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参加了《非暴力沟通》共读的第5次课程,结束以后和老师同行去往地铁站,路上听到她说起自己的孩子在她的引导下变得慢慢自信起来,我们就聊到了“自尊水平”的话题。
回头看看我自己,从自卑变为自信,也不过是这一年当中的事情而已。
(1)
从小长辈就教导我——你要有自信。
对于“自信”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从来也没有一种真切的感觉,每个人对于自信的表述似乎都不太一样,又很抽象,我也很难理解什么叫“自信”。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以前,我记不得自己曾经有没有自信过,但我很清楚地记得,自己从高中开始就一直很自卑。
小学和初中我都算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的好榜样。我自己没什么自觉,但是因为老师要求做什么、家长要求做什么,我都乖乖照做了,学习上也算很努力。但是也说不上是自信的人。
进入高中入学的第一天,我坐在教室里,身边都是陌生的同学,看着他们似乎都很熟悉的侃侃而谈的样子,我突然就生出了一种“他们好像都好厉害,我肯定比不过他们”的自卑感。
也就是这样一种感觉,让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并且在之后的高中时期里,成绩就再也没好过,一直到了工作以后。
(2)
除了觉得自己不如人的自卑感之外,某些方面也会有自负感。
比如说我知道自己很多方面不如别人,但是偶尔听到别人谈论他们不懂的问题,恰巧又是我知道的,我就会觉得“这种道理都不懂居然在讨论”,然后对于自己知道这个道理这一点沾沾自喜,也不指明,就这么藏在心里,自认为自己在这一点上比别人强。
后来我才知道,这其实是一种自负。
自卑和自负看上去是两个极端,但是这其中的联系还是很多的。
以我现在来看,我认为正是因为自己自卑,所以才总想找到比别人强的地方,让自己心里有个安慰,并且自己找到的“强项”还不愿意与人分享,是那种“在这一点上我比你厉害,我就要看着你发愁,也不能让你比我更厉害”的想法。
所以,不自信的人身上,自卑和自负是会并存的。
(3)
2019年11月4日,我开始阅读;12月1日,我开始做手帐。
这两件事情的开始,我并没有想过能否培养“自信”方面的问题,只是带着想要收获一些好习惯的想法开始的。
坚持一年,收获超出我的想象,其中就包括了“自信”。
一开始做时间管理的时候,一天下来看着我的任务清单全部清理干净了,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这是我在过去很多年里都没有感受到的。
随着这些小小的成就感的积累,慢慢地我就自信了很多。
这里想说说我阅读过程中的小故事。
我从2019年11月4日开始看第一本书。对于一个不喜欢看书的人来说,一开始是最难的。
开始看书的第二天,我买了一张电影票去看电影,鬼使神差的在出门之前把我正在看的书塞进了包里。到了电影院候场的时候,周围的人都在谈笑风生,我就默默地把书拿出来看了二十分钟直到电影开始。
看完电影走出了电影院,我才回过神来——我居然在电影院里看了二十分钟的书!这对于一个曾经从来不看书的我来说,真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了。虽然后知后觉,但我也在这一个小事情中收获了阅读的成就感,让我更愿意去看书了。
后来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我要在2019年12月31日前看完十本书。为了这个小目标,在两个月里拼了命的看书,所以在我真的达成了两个月里看十本书的目标之后,这种成就感让我在阅读这件事上更加有自信了。
(4)
我在樊登读书APP上听樊登老师讲书,经常听到一个词叫做“自尊水平”。
一个人的自尊水平高,就会很自信;一个人的自尊水平低,就会经常苛责自己。而想要提升自己的自尊水平,积累成就感是非常重要的。
成就感如何积累?就是要去面对一些“挑战”,每当挑战成功的时候,就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就是成就感。
当然这些挑战不能太困难,也不能太简单。太困难解决不了,反而会打击到自己;太简单了人人都会做的事情,无法带来成就感。
什么样的挑战才能给人带来成就感?是那些在你的能力之外的、但是学习一下就能挑战成功的事情。我把它称作“小小的挑战带来的小小的成就感”。
比如说,我作为初学者想学画画,如果直接给我一幅“蒙娜丽莎的微笑”让我画,这个难度就太大了;但是就让我画一个长方形,那又太简单了,每个人都能画得出来;但如果让我画出一台电脑的简笔画,把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起来,经过练习,我成功的画出来了,那就会是一个“小小的成就感”。
无数个“小小的成就感”积累起来,自尊水平也就逐渐提高了,人也就慢慢变得自信了。
我的自信就是这么培养出来的。
(5)
自信的培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去积累一些小小的成就感,当自尊水平提高了,也就慢慢变得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