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的影响。也因此,我们一再倡导,人应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看看我们的日常:
穿衣,我们受各种各种的时尚博主影响着,或是关注的微博大V,或是订阅的时尚穿搭公众号。当想买衣服的时候,照着她们推荐的买就行。甚至有时本不想买,可因为她们的推荐,因为各种陌生人的好评,自己也会蠢蠢欲动。去实体店,一件你本不太喜欢的衣服,当同行的闺蜜觉得你穿好看时,你依然很大可能会买;一个人逛街时,看上一件衣服,可价格有点超出预算,若店员在你试穿时一个劲的夸自己穿着好看时,你咬咬牙,买了。
吃饭、住酒店、看电影,拿起手机,打开大众点评,我们往往会选择去评分较高的那家/那部。
社会对我们的影响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可在这点上我们看自己与看他人往往存在很大的差距。对于他人的选择,我们往往归功于社会影响,而对于自己的选择,我们往往归功于自己的喜好和独立思考。
社会影响之所以如此普遍,主要归功于两点——纯粹接触效应和镜像神经元。
纯粹接触效应是指由于曝光的次数频繁,会令大脑对某人某事某物产生认知放松,进而提升对其的信任与喜爱程度。在镜像神经元的作用下,当你看到别人做某事时,自己也能产生相同的感受。
细分来看,社会影响对我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有样学样
人在动脑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在漫长的人类进程中,很长一段时间人都在为吃饱饭而烦恼。因此,节能很关键,甚至关乎死活。进而大脑养成了能不动脑就不动脑的习惯。在人类社会里,我们习惯模仿与从众。
每个人最喜欢的都是自己,因此我们会更喜欢模仿我们的人或者与我们相似的人。去餐厅,我们会对重复我们话语的服务员更能产生好感;在人群里,我们会更加喜欢那个与自己相似的人,甚至会让你有种似曾相识或相见恨晚的感觉;在公司,我们会不自然的去模仿自己崇拜的上司的行为;在家里,孩子会不断的模仿父母的行为,夫妻双方的表情很容易受对方的影响,长此以往,俩人脸上的纹路慢慢变得一致,进而越来越有夫妻相……
很多人看电视、看书容易哭,就是因为你的镜像神经元发达。很多电视节目中都要插入罐头笑,也是这个道理。部门第一次聚餐,当大家都说饱了而你实际还没吃饱时,你往往也会选择不再继续吃。
也因此,电影的第一波口碑、淘宝的好评才会那么重要。同样也因为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质疑:流性事物真的就那么好么?《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做过一个实验,她用假名出版了一本《布谷鸟的呼唤》,几乎读过这本书的读者都喜欢这本书,都评价它富有创造力、引人入胜等。可它的销量却不佳,前3个月一共才1500册。而当有人将这本书的真实作者透露出去之后,这本书一下从亚马孙销售榜的第4709位升至榜首。
对此,我也深有体会,最近报了一期提升工作技能的学习班,每周五晚九点是我们的线上交流时间,由老师解答我们近一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每当我用心学习、思考过后,都能有很多自己的疑问,与别人不一样的疑问。而当自己只是单纯的输入没有去思考时,我就会觉得好像其他同学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殊不知,这样的从众,谁也对不起。
有样学样,可以节省我们的精力,降低我们的选择成本,减少我们的社会压力。有的时候,将他人行为作为便捷有效可参考的信息来源,可以显著提升我们的决策力;可有时,我们也得小心这股力量,避免把自己带入坑里。
其二,标新立异
小孩在小的时候喜欢模仿他人,而当其到青春期时,他又会叛逆起来,让自己不一样,寻找自己的差异人格。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渴望自己在不同的群体都能具有特色。我们在都是研究生同学的群里不会介绍说自己是研究生,在摄影爱好群里不会强调自己喜欢摄影,在相亲见面时不会说自己的性别……在不同的群体里,我们强调的,往往是自己拥有的和这个群体差异较大的点,因为这样更能体现你的差异化,更能让大家记住你,也更能找到与自己投缘的人。
因为这种心理,使得小众音乐、小众奢侈品、小众香水、小众潮牌等得到发展。甚至有人会因为本来小众的事物变得流行而放弃对其的喜欢。
其三,身份信号
一个东西能否成为身份信号,取决于其是否可鉴。且成本越高,其能保持的越持久。
球场上球星的球衣、工厂里职工的厂服、环卫工穿的黄大褂、混沌大学的混沌牌手表、LV包上的logo等都是身份信号。出于人类对身份信号的追逐,各大奢侈品牌出品的限量款哪怕单价高到我等凡人一辈子都挣不到那么多,依然需要抢。一支用泰坦尼克号上的钢做成的手表,没有指针,只能显示是白天还是黑夜,价格30万美元一支,48小时内售馨,因为有钱人不需要知道时间。每年很多人为了登顶喜马拉雅山,哪怕知道路途险恶甚至有丧失性命的危险,依然前往。当然,有时人类也为了摆脱某种身份信号而努力。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服装总是过时的多,穿破的少。
因此,学会用正面形象去传递身份信号至关重要。这也是很多品牌去找人设正面的明星做自己产品的代言人的原因。不管是商业上的宣传、文化的传播以及个人形象的树立,或是戒黄、戒毒、戒酒、戒烟等,学会利用身份信号,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四,相似的不同
跟现有事物相比,相似的不同相比于完全不同更能让人接受。因为与现有事物的相似能给人带来安全感。汽车刚出来时,人们更容易接受有马头的马头车,因为这是从马车的过度;机顶盒刚出来时要做成盒子状,因为这类似于VCD机;流行都是循环的,几十年前流行的东西,现在又能流行起来了。相信做产品的人对此更有体会。
其五,社会助长和社会压力
认识不少喜欢跑马拉松的人,因为很希望早日完成自己的第一次马拉松,所以问过不少人第一次跑马拉松是在什么情况下实现的,是否需要等到自己平日练习达到了那个水准才去。结果得到的答复都是否定的,甚至有人直接跟我说,只要你能跑10公里,你就能完成半马。而且,真正去参加马拉松时,你的速度会比你平时的更快。之前不了解,现在知道了,因为社会助长效应。当一个人在执行较容易的任务时,周围群体可带来社会助长。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早起打卡群、写作群、减肥训练营等。
小时候我们学跳舞,每到表演时,老师都会跟我们说,就把它当成一次排练,且在这种心理下完成的表演,水平都只能达到排练时的80%。因为当一个人在执行较难的任务时,周围群体会带来社会压力。此时的你,不只要完成任务,还需要分出一部分脑子为自己做印象管理。
正因为此,保持独立思考才显得弥足珍贵。也因为此,我们是否真的能做到独立思考也有待考量。不管怎样,愿我们都能做一个懂得兼顾社会影响和独立思考的人。在人生的进程里,懂得借势、懂得随大流,亦懂得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