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姐们要买学区房了,孩子眼瞅着到了幼儿园的年纪,自己首套房的学区不理想,姐们按耐不住,要加入学区房购买大军,为了凑钱买学区房据说连家里老爷子的棺材本都捐出来了。
Part1:学区房的档次划分
先来说一下我所在的这座城市学区房的价格,简单分为四个档次吧:
一流的学区房:每平米的均价妥妥的5万以上,好的小学一般都在老城区,多数房子都是上世纪的,而且基本上房龄比我们的年龄也要大,好的学校边上也有新房子,价格高的我这种屌丝都没有去了解的勇气……
二流的学区房:每平米价格均价妥妥的3万左右,位置的话分散主城区各处,基本都是各个一流小学的分校之类的,有的分校才刚刚落成,没有几届学生,有的分校还在建设中,开发商们就满脸傲娇地在售楼处拿着学区房做噱头了,“学区房”成了一个金字招牌,分分钟秒杀“地铁房”;
三流的学区房:每平米的均价在1.5w左右,地段呢,都在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在这座城市的概念就是你没有私家车的话,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基本得1个小时的路程,据说这个通行时间在帝都和魔都的话还是蛮幸福的,大学时代有个哥们,几年前在帝都,每天早晨5:00起床去上班,弄得我早晨睡懒觉都有负罪感,因为自打上班以来,我的通勤时间就没超出过半小时,而且还是步行;
不入流的学区房:所谓不入流的学区房,就是有个学校就行,教育质量这个问题先姑且不说。
姐们春节后就捂着钱袋子打量学区房,半年时间过去了,还没买好离手。今年开年以来的房价就跟坐上了神舟飞船一样,嗖嗖得涨,一天一个价,春节前的时候,有一天陪同事去看一个楼盘,售楼处的工作人员各种亲切关怀,各种点心、各种饮料伺候着,居然还有我爱吃的烤地瓜……还是这个盘,上周末又开了一批房源,又陪朋友去看,距离售楼处大门还有200米的时候,就有保安大哥霸气拦截,没有认筹,就没有入场资格!然后还得先拿号,排队,叫到你的号子之后,再进入一个神秘的房间选房,一房一价,不公开售卖,也不知道是真成交还是假成交,时不时听到现场成交的欢呼声、掌声、音乐,让自己也感受了一把房地产的火热,这样一弄,惹得外面在等待的人心急如焚,以至于叫到自己的时候还有点激动,堪比登上年会领奖台的心情。
虽然房价如此飞涨,姐们买学区房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这个学区房,买定了,具体买个几流的,还在进一步观望中。我相信我这个姐们是购房族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类,虽然没有去年电视剧《虎妈猫爸》里赵薇那么疯狂,但心境是一样的,为了孩子,必须买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最好的学区房,周遭很多家里有孩子的同事、朋友也都是这样。现在自己还没孩子,也信誓旦旦地无数次鼓励自己和老公,为了咱们以后的学区房,咱们必须好好工作,好好赚钱!
之前有一次租房,机缘巧合看了一套一流小学学区房,带我们看房子的中介直说,房东去年买入这个房子,因为孩子再过几年要读书了,房子太小,所以不打算自己住,就拿来出租,户口已经迁进来了。自己有幸目睹了一把学区房的风采,昏暗的老式楼梯、诡异的格局,陈旧的装修、50个平方、顶楼、上世纪80年代,总价300w+的“豪宅”,亮瞎我的眼!
Part2:学区房的渊源
学区房的鼻祖应该是孟母,三岁的小孩子都会背诵“昔孟母、择邻处”,孟母搬了三次家,愣是把自己家搬到了学区房驻地,这一点对于孟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孟子作为“亚圣”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无需多言,这样看来的话,学区房意义非凡,一套好的学区房不仅能改善一个人的命运,还能促进历史的发展,这必须得买啊!
但是,学区房不是万能的。上面说了孟子,那就说孔子,孔门“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也就是说,孔子这位特级教师中的大咖,3000个学生,才出了72个学业有成的,概率的话是2.4%,所以说,买了学区房,进了好学校,师从好老师并不能意味着孩子就进了保险柜,再好的学校,再牛的老师,也是不是流水线,不可能按照一个模子教育出一样的学生。
基于上述两个例子,我们对于学区房的态度,是否可以更加理性:
1、是否购买学区房,购买怎么样的学区房,要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中国的家长们有个普遍毛病就是爱攀比,所以我们从小都在听说着关于“别人家孩子”的种种传奇和励志,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都盼望着自己孩子早日成为那个众人艳羡的“别人家孩子”,而学区房俨然就是孩子们的起跑线。网络上有很多为购买学区房而使出的各色“杀手锏”新闻,不乏因为学区房闹的妻离子散的,学区房说白了是一种依附中国教育体制衍生出来的地产产品,既然是商品,消费者就应该量力而行,千万不要被所谓的“名校论”蒙蔽了双眼,任何超出自己负担能力的超前消费势必隐患重重;
2、重视家庭教育对于子女的作用。三字经里“昔孟母,择邻处”紧接的下一句就是“子不学,断机杼”,由此可见,孟子他娘,在家庭教育中也很注重对孟子的培养,时不时给点教育启发之类的,引导孟子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而不是搬到学校附近就了事了。设想一下,家长把孩子费劲巴拉塞进名校,然后撒手不管,孩子放学回家做作业,家长下班回家要么打麻将要么打游戏,孩子的教育问题就能做好?这绝对是天方夜谭。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的成长担负的责任远胜过学校老师,教育不仅仅有学校老师的“言传”更离不开家长的“身教”。
Part3:为啥非要买学区房?
上面掰扯的这些道理,我的那位姐们也都明白,相信很多家长也都明白,就连我自己也是,虽然心里跟明镜一样,但迟早有一天也要加入学区房购房大军,分析一下原因的话,应该有以下几点:
1、学校资源的紧缺,以及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导致学区房成为争取教育资源的武器。每年招生报名的时候,公司里总要有那么一些孩子他爸或者孩子他妈要请假去给孩子报名,通常的情况是,一家人分为好几个行动小组,到不同的学校门口去排队蹲守,给孩子多报几个学校,因为每家学校都说,名额有限。居高不下的适龄儿童队伍,跟不上需求的师资和硬件配置,导致说好的九年义务教育成了一场教育资源争夺战。如我同事池子所言,现在的孩子真正进入到了拼爹的时代,孩子读什么学校取决于爹能买啥样的学区房,而这只是拼爹的一个开始而已。细数一下我身边,为了孩子读书豪掷千金千金置办学区房的爹,并不少见。
2、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我们把教育等同为成绩,把成绩寄托给名校,而学区房则是通往名校的必经之路。韩愈《师说》有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育依托老师,老师的任务是思想教育、知识教育、解答疑惑。当前我们对学校和老师的期望偏重于知识教育,素质教育的口号年年喊,但是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要经过高考的考验才有进一步选择的机会和可能,而高考侧重点还是分数,我们选择好的学校,也多数是为了孩子有好的成绩,有好的未来,这一点,家长和孩子,老师都没有错,只能说是在当前教育体制下的一种无能为力,我们不得不把教育等同于考试、升学、就业。名校的升学率高,还有各种尖子生,还有各种优秀校友,这对于学生和家长都有足够的吸引力。
3、父母对孩子们沉甸甸的爱。无论家长们是出于什么考虑买入学区房,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对孩子沉甸甸的爱,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孩子提供一切,对于孩子来说有利的事情,都会不遗余力去做。倒也未必说把孩子送进名校就是为了让他以后出人头地,只是不想给孩子留下遗憾,所以会用自己最大的力气托举这个孩子,而学区房就是托举时的垫脚石。
这篇文章写到结尾处的时候,上周一起看房的朋友终于选到了理想的房源要下单了,孩子明年就得读幼儿园了,不能再拖了;还一个同事跑来咨询公积金的事情,卖掉了郊区的房子,准备转战市区买学区房了。看来有必要跟我的姐们说一下,赶紧下手吧,别等啦,等他儿子大点了,我得跟他说,小子儿,好好上学,你妈当年为你买学区房的事儿,可操碎了心啊。
结语
谨以此文送给那些奔波在学区房道路上的帅爸爸和靓妈妈们,大家辛苦了!
预祝大家都买到称心如意的学区房!
-----------------------------
一个认真生活,热爱工作,闲来无事喜欢码字的,看似文艺,实则屌丝的80后“女汉子”……
如果您对我的文章有同感,期待您的回应(点赞、关注、评论、转发都可以),您的肯定,对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