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顾名思义,双方的交互、对话的流动,而不是切断、终止
那么,如何让对话流动起来?
这时我们脑子里不禁冒出一个词:“话题终结者”。遇到终结者,你会发现聊不下去,俗称“聊天把天儿聊死了“。
比方说,
—— 对方诚恳提问,你同样诚恳地回应,blablabla,
终结者说:“谢谢!”或是“谢谢!很有收获。”
你怎么接下去?他是真有收获还是礼貌性地敷衍?
交流者说:“太谢谢了!刚才你说的… …对我触动很大,让我想到… …。”或者说“谢谢!很有收获。很想听你再分享一下,… ….”
你愿意和谁聊下去?下次再有提问,你愿意向谁分享?
—— 你问对方:“打扰你,这本书你那儿有吗?这本专业书真难找!”
终结者:“没有。”
交流者:“没有。你写论文需要?那真是很着急。”或者 “我没有,你着急要?我找朋友帮你发到专业群里问问?“
你更喜欢与谁说话?你觉得谁更靠谱?
这都是最近我身边发生的一些对话,平时还有好多次被挂到墙上、被堵得死死的经历。
—— 瞧,我们的会场布置得多棒!Stone,回头你办婚礼都不用请婚庆公司了,我们完全可以帮你布置!
— 我不在北京办。
—— Dear,下次这种情况怎样处理可以更好一点?
— 我是按你上次说的处理的。
终结者们往往很委屈:我说的是实话,我没有挂你、堵你的意思,我只是在说实话。难道人不应该说实话吗?就事论事难道不对吗?不想说就不说了呗,你想这么多不觉得矫情吗?
没错,问题就出在“就事论事“上。终结者关注的是”事“,交流者关注的是”人“。而我们的交流,都是在与活生生的人对话,对吗?事情是没有头的,了结了一个事还会有新的事。所以,即便是为了解决事情,我们也需要与人保持交流、保持联系。
至于是不是“矫情“,还是看你眼中有没有”人“。我们都知道,人是情感动物,我教沟通课程时有一句顺口溜很受学员喜欢: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心情不爽,事儿也就不谈了,对话也就终结了。
所以,从方法上来说,“人的需求“永远是刚需。需要对话终结者们关注并刻意练习的是:用同理心表达共鸣,用好奇心表达呼应,用细节表达感谢,用反思表达诚恳,用主动表达关心。
大道理不讲了,上菜:
—— 瞧,我们的会场布置得多棒!Stone,回头你办婚礼都不用请婚庆公司了,我们完全可以帮你布置!
— 哇,真是了不起,像你们这么能干,婚庆公司该没饭吃了!可惜我的婚礼不在北京办,我爸妈非叫我们回去办,要不然肯定不放过你们… …
—— Dear,下次这种情况怎样处理可以更好一点?
— 哦,一定是哪里不对劲了?我来看看… …刚才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按上次那种情况处理的,当时还请你指导来着。这次我还以为一样呢,看来又得求你指点啦… …
— 哦,我以为和上次一样报告就可以呢,你这么一说,突然发现是不是这些这些方面给大家造成不便了?
并不是说这些是标准答案,而是想以此为例邀请大家练习一颗“慧心“:刚才的对话示例里,哪些地方体现了”用同理心表达共鸣,用好奇心表达呼应,用细节表达感谢,用反思表达诚恳,用主动表达关心“?
我曾在一所国内知名商学院的职业发展中心工作过几年时间,当时常有学生面试回来说:“刘老师,您帮我分析分析,这次我有戏没?“我常说:”你只需要告诉我,这场面试中你和面试官之间是一直在愉快地交流呢、还是你一直在被审问?“ 被审问的话,基本没戏哦。
顺便分享一下,我一直参加几所院校的MBA面试工作,常常遗憾地看到好多考生在面试中认认真真地问一句答一句、中规中矩地问什么答什么。弄得老师也挺累的,只好继续问下去,问一句得一句、甚至得半句。老师问累了也就没劲问了,或者觉得这个学生问不深、交流得很浅,也许就会写下这样的评语:思考程度不深、学习能力有限。
我想提醒“面试终结者”的是:面试也是对话,如何把面试看成难得的交流机会来展示自己对学习/或应聘岗位的兴趣?如何把面试变成交流?
曾经有学生问我,那我到底应该答几句合适呢?
具体“几句“要根据问题本身而定,我能建议的是:不管答几句,一定要加个“半句”。那半句,就是让对话延续下去的内容,就是让面试者有话可接、可以在你的应答中找到新的提问点的内容,或者也是我们刚才说的:用同理心表达共鸣,用好奇心表达呼应,用细节表达感谢,用反思表达诚恳,用主动表达关心。
有道是:交流别做“终结者”,说话要说“一句半”。
乐泰客厅的Logo是“流动智慧@乐泰客厅”,情感会帮助人心流动起来,也会帮助事情流转起来,这就是流动智慧。人人都有可能无意之中成为对话终结者,让“流动“萦绕在我们心中吧?
乐泰客厅,汇谈教练工作室,位于京西。致力于“个人状态梳理与人际关系修复”。欢迎加微信18513371429预约个人教练或团体教练,欢迎回复评论参与汇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