天把船和桨都交给他,命他领着妹妹苏去河中捕鱼,在太阳落山前没有完成任务,晚饭免谈。
两个小家伙正愁着,随意地在河面上晃悠,没想到头顶忽然滑过一家落单的德军战机,从机身中蓦然钻出一颗炸弹,在远处的河面炸开,小比利和小苏欣喜若狂地看着原本平静的河面上浮起数不清的鱼来,他们在蓝天白云的照怀下开始热火朝天地捞鱼。后来外公目瞪口呆地望着满船的鱼、小家伙们泰然自若地把鱼一条条抓起来递给妈妈的那一幕简直要把我笑死。
对了,我是不是还忘了讲他们的父亲。那个曾经有过一战经历、战争爆发后毫不犹豫地报名上前线的老男人。毕竟热血难减当年、二十年前的那段峥嵘岁月无时无刻不在召唤着他重回战场,实现尘封多年的信念。离家前,父亲难抑心情,在客厅中手舞足蹈。小比利的反应却很耐人寻味——他在阁楼上望着激情澎湃的父亲,小声地对妹妹耳语:
“别担心,苏, 我们长大了决不会像他们这样。”
这句话倒透出主人公式的潇洒。可怜的老比尔一定没想到自己在儿子眼中竟然是这副模样。小小的调侃罢了,父子俩的感情还是十分深厚。基于老比尔出发前对小比利说的那番话、以及教会儿子“诡异曲线球”的技法这些情节,我怀疑老比利很有可能是想通过自己的行动,为小辈们树立一个有所担当的典范。这不只是响应国家号召的问题,更多的,或许是要自证卑微的个体如何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之中坚守住一个看似早已随风而逝的遥远信条。
要是看多了主旋律战争电影,有人会觉得以老比尔为主角拍这部电影,“希望”与“荣耀”或许能够体现得更加生动和具体一点。比起血肉横飞、壮烈非凡的前线战壕,大后方生活的确相对有些平淡。无非是伟大领袖丘吉尔在广播中慷慨激昂的讲话、以及不时会掉下来砸坏房子的炸弹罢了。
但我以为,观众不该以和平年代的视角随意地评头论足。影片更多的,只是借用“战争”这个毫无疑问残酷至极的事实或背景,来勾勒平民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如何乐观、坚定地一天天地继续过好日子,同时尽着微薄之力去帮助触摸那一抹代表着希望和未来的胜利曙光。
参军的父亲在军营中的所见所闻(他中间回来过两次,赴战场仿若出差),妈妈与旧情人马克之间的交集,比尔的姐姐与士兵小伙儿的恋爱,小比尔外公的四个女儿Grace(感恩),Hope(希望),Charity(慈善),Faith(信仰)——“要四个女儿做什么?当然是要组成弦乐四重奏!”(所谓“弦乐四重奏”的说法当然只是玩笑,外公是属于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他当年起名定是对女儿们寄予了厚望的。如果《希望与荣耀》出续集,我倒是希望导演能够拍拍外公的青年岁月,那一定既热血、又有趣。)
最喜欢的,还属结局——去学校的路上,外公手把着方向盘,满脸愤懑地吐槽学校教育的古板和无用,小比利也是郁郁地坐在后座上,尝试接受开学这个“残酷”现实。车子在校门口停下,小家伙心不在焉地应着老人家的唠叨,往里面走。可学校操场简直乱成一锅粥啦,孩子们疯狂地摔着书包、四处蹦跳,对耳边校长和老师声嘶力竭的呼喊不管不顾。原来,昨晚有一枚炸弹光顾了学校,将教学楼炸得粉碎。小比利顿时欢呼雀跃起来,喊着外公一溜烟儿朝外跑去。
在爷孙俩爽朗而放肆的笑声中,电影迎来尾声。在那个多灾多难却也趣味非凡的时空里,属于小比利的悠闲田园生活,还远远没有结束呢。至于打仗?那是大人的事情。
再见了小比利。下次别再因为救木桨而把小船抛弃了。孤零零地吊在水面上不可是个好主意。何况对于一个小小男子汉来说,那也太令人难为情了点。
完。
边走边写的,西铭
2020.3.8
其他的:
作者西铭,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一个温和的理性乐观派,坐标南京,说着自己的话,写着自己的文,走着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