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讲述的是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主人公许三观从青年到老年的人生经历,以卖血为线索,将他平平淡淡的一生用琐碎的小事串联起来,有喜悦,有磨难,有无奈,有愤怒。一个个温情却又讽刺的小故事,把底层小市民的种种缺点优点表露无遗。
小说主人公许三观是一个“光是活着就已经耗尽所有力气”的小人物。余华运用对白重复的写法、反讽、戏谑式的语言,讲述了许三观从少年到暮年40年跨度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他贫苦、卑微、无所作为,骂骂咧咧、世俗小气却又嘴硬心软、爱憎分明,他是一个敢于与苦难作斗争、顽强坚韧的父亲,也是一个肩负着家庭重担的男人。他一次次卖血,用血撑起了一个家,用血诠释了无私深沉的爱。最终他依靠着自己强大的求生欲望、责任感、人性里的温情与不服输的脾性,挣脱了厄运下的一个又一个枷锁,战胜了命运。
许三观的卖血经历几乎每次都是迫于生活的无奈,很多次都在暴毙边缘游走。为了活着,许三观一共卖了11次血。卖血为了娶亲,为了捍卫家庭,为了救治重病的儿子,为了款待贵客,为了不被饿死,为了生存……
书中写到,许三观卖血之后对方木匠说的,“事情都是被逼出来的,人只有被逼上绝路了,才会有办法,没上绝路以前,不是没想到办法,就是想到了也不知道该不该去做。”
许三观第一次卖血是因为好奇,跟随同村的龙根和阿方进城卖血。卖血后在胜利饭店,学到了龙根和阿方那一句“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给我温一温”。此后,卖血是他走投无路时的精神依靠,是他撑起这个家最大的底气,也是显示他身体“不败”的标志。
书中最催泪的是许三观最后一次卖血失败后在街头的痛哭,“他的泪水在他脸上纵横交错地流,就像雨水打在窗玻璃上,就像裂缝爬上快要破碎的碗,就像蓬勃生长出去的树枝,就像渠水流进了田地,就像街道布满了城镇,泪水在他脸上织成了一张网。”许三观边哭边喃喃自语道:“以后家里要是再遇上灾祸,我怎么办啊?”卖血一直是许三观的信仰。靠着卖血,他迈过了许多人生的坎坷,可到最后,却发现连自己最“拿手”的时候都做不到了。其实,生活的无助感不是你有多苦多累,而是你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了。
我几乎是战战兢兢的把这本书读完,总担心许三观在第n次卖血后会被作者“写死”,不过结局还比较圆满,许三观一家人都健康活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