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们只能从这本书中学到一件事,我希望是这件事:每次他们通过运用权力或权威强迫一个孩子去做某事,他们就剥夺了孩子学习自律和自我责任感的机会。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第九章,不可避免的亲子冲突,谁应该赢?
【每日一拆】父母需求与孩子需求之间的冲突,不仅是每个家庭无法避免的,而且注定会经常发生。如何解决冲突可能是亲子关系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不幸的是,大多数父母通常会用谁输谁赢的观点来考虑问题,把亲子关系变成了一场权力斗争,一场意志竞赛。通常被用来解决冲突的两种“非赢即输“的方法,一是父母使用权力进行威胁,孩子投降,二是孩子使用权力进行威胁,父母投降。长期来看,两种方法对孩子以及亲子关系都是无效且有害的。
R:
很少有父母能够接受这个事实,即冲突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它不一定是坏的,在任何一种人际关系中都是现实存在的。
被公开地表达并被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所接受的家庭中的冲突,对孩子来说比大多数父母想得更为健康。在这些家庭中,孩子至少有机会经历冲突,学会如何应对。
任何人际关系中的关键因素:冲突如何解决,而不是发生了多少冲突。
大多数父母身陷于非此即彼的教养方法,因此把他们与孩子的关系看作一场权力斗争,一场意志的竞赛,一场分出胜负的战斗——一场战争。
当冲突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发生时,大多数父母试图用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解决冲突,以便让自己获胜,让孩子失败。另一些父母则总是向孩子屈服,因为害怕冲突或者害怕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前者被称为方法一,后者被称为方法二,在这两种方法中都有一个人感觉被挫败,通常迁怒于造成他失败的另一个人。这两种方法都涉及权力斗争,对手会为了获胜而不惜使用他们的权力。
使用方法一来解决冲突的父母会为胜利付出很大的代价,结果可以预测——孩子没有执行这个解决方案的动力,对父母产生怨恨,父母在执行解决方案时遇到困难,孩子没有机会发展自律精神。
方法二为何无效?这些孩子学会了怎样用发脾气来控制父母,怎样让父母感到内疚,怎样对父母说气人的、抗议的话。这些孩子常常不尊重他人的财产或感情,”我“总是第一位的。这些孩子很少具有合作精神,也很少帮忙做家务,在同辈关系中往往会遇到困难,最重要的影响是,孩子常常会对父母的爱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深陷其中的一个困境是,他们不是锁定了方法一,就是锁定了方法二,或者在两种方法间摇摆,因为他们不知道除了这两种缺乏效力的“非赢即输”的方法以外还有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法。
I:
很少有父母能够跳脱非此即彼、非输即赢的对立思维,谋求和孩子的共赢。对父母来说,原本的天职就是尽其所能支持和帮助孩子的成长。然而,现实却是,很多父母陷入了和孩子的意志较量,不是你听我的,就是我听你的,很难有意识地去找寻第三条道路。要扭转这一现实,首先需要父母放下对立,从支持孩子成长的角度,尝试更多的可能性。
A1:
这一章的内容对我很是及时,因为儿子马上就要进入青春期,以前的简单粗暴的办法越来越不足以解决亲子之间出现的更多的冲突。通常,孩子爸爸会使用方法一,用自己的意志取代孩子的意志,成为总是要赢的那一方,而孩子出于畏惧,不敢跟爸爸正面冲突,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表现出越来越多的抗拒。
而我更多时候则在方法一和方法二之间摇摆,主观意愿上希望尊重孩子,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当需求发生冲突,很难调和时,又会滑向另一端,对孩子采用方法一,过后出于内疚,逐渐回到方法二,循环再度开始。
于是亲子关系很容易掉进非此即彼的陷阱,而我也常常自觉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平和地处理冲突。
亲子关系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谁输谁赢则是惯性的思维,如何在不可避免的冲突之中找到双赢的方式,是特别值得思考的问题。
A2:
在进入下一章的学习之前,先细细盘点一下一直以来的沟通惯例,真如作者所说,常常陷入“非赢即输”的沟通陷阱,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对目前的沟通模式认识得越清晰,越有利于寻求除了这两种方法以外的更好的沟通方法,期待下一章的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