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在刷小视频的时候,刷到了涂磊主持的情感节目中的一个片段,是这样的一个情景:
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正在对她的继母进行声泪俱下的忏悔。女孩三岁的时候失去了亲生妈妈,是因为一时的赌气而自杀身亡。继母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嫁给了女孩的父亲,并把女孩当做亲生女儿对待。然而当女孩长到七八岁的时候,从别人口中知道自己的妈妈不是亲生妈妈,就开始对继母有了敌意,从此变得很叛逆。
叛逆的女孩经历了不少人生挫折,最严重的一次是她酒后开车,把一位路人撞成重伤,需要赔偿伤者医药费、误工费和精神损失费二十多万元。最要命的是,因为酒后开车撞伤路人,那是要坐牢的。
继母为了不让女儿留下人生的污点一一被判坐牢,想尽一切办法帮助继女,东挪西借,给伤者赔钱二十多万元,还反复多次恳求伤者及家属的谅解,就为了让继女不因为坐牢而留下人生的污点。
继母在这场车祸中为继女奔波劳累,耗尽家财,欠下巨额债务,继女安然醒悟,与继母之间隔阂消融了。这也算是一场美好的结局吧。女孩感慨自己的人生就像一场充满矛盾的大戏,兜兜转转,最后总算以喜剧的效果收场了。
人生如戏,这句颇有哲理思维的话是谁最先说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实在没有必要去考究。不过,今天我在阅读美国心学专家,曾获诺贝尔经济奖的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这本书时,也看到了这一句话:人生如戏。这句话就是本书中第36章的标题。
作者开篇就用《茶花女》的歌剧故事,来阐述了人生如戏的道理。
“这部歌剧以华丽的音乐著称,讲述了一位年轻贵族与出身风尘的薇奥莉塔之间动人的爱情故事。这个年轻人的父亲因为想要保护家族声誉,不希望薇奥莉塔的出身妨碍到自己儿子的婚姻,便找到薇奥莉塔并劝她离开自己的儿子。于是,薇奥莉塔假装不爱自己的心上人了,拒绝了他。后来,她的肺结核开始复发。在最后一幕中,薇奥莉塔即将死去,她躺在床上,周围有几个朋友。薇奥莉塔的爱人知道了她病危的消息,匆匆赶往巴黎。而她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仿佛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喜悦,尽管她的病情还是在快速恶化。”
正如作者所言:”无论你看了多少次这部歌剧,还是会为这个紧张而危险的时刻揪心:这位年轻的爱人会及时赶到吗?对他来说,在薇奥莉塔死之前与她团聚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他做到了,美妙的爱情二重唱响起,但薇奥莉塔也在这10分钟美妙的音乐过后死去。”
《茶花女》的主人公薇奥利塔的最后结局是悲惨的,但是,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她是感到幸福的。
我们平时看电视剧、看电影、看小说或者人物故事,总要关注故事的最后结局是喜剧还是悲剧。
就像《茶花女》中的女主角薇奥莉塔,即使她与男主人公有过一年多的快乐时光,我们也不会去关注,也不会为之动容。但是如果错过了最后的10分钟却关系很大。如果他的爱人来得太迟,《茶花女》就会是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了。
我曾在某篇文章中,看到过一段很有哲理的话,也是很能激励自己不再虚度年华的话: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可以从戏中体会人生,但切不可以把人生当儿戏。人生如戏,如果懂得演绎,戏里戏外,悲欢离合都是精彩;戏如人生,如果懂得哪个是真实的自己,戏里戏外,都会有生命的色彩。”
人生这场戏,每个人有不同的出场方式,也会担任不同的角色,还有不同的经历,但最终都会有一个落幕。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演绎这场人生的大戏,又以什么样的结局来落幕呢?
上个星期天,本来我与老公要回娘家给父母送药的,回到半路,老公村里的长辈打电话叫他回老家,说村中有要事商量 。我们只好先回老公的老家。
这一趟跟老公回老家,真的是让我大有收获。我有幸认识了一位让我十分佩服的大姐。这是一位对中国的对联颇有研究的学者,她是我们的邻县平南县文联的会长。大姐姓徐,她身边就带着三本她本人亲自编写的有关对联文化的书籍。
徐大姐此次到我们老家的目的,是为我们村的”风雨桥”题写两幅对联。我们的老家理端村独洲屯,被市里定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正在热火朝天地搞环境建设呢。把新建的那座桥,改造成风雨桥,就是其中的一个项目。
我对徐大姐的佩服,不在于她在对联文化方面的博学,而在于她的人生态度。已经六十二岁的徐大姐,比我整整大了10岁,已经退休8年了。可是徐大姐每天的生活都过得有滋有味,她就从来没有空闲过:组织县文联的活动、写书、出书、做公益等等,生活十分充实。
徐大姐跟我说:”妹妹,人生就像一场戏,我们不单单要看戏的结局是不是令人动容,更要看戏的过程充不充实。我退休了,并不意味我老了,不中用了,我从来就不考虑我的年龄。我要尽我的努力演绎好人生这部戏,让自己戏里戏外,都是精彩的人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里戏外,都要精彩。这,是我想追求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