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荐的书——《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台湾美女作家林奕含写的第一本书,也是最后一本。 很不幸,我想很多人都是因为她的离世而得知她的作品的。
4月27日,台湾美女作家林奕含上吊自杀。幼时被补课老师诱奸的经历,让她在写完这部类似自传形式的小说之后,悄然离开。
她虽然离开了,但是她却将一个很残酷的现象和罪恶公之于众,勇敢的为那些曾受过伤的小女孩们呼喊出他们的心声。
同时,她也留下一个她难以争辩清楚的话题:文学是美的,为什么有人拿着这么美的文学却做着世上最肮脏的事情,那文学是否可以存在虚假,是否含有巧言令色的成分?
关于这个困惑,也许她在离开的时候已然猜透,所以没什么还留恋的,质本洁来还洁去。也许,她太累了,不想再叩问了。想让读者去自行补充。
曾近看过一个作者讲过这样一段话:
写作者应该有一项常人不能及的天性,那就是“哀乐过人”。我之所以更为欣赏虐文也因为如此:最伤心的刀子上有最高级的蜜糖,最悲痛的诀别前有最绮丽的过往;燕子口衔的宝石下有死一般的铅心,抑郁症诗人告诉你,——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那如果写出来的故事是作者亲身的经历呢?
在写书的过程中不断去再现记忆深处的苦痛,去挖掘灵魂深处最深层的恐惧。
作为一个十二三岁的对爱情对性懵懂的女孩来说,遇到自己最尊重最爱戴的老师对自己做出一些不可理解的伤害行为,第一反应是什么呢?作为健康成长的我们来说,任何一种猜测都不正确,因为无法感同生受。这是人们对真实事件的反应。
但是文学作品,从现实而来,运用文字、句读之间搭建起一种强烈的情感,迅速击中你的内心。
我选其中一些片段,结合自己思考,讨论一下。
刘恰婷知道当小孩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人会认真看待她的话。她大可吹牛、贪言,甚至说谎。也是大人反射性的自我保护,因为小孩最初说的往往是雪亮真言,大人只好安慰自己:小孩子懂什么。挫折之下,小孩从说实话的孩子进化为可以选择说实话的孩子,在话语的民主中,小孩才长成大人。
这是故事开篇。这个故事其实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强烈的矛盾。作为德义代表的老师,成为了实际上的禽兽;美好的文学本是教化心灵的雨露,却成为引诱强暴的利器;在伤害中感受到的爱,成为绝望的挣扎。
究竟谁说的是真话,谁在说假话,究竟何时该说真话,何时该说假话,当理性先于真理,当欲念成为道义。又该怎么去扭转?
性教育大讨论
房思琪: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房思琪妈妈: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
妈妈的回答是不是似曾相识,像极了大部分中国父母。避免谈“性”,觉得那是污秽的根源。正是这样的认识,让中国孩子对性的认识极度少,甚至是错误的。
所以,性成为社会话题的禁区,也成为犯罪者的机遇。
他发现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罪恶感又会把她赶回他身边。罪恶感是古老而血统纯正的牧羊犬。一个个小女生是在学会走稳之前就被逼着跑起来的犊羊。
其实这样因为性教育的缺乏而导致的悲剧,每年都在发生。我记得曾在一个微博主【北美吐槽君】曾收到过一个女孩的求助,女孩说自己被亲身父亲性侵多年。网友让她求助周围的亲人,结果奶奶、妈妈让她别闹大了,算了。父亲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这该是多么无助的下场,连自己的亲人在自己遭到伤害的时候,都不站在自己这边,更何况外界的闲言碎语。
遭受性侵,如何保护自己
一旦那些不懂性教育的孩子遭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不知道如何去应对。而往往选择独自忍受,因为大人告诉他,这是受辱的事情,这是要让人笑话的事情。
所以,文中的房思琪遭遇到了老师强暴,却告诉自己:
为什么是我不会?为什么不是我不要?为什么不是你不可以?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这整起事件可以化约成这第一幕:他用硬插进来,而我为此道歉。
所以,房思琪自己靠她十三岁的对世界的认识去寻求答案,然后得出结论是:她只能爱老师,只有爱老师,这些行为才可以解释。
这是多么让人心疼的女孩,她在遭受伤害的时候,她想不到反抗,也没办法反抗。只能躲到自己的世界里,用自己善良的世界观去解释这种现场,逼迫自己去接受这种悲惨的结局,去自我麻痹,却又在真切的痛恨自己的这种遭遇。
她没有办法说出口,其实是我配不上你们。我是馊掉的橙子汁和浓汤,我是爬满虫卵的玫瑰和百合,我是一个灯火流丽的都市里明明存在却没有人看得到也没有人需要的北极星。
血的教训,该传递什么?
最终她知道了事件本身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不是不会,而是不要,是拒绝,是反抗,而不是一味地忍耐。甚至将忍耐当成原谅他人的武器,囚禁自己的牢笼。这也是作者想要告诉给那些正在受侵害的女孩的忠告。
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成美德是这个伪善的世界维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气才是美德。
这是房思琪亦或者林奕含想要告诉我们的,再遇到性侵之时,是可以生气的。
我们设想,如果小房思琪很早就正确接受了性知识教育,父母在这方面不断的告诉她,如果有人把性器官暴露在你面前,你可以拒绝。但没有。人生不能重来。
在内地,终于有人注意到了性教育。在前不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但是,由于大家强烈反映内容太过暴露,而最终收回读本。这件事在当时也引发热议。但是,还是以失败收场。
路漫漫起修远兮,性教育知识的普及是否值得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