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推崇的是精明的生活方式,鼓励提高对生活的敏感度,追求以更快速的方式解决问题,我们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速食能力。处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拥有敏锐的感知力固然重要,但若想保持长远的健康平衡态,拥有“钝感力”也很必要。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不可复制,但确是有迹可循的。
古人云:大智若愚。很多影视剧中的主人公也拥有这样的特质,看似笨笨的,但却拥有极强的生命力,如憨豆先生和阿甘。虽然是电影中的人物,但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例子,比如王宝强。
很多道理我们都懂,只是遇到问题时意识很多时候不受自我控制。钝感力的很多特质也是常常在鸡汤文里看到的,但是看多了后反而越发反感。但最终不得不承认,若吸收良好,鸡汤确实是好鸡汤。
在《钝感力》中提出一些铁律,我把它归为了四类。
1.心宽健忘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看淡得失,静安我心。生活的变故总是会让我们措手不及,不快之事陈出不穷。每个人每天都可能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有人耿耿于怀,斤斤计较,满腔挥散不去的怨气,也有人心大无谓,安然应对。并不是说这两种心态哪个更高级,毕竟遇到的问题不一样,性质不一样,选择处理的方式也不一样,但若记忆太苦,耿耿于怀太累,忘却它,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2.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这个铁律不妨提出来大家讨论吧。个人认为这条铁律得从两个角度来看。如若是对于自己确信正确方向的目标,义无反顾,勇敢的面对一次次的失败,总结经验继续挑战,这是值得提倡的。但若是明知目标方向是不对的错误的或者没有结果的,仍旧继续挑战就不可取了。比如喜欢一个人,别人已经明确拒绝你了,如若依旧死缠烂打,这就不是钝感力的体现了,这属于耍无赖。
3.客观的面对外界的声音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议。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都说明了对同一件事,同一个观念,同一个人,不同的角度解读就会有不同的声音。所以当我们面对外界的声音的时候,无论是褒奖的、批评的还是诋毁的,首先要能够客观的看待自己,才能客观的去接收外界的声音。无论是流言蜚语还是表扬,不用太过敏感,适当的钝感力更有力于获取最优营养。既不因表扬忘乎所以,也不因诋毁自我怀疑。
4.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消极负面的事实
当我们面对不公待遇时,可以选择据理力争,如若做不到据理力争,拒绝去抱怨,因为抱怨是没有用,我们可以选择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件事情,换一个角度看待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面对别人的嫉妒讽刺诋毁时,以一颗感恩的心看待它比以一颗抵抗的心看待更有利于自身的成长,不是感恩讽刺你的这个人,感恩的是他所做的这件事,因为他的行为,让你变得更好了。
以上表现渡边淳一先生都把他们称为“钝感力”的表现。实际上就是面对生活、处理问题的态度,一种处世的智慧。钝感力不是指愚钝或不反抗,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知世故而不世故。需要不断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