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孟母,择邻处。” 早在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近在2015年热播的《虎妈猫爸》里的赵薇为了她女儿可以上北京最好的小学“第一小学",发生的一系列闹剧。还有最近很火的段子:一对北大清华毕业的夫妇望房兴叹。只得去问禅师:如果我们买不起学区房,该怎么办?禅师:如果北大清华毕业的都买不起房,那你买学区房做啥……
虎妈毕胜男和猫爸罗素像很多年轻小夫妻一样,虽然有了五岁的女儿,还过着简单轻松的生活,直到毕胜男忽然发现周围妈妈们早已忙得团团转,而自己和女儿还懵然无知,终于面对起孩子的教育问题。毕胜男一面把女儿从婆婆家接回,一面为女儿上学的问题忙碌。毕胜男和罗素为了女儿上学换房子,不料第二年却因各种原因推迟入学,毕胜男辞职回家陪女儿一年。
学历变得不值钱的社会,学区房变得非常值钱。我虽然没有虎妈赵薇的魄力为了女儿上学可以做出很多牺牲,但是我却有虎妈一样的烦恼。本来自己挺淡定的,但是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忙活学区房的事情, 淡定的我也开始变得不淡定了。感觉自己要做到不随大众,能时刻做到特立独行且正确太难。人还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
我的大女儿今年也五岁了,明年九月份就要上小学一年级。2015年我考虑到就近接送方便原则, 在现在小区附近买了二流学校的学区房,当时是觉得喜欢住在郊区,市中心的交通太差、停车困难、没有绿化。当然市区好处也很多,医院、学校、兴趣班资源很多。
最近纠结我的问题:要不要去买一流学校的学区房?
最近看了下鼓楼区一流学校的学区房,均价在4.5万左右一平米,年代1996或者1992的。这些房子就是买个学位,自己住不太适合,房子很旧,也没有社区。所以很多人就是买个60-80平米左右的小户型,一家三口小家庭可以勉强住下,如果一大家子,有些家长是考虑长期在附近租一套好一点的房子。租房子我暂时不考虑,因为3个小孩上学结束至少要12年时间。我的选择要么就是买个好一点可以自住的学区房,举家搬迁(代价太大)。要么就是买个小房子,以后做地铁去上学(小孩和家长太辛苦)。暂时找不到合理的解决方法,继续思考衡量中……
学区房为什么现在这么火爆,因为它结合了中国人现在最关心的两件大事 房子和教育。所以很多人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去买学区房。学校资源的紧缺,以及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导致学区房成为争取教育资源的武器。很多人买新房的时候考虑的都是地段,小区绿化率,户型结构,车位配比等等,但是这些条件碰到学区房都是奢望。
买学区房的N个理由
1.买房落户是最大的需求了,买了学区房可以享受上小学、初中九年优质的义务教育资源。
2.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是看教师,而是看生源,生源的质量不是看学生本身,而是看家长。学区房聚集了一批重视教育的家长。
3.买房是中国老百姓的习惯,不管是什么年龄层次的,只要手里稍有闲散资金,首选买房。购买学区房也不失为一种投资行为,只要重点小学、名牌小学不搬走,学区房的升值空间将十分巨大,当孩子毕业之后,完全可以把升值的房子再卖出去或者出租,总之,可以增值保值。
不买学区房的N个理由
1.根据政策走向来看,购买学区房的风险正在加大。划片规则经常变动。
2.学区房多是老旧小区,租金覆盖不了贷款金额。学区房一般在城市的老城区,新建的项目非常小,一般都是建筑年代久远的老旧小区,暖气不热,上水不好,各种配套设施陈旧,车辆出入拥挤等。这些都是弊端。假如,你买了一套学区房,自己不去居住,用来出租,那么租金抵不上房贷那是肯定的。如果从投资房产出租产生现金流这个角度来考量,投资学区房并不是个好项目。
3.买了学区房的高负债降低了家庭生活品质。如果把更多的精力,财力放在改善家庭教育的品质和质量上会不会更好?经常带小孩去旅游、培养孩子的一门特长,是不是更有意义呢?
即使你孩子上了市最好的一所小学,那也比不上北上广的二流学校,就算是上了北上广的一流小学,也不如以后把孩子送到最发达的国家,享受更优质的教育好。《小别离》里的朵朵妈妈就是费尽心思要送朵朵出国留学读高中,所有的父母都是尽自己的最大可能给小孩提供最好的环境,可怜天下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