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是什么?是宗教还是哲思,其实很多人始终觉得儒释道是迷信,殊不知宗教为什么叫宗教,因为他们所代表的的是一门足以开宗教学的哲学体系。宗教不是迷信,而是伴随我们一生不断进步发展的明灯。
(十一)出轨问题
修一:“师兄,当下社会男女比例失调,一方面有很多剩女,一方面呢,经常曝出演义圈的许多明星,出轨,离婚等很多状况,有些人甚至让人大跌眼镜,这算是什么现象呢?”
善豪:“食色性也,饮食男女,总是难以把握心中的那份欲望,说起来也不足为奇了,在中国古代,虽然是封建社会,可是有强烈的道德观念,所以才会涌现那么多的至情至性的故事,而如今年轻人,总多了一分好奇心,而社会上的应试教育更远远的超越思想道德教育,在这种整体风气环境下,出现感情不和,离婚,等各种现象就越来越多了。”
修一:“外遇,出轨等在佛教,道教中的业障大吗?”
善豪:“姑且不论业障大不大,自古以来,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千年的缘分才换来夫妻之间的感情,不珍惜这份感情,第一就是浪费。一个人要是常常浪费,会导致怎么样的结果呢?其次,你说的业障,十八层地狱中的第八层地狱冰山地狱,就是专门容纳这些出轨,婚外恋,通奸等不贞,不忠之人的。”
修一:“如何避免发生这些呢?”
善豪:“首先是从道德品行上去修持自己,夫妻双方的感情一定要做到互相保持一种尊重和一种信任,两种道德修养。如果一个男人懂得去尊重女性,那么他第一不会随意的去勾搭其他女性,第二呢,他会尊重老婆的感情,女性亦是如此。在说信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不要过度的去逼迫和紧锁,如果控制和规范得太多,往往会产生物极必反的效果,因为人类有一种天性,就是逆反心理。所以我说要懂得尊重和信任。其次,还需要学会一种平衡,阴阳的平衡。其实夫妻二人就是一种阴阳,如果一个女的足不出户,总是极度的保护闭塞自己,那么丈夫一定会很活跃,每日都在外面鬼混。其实一个家庭是一定要平衡,既不能太浪,也不要太闭塞,适当的社交活动是必须的。但是要有个规范和标准,比如回家时间,男性几点,女性几点。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是讲究阴阳平衡的。如果有偏颇,必然产生不协调。当然,这些都倾向于理论,很多人是无法保持本心一直走下去的,所以才说要修行,摒弃杂念,消除贪嗔痴,这样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一切的出轨,不贞不洁,甚至是婚外恋,受害之人也不一定全是受害之人,要从自己去找原因,钱没有两个不会响,自己是否做得到位往往是事情的关键点。”
修一:“佛家讲究戒色,不是应该不主张婚姻吗?”
善豪:“天地本身就蕴含缘法,佛家更讲究因缘,不是不主张婚姻,而是戒色,指的是针对婚姻外的不贞行为。”
(十二)算命问题
修一:“师兄,很多人都说,算命会把人框住,然后让人生跟着算命的轨迹走。是这样吗?”
善豪:“之前我就说过,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如果说测算会框住你的人生,那么习惯更容易让你跟着既有的定律去行走,这取决于每个人的发心是什么,佛家里面有句话,每个人都能在五百罗汉中寻找到一个跟自己很像的存在,为什么?因为你的发心就是一尊佛每一个罗汉,每一尊诸天神佛菩萨,都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呈像。如果你心念坚定正确,那么测算出来的,就是帮你更了解自己,然后更好的扬长避短或者说,更好的不断改变自己的缺点,去完善自我。”
修一:“可是师兄,很多人都说,看了了凡四训,主张说修佛之人算不准,不用算命,是不是真的算不准?”
善豪:“如果真算,又有什么人是算不准的呢?修行之人,更容易算准,为什么?因为每一个真修之人,更应该顺应天道,所谓的超脱,更多的情况下是不逆天。而算命准与不准亦是因时而变的。我说段经历:曾经有个朋友拿了个八字来让我测算,我当时也没有拒绝,当即就为那个八字测算了,可是我才写了一些,有点不高兴了,因为此人应该在34岁就已经往生了,我责备那个朋友为什么要拿个已故之人的八字来算。除非此人通过修行,已经入得空门或深山退隐了!第二天,那个朋友就带着八字的主人来见我,果然此人32岁出家了,而后在34岁的时候确实大病一场,但是渡过了。一直活到现在。你说是我算得不准吗?还是对方修行让我测得不准呢?”
修一:“师兄算的没错,修行改变命运也没错,测算中都有选择,人生都在不断的选择中渡过的,机缘巧合,因缘际会都会有改变,也只有修行可以改变自己。”
善豪:“是的,很好,是这个道理,修行可以改变命运,但是一切都依旧在道的运转之中。”
(十三)修为问题
修一:“师兄,有人问我,她说她遇见一位高人,说可以帮忙还冤亲债主,解决这些小人问题,需要一万多元,解决后诸事都会很顺。她问说是否可以相信?”
善豪:“用因缘业障的角度,每个人都有冤亲债主,一念缘起,即有因果,这话一半一半,确实帮助别人做些法事,解决冤亲债主,并不是不可能的是,但是关键在于起心动念,如果她的是个道德根基深厚,一心向善的居士,有强大的修行根据,那么她也许解决了冤亲债主可以更好的帮助她修行,确实也许会顺了很多,但是如果此人做事不顾因果,贪嗔痴具足,那么纵然今次做完法事,冤亲债主依然还会来,人每天都在造业。”
修一:“师兄,那么那位高人是骗子吗?”
善豪:“这位高人是不是骗子我不知道,其实每个人都要学会判断,如果分不清这个人是真道行还是假修为,那么轻易相信,不但解决不了冤亲债主,恐怕还会多造成损失,道家确实有一门功法,叫‘通灵大法’可以帮助修行之人通彻天地,但是天地之间存有强大的浩然正气,如果根基深厚,那么自然可以帮忙化解,但是若是心存歹念,那么此人的修为往往不会深厚,就更做不到此点了,我上次说过,一个人如果潜心入定禅修,累积的灵气,修为,往往因为自己的一个不良的发心,立马消散无形:‘无功无德,不生不灭,一念缘起,一步禅空’心中的欲念,往往是毁灭修行的魔火。所以如果要判断一个高人,是否有所修为,其实言语中自然就会明白了。”
修一:“师兄的意思,付出灵力为人消灾解惑,本来收些许费用并没有错,但是如果高价,定额,那么是不是是有所欲念了?”
善豪:“是不是,就靠每个人自己判断了,佛曰:不可说!”
(十四)分别心问题
修一:“师兄,今天看书的时候,有点感受,您之前说要舍弃分别心,可是如果一味的舍弃分别心,似乎一切会变成一团混。这个要如何理解呢?”
善豪:“舍去分别心,是让人看待一切,处于一种平等公平的角度,而不是让人不分是非,把一切看成混沌。人生是不在不断的成长的,我用个比喻告诉你,在你生下来之前,你是不不存在的,这是无。而后呢,你出生后,这是一种有的状态,世上有了你。再然后呢,你当时的状态如同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那时候你又是无的状态,而后你读书学习不断的增加社会阅历,各种经验,这就不断的有了自我的性格和意识,这个又是有的状态。在你没有修行之前,你每天浑浑噩噩,可能都不清楚自己具备什么,不认识自己,你心中的自己依然是无的概念。再后来,你修行了佛法,道法,逐渐的认清了自己,回归了自我,这个又是一种有的概念。可是这个有却让自己逐渐的回归到无。这一切说明了人生就是一直在有无之间的交替循环。”
修一:“一切都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这样我们究竟在做什么?”
善豪:“不断的循环,不断的经验,让你不断的分别,然后再舍去分别,你如果不知道善恶,那么你如何知道自己怎么做才是对的,如果你的认识偏差,用杀戮代替分别,无差别的杀戮,那这样的无别还不如有别呢?对不对?所以要先认识对错,知道善恶,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然后才能去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去不分别。我上次说过,佛让你来世过得好,道令你今生一切都好,其实都是让你现在好好的,这就是要你懂得如何做才是好的,而后所有的善举,记得诸葛亮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就是不分别。”
(十五)知易行难问题
修一:“师兄,有别的师父对我说,我们修行要专一,要一门深入。但是儒释道共修,是否会让我们修得很混乱呢?”
善豪:“每位师父都有自己不同的法门,这才称得上‘师’,其实我们的修行,并不是要让你去跟随哪位老师,那个个人,或者哪个语录,而是依法不依人,依真义不依假义,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这也是世尊所教导的。我们一直让人要学会看清自己,掌握自己,然后根据自己的特性,扬长避短,然后不断的修正自己的同时把自己的最强项发挥出来。世尊的弟子中有各种技能:说法第一、智慧第一、神通第一、持戒第一等等,为什么有这么多第一呢,因为每个人的特长不一样。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都能修成正果,原因就是只有遵循正确的大道才能达到一定的成就,现在网络里面不是很经常流行‘某某达人’的说法吗?其实有所长,就是达人,不是吗?”
修一:“师兄能介绍下你所修的方法让我参考吗?”
善豪:“儒释道,为什么都是必须修行的。除了我们常说的,佛修心,道修身,儒修骨之外,其实儒释道都是一样,一样都在探索生命的问题。其实,修行的法门亦是因人所需而进行调整和变化的。我打个比方你可能就明白了,学习儒家当基础,你才能有办法看懂佛教的经典,否则会错意,走错了路怎么办,儒家就是令你先学会分清善恶是非,所以有孟子的性本善和荀子的性本恶之说。做一个有信仰的人,正直,守礼,谦卑,上进,这样才能静下心来看学佛,而佛法经典众多,佛菩萨亦多,佛法圆融包含万物,在佛门养成良好的心态,平静,智慧才能生存下去,在纷杂的社会中得到一份安稳和满足,阳光的心态。当心态好了,学习道家的智慧,然后更多的放下一直缠绕在身的烦恼,分清楚道家所说的真实本意,因为道家是不立文字,所以所留下的可寻找的文字都寥寥数语,如果没有良好的儒释基础,学道就更无所适从了。”
修一:“那要如何做起?师兄啊,这个世上很多道理都懂,但是做起来好难啊,这个也许就是所说的知易行难吧?”
善豪:“所谓的‘知易行难’其实在于自控力问题上,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确实,现在让很多人去打坐禅定,很容易就会放弃,因为要嘛睡着,要嘛胡思乱想对吧,根本静不下来。我如果回答你,那你就让自己养成能静下来的习惯吧,你一定要对我说,怎么养成。我简单说一套方式吧:每天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先从儒家学起,《三字经》、《论语》、《诗经》、《礼》、《中庸》等,如果把这些书都看完了,接着可以看一些《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资治通鉴》、《二十四史》、《三国志》等书籍,再把这些看完呢,下一步看佛教经典,顺序依次为《达摩四论》、《六祖坛经》、《维摩诘经》、《金刚经》、《心经》、《妙法莲华经》、《楞严经》、《遗教经》等这些佛经都看完了,接着看《黄帝内经》然后是《南华经》、《道德经》,最后呢,看《易经》。等这些书全都看完了,那时候不但你拥有强大的理论基础,还会拥有诸多良好的习惯,那时候,入定打坐也许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修一:“师兄,天啊,这么多书要看到什么时候,而且还全是古文,这看起来很费劲的!”
善豪:“所以我说,所谓的‘知易行难’就在自控力问题上,如果你连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都没有,坚持不下来,更不要说心静了,因为有些本事没有掌握,请问你如何能智慧的解决你生活中的烦恼,又如何能摒弃你心中的劣根性?”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