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文|张爱敏
(接上文)
二、始于笔耕不辍
2006年,是我教育生涯中最崭新的一年,因为一次邂逅,因为一次选择,因为一次行动,新教育实验,开启了我的新教育之旅,书写出自己的生命传奇。
关于新教育,具体情况可以百度搜索,简介如下:
一个目标: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三大课程:儿童课程——晨诵、午读、暮省;教师课程——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理想课堂——追求知识、生活、生命共鸣;
五个关键词:“新”“心”“行”“幸”“星”“信”。
理念决定行动。
2009年,师生共写随笔正式开启。
师生共读共写打开了教育生活的另一扇窗,我开始寻求教育的真谛:在喧嚣中寻求宁静,在繁华中找到本真,让生命的痛感在文字中栖息,让精神与尊严在文字中扎根。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一盏灯,一支笔,一个人的深夜,一个人的狂欢。
2006年,新教育网站,“爱的神话(puchengxiaomin)”,留痕百万字;
2009年,网易,新浪,1+1教育博客,郑州教育博客,校讯通(诗意栖居的港湾),纸质读书笔记,又一次逾越百万字;
2017年,注册简书,爱于心敏于行,坚持日更千字文543天;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借力共同体,我的专业成长出现质的飞跃。
90年代的县级刊物《蒲园》,校级文学社社刊《星河》,以及后来县教研室的教研刊物《长远教研》为师生搭建了一个文学的平台,留下一片教育教研的芳草地。作为三个刊物的编辑,虽然加班加点,但有幸拥有了亲吻文字的契机,也点燃了我的文学梦,开启了写作之路。陈海文、任艳普两代教研室主任,亦师亦友,丰富了阅历,拓宽了视野,提升了能力。特别是李慧香和任艳普两位名师的工作室,更是在榜样引领,平台辐射下,引燃激情,助力成长。
2016年,我被推荐为河南省乡村教师工作坊初中语文坊的坊主,领导的信任,同伴的支持,“长垣初中语文坊”犹如一朵蓝莲花,永不凋谢,已引燃了一个又一个团队,影响着一位又一位老师。
2017年五月份,提交研修成果,开展毕业典礼,长垣初中语文坊着实“火”了一把。
语垣坊的坊员研修合格率100%,优秀率93.4%,提交线上作业1264篇;共读《麦田的守望者》《教学勇气》《不跪着教书》等11部书籍,提交读书笔记311篇,逾越18万字;每日教育经典分享10万字左右,教育随笔接力331篇,逾越30万字;在师训科张会娜老师的主持下,申请课题《基于“互联网+”引领下的乡村教师工作坊常态化研究》顺利结题。
研修结束了,但语垣坊还在,有共同理想,信念如磐的坊员还在。在张会娜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又开启了新的长途跋涉——简书日更新挑战36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