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美中发挥语文学科育人功能。
语文教育就是美的教育。美的文本资源,美的教与学过程,美的涵泳和享受,让孩子生成美的建构。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人见人爱的佳作。当孩子们读到“月下荷塘”一段时,可以说是欲罢不能,欲说还休。那么,这一段美在哪里呢?美在“田田”又颇见“风致”的荷叶,美在“袅娜”、“羞涩”、“纯洁”的白色荷花,美在“缕缕”、“渺茫”的荷花清香,美在“风乍起”而形成的荷叶“凝碧的波痕”,美在让人遐思的“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还美在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作者又是如何展现“月下荷塘”之美妙的?有连绵的叠词,有贴切的比喻,有形象的拟人,有新奇的通感等等。反复读,反复品,学生一辈子都不能忘怀。
当然,审美的资源不局限于“美景”,语文课程“美的一切”都可以利用,如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这是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但它没有正面去写战争场面,而是通过发生在包扎所的故事,彰显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圣洁的情感,以及普通人的善良、淳朴的人性之美。
另外,读《左转》中《烛之武退秦师》,可以体会外交辞令的语言艺术之美与其中蕴含的智慧;读林觉民的《与妻书》,可以体会革命者爱情、亲情的缠绵悱恻和对信仰的忠贞;读李商隐的《锦瑟》,可以体会诗人的惆怅情怀及其朦胧之美;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以体会问天问月问人生的哲思。
在悟道中发挥语文学科育人功能。
文以载道,是作家的使命。这里的“道”,是主旨、或主题思想、中心论点之意。作家正是通过“道”来触动、化育读者。学生明白了“道”,那么“德”就可以“潜滋暗长”了。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传诵千古的游记散文。文章重点写了游华山洞的经历,以及由之产生的感叹。那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要彰显怎样的“道”?又可以对现今学子的“德”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要明白并做好这一点,必须着重探讨作者的“感叹”。“叹”从“游”来,在叙写完游洞经历之后,作者用“于是余有叹焉”一句过渡。作者认为“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是最高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并未直接回答,而是从反面阐述,指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力不足者,亦不能至”,“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如何达到?必须同时具备“志”、“力”、“物”三个不可缺少的条件,而“志”又位列三个条件之首,“志”是“力”和“物”的前提。于是,作者得出结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总之,作者认为,要达最高境界,必须“志”、“力”、“物”齐备,同时以“志”为先。这就是作者要传递的“道”,老师带领学生好好体会,就能有所收获。
习近平总书记曾殷殷嘱托青年学生,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大志”即排在首位,“大志、大德、大才、大任”四者逻辑关系缜密,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智慧,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还有许多作品都是“悟道养德”的好资源,如鲁迅先生告诫中国人,要实行科学的“拿来主义”。杜牧的《阿房宫赋》、苏洵的《六国论》,劝勉后人要“以史为鉴”。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提醒世人,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让自身灭亡,而且要防微杜渐,切不可玩物丧志。苏轼的《石钟山记》,以自己的亲身考证,告诉后世“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是万万不可的!
当然,语文学科育人践行的样式远不止上述两条,而且具体践行时,两条路径也不是孤立、并行的,而是综合运用、相互交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