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思维导图专职讲师,但在这之前我曾就职国企并工作了十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勇气去改变,其实促使我做出改变的是我通过思维导图看见我想要什么,用感性和理性在看见的基础上做分析和决策。
今天我们做决策的方式有很多种,这篇文章只是我的个人案例,希望通过我分享的经验和方法能让看到的人在自己人生决策上有一些参考。
用思维导图做决策的过程,也是确认核心问题、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有一段时间,我出现了职业上的倦怠,但却又不知道怎么突破。日子一天天的过下去,那种何去何从、到底该怎么办的念头经常跑出来,给工作、生活、身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有一天,我问自己:陈苏娟,你到底想要什么样子的生活?一个微小的声音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又问自己:那你知道哪些事是你喜欢的么?
——从你做过的事情中去发现,去感受。
这些年,我做过哪些事情,是让我有这种满足和喜悦感的?我梳理了一下,有三件事:
1、我喜欢读书,十年前就和自己约定每年读书60本,在职场的十年不折不扣的读过超过600本,因为阅读,还和苏州的伙伴们一起组织了线下读书会,目前已经做到了40几期,邀请过彭小六、王鹏程来做分享;
2、喜欢早起和做美食,于是我每天早上变着花样做早餐,还因为上过报纸;因为喜欢在家早餐,真正的感觉到美好的一天从早晨开始。
3、我喜欢思维导图,2006年开始接触思维导图并且跟着思维导图创始人东尼·博赞学习并且应用于工作中,在职场工作期间已经是思维导图管理师,到今天,思维导图分享已经三百多场。
以上这三件事都让我感到满足和喜悦,但是我能不能仅仅因为满足和喜悦去转变职业路径,当时的我,依旧是不确定的。
这时候,我又进一步思考,这里与其说是思考,不如说是去想象:假设我已经做了职业的转换,辞职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不在公司这样早九晚五的工作,只是单纯的做自己喜欢的,是什么样子的?假设这样的生活能实现的话, 我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有谁已经实现了这样的生活,她们的生活状态是我喜欢的么?
答案是我希望通过分享去传递生活中的美好,希望能够不断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好以及影响身边的人做积极的改变。
有谁已经实现了这样的生活,当时我关注了两位自由职业的女性已经给很久:萧秋水、袁春楠,我关注她们的动态,了解她们在做些什么,她们的勤奋和专注让我非常心动和佩服。除此之外,还有两本书打动我:《相约星期二》和《工匠精神》。
其中《相约星期二》给了我精神指导,《工匠精神》给了我具体的方法,关于《相约星期二》这本书。这里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这本书的主人米奇毕业十五年后的一天,偶然得知他的大学老师莫里教授来日无多,这时老教授所感受的不是对生命即将离去的恐惧,而是希望把自己许多年来思考的一些东西传播给更多的人,于是米奇·阿尔博姆作为老人唯一的学生,相约每个星期二上课。在其后的十四个星期里,米奇每星期二都飞越七百英里到老人那儿上课。在这十四堂课中,他们聊到了人生的许多组成部分, 如何面对他人,如何面对爱,如何面对恐惧,如何面对家庭,以及感情及婚姻,金钱与文化,衰老与死亡。最后一堂课是莫里老人的葬礼,整个事情的过程,以及这十四堂课的笔记便构成了这本《相约星期二》。
当我想要离职的时候,已经35岁了,有很多朋友给了许多建议:
A朋友说:年纪太大了,离职不适合,万一你要的走的那条路不通,再想回到职场就很难了;
B朋友说:忍忍吧,毕竟再有20年也就退休了,你工作稳定,收入也不差,干嘛要去一个未知世界重新折腾呢?
C朋友说:有梦就去追,有想法就去做,再晚都来得及!
......
其实,矛盾源于我们心中的爱和怕。
喜欢却又不敢。
其实这种也是很煎熬的,能不能让我明明白白的看见,清清楚楚的做一个不后悔的决定呢?对,让想法不再是只在脑子里来回游荡,而是拉出来看得见,于是我决定画张思维导图试试!
这张图就是多年前决定我职业改变的一张决策图。而我用的方法就是思维导图做决策。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考脉络的可视觉呈现,那么思考的过程很重要。
具体的步骤是什么,我跟大家一一解读:
第一步:1、确定中心主题 ——图像做代表(注意,这里尽量用图像语言表示, 因为中心位置是整张思维导图的核心,其它所有的放射性的信息都是围绕中心展开,所以它涵盖的信息量是最大的,所谓一图值千言,所以在思维导图中中心图尽量使用图像语言):职场人图中出现一位女生在做思考,到底是去做自由职业者,还是继续留在职场?
——思考:我要确定的核心内容内容到底是什么?
第二步:做出这个决定我需要考虑的是哪些因素。也就是中心主题确认以后,开始分大类也就是大方向,这里注意的是大类可能会有很多,可能你已经很明确了,也可能你很模糊需要整理或需要进一步挖掘,如果是后者建议先把脑子里影响的所以因素合并归类。
以我个人为例,我在思考要成为自由职业者还是职场人的时候,考虑过职业内容、金钱收入、生活方式、未来发展、工作时间、人际交往等这些因素,最后我锁定在我认为重要的四个方面,即职业方向、金钱收入、生活方式、未来发展。并把在这个把这些因素逐一写到思维导图的第一层主干上。
——思考:做这样一个决定,要考虑哪些因素?
第三步:在考量因素的下一层,分别写上自由职业和职场人两个选项。
第四步:在自由职业和职场人的选项下,用关键词描述每种选择在这种因素下的联想到的具体内容。
举个例子来说:在蓝色分支即金钱收入的这条分支上,自由职业我想到的是不稳定,同时给出一个金额的范围,在思考的路径上,这两条线是并联,所以我用的是自由职业包含“不稳定和0-?(注意,这里都是写上关键词。)
第五步:在大类各个因素下,为自由职业和职场人两个选项打分,使得自由职业和职场人的分数相加为数字5.(注意:你可以不用5,但一定要用奇数!如果是偶数,容易产生给两个选项打平分的线上 ,不易于最终决策,奇数才能使自己有个明确的倾向。以上面的这幅图为例,在生活方式中,我给自由职业打4分,给职场人打1分。)
——思考:如何量化各种因素的利弊得失,做出决定?
最后把每个选项所得的分数相加,分数最多的那个选项就是最终的答案。
在这张决策图上,我最后的得分是:自由职业者12分,职场人8分。
其实这张图是帮我定心,到底要不要离职,我的内心已经有答案。
总结一下思考的路径或是过程:
1、搞清楚要做的是什么决策,确认中心主题,可以去想象做出这样的决定后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有人已经做到你想要的生活么?她们带给你什么启发?她们的生活状态是你喜欢的么?
2、在我做过、擅长、喜欢的领域去深度思考,决策前和决策后,会有哪些变化?
3、画一张思维导图,按照五个步骤来做决策,打分的过程其实是理性和感性的综合判断。
凯乐恩思维导图管理师认证班(九月班)正在报名中!
本文章来源于公众号:思维导图陈苏娟,
思维导图干货尽在公众号,等您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