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颜渊第十二》12:凭什么“片言折狱”
《论语》本质上是什么?
是两千多年前,孔子在综合整理春秋以前文化典籍的过程中,梳理出的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客观来讲,是个操作系统。也就是一应问题都应该在这个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得以解决。
今天我们看到的《论语》,或者说我们感受到的中华文明,就其本源来看,仍然是孔子两千多年前建构起的“操作系统”的升级版。孔子在为子张讲“辨惑”时提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惑也”。人犯迷糊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操作系统不稳定。
文化不同,不能同一而论。但凡是中国人,只要感觉到自己犯迷糊了,或者对某件事情感到困惑,回过头去读读《论语》之类的经典,修复一下自己的操作系统,是准没错的。
子路在《论语》中反复出现,这个人为孔子研制的操作系统贡献了什么呢?
这段话中,出现了两个称呼。一个是“由”,另一个是“子路”。很显然两个称呼指的是同一个人。仲由,公元前542年——前480年人,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人。“孔门十哲”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家祭祀。“由”是他的名字,“伯、仲、叔、季”是古代人为弟兄确立的长幼次序,“仲”表示这个人在兄弟当中排行老二,“由”是他的名字。
“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这是孔子的话,老师称呼自己的弟子,还是直呼其名的好。
“子路无宿诺”,这是后来弟子对仲由的尊称,加上一个“子”字,表明这个人不一般,有一定的学识和修养,值得人尊重。孔子、子路、子张、颜子,孔文子等等,都是类似的用法。
单纯讲“宿诺”的话,意思是未及时兑现的诺言;预先的许诺,诺言。
从感情色彩来看,“无宿诺”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从好的方面看,表明一个人重视践诺,言必信,行必果。从不好的一面看,指一个人过于小心,不轻诺。《论语·公治长第五》中讲,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我们很难说子路属于哪一类人,或者这两类人本身就没有太大的分别。但我们从“子路”的这个“子”出发来看。后来弟子还是很欣赏子路的这一“无宿诺”的风格的。
“无宿诺”靠什么样的本钱来支撑呢?
“片言折狱”是这段话中的第二个争议点。“片言折狱”应该就出自孔子对子路的评价——“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意思是说,仅仅依靠片面之词便能解决诉讼争端的,在诸弟子中也只有子路了。
我们都知道,孔子在评价众弟子时讲:“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对于子路的评价“由也喭”中的“喭”其实就是鲁莽、粗俗的意思。
因此,“片言折狱”可以理解成一个人靠片面之词解决诉讼争端的鲁莽、武断;也可以理解成一个人靠片面之词解决诉讼争端的高效、高明。在这里,很显然是正面的用法。
一个人怎么就能依靠片面之词高明、高效地解决诉讼争端呢?
这才是《论语》真正想告诉我们的。孔子当然不是在说子路的智商高,相比较而言,子路的确不错,但在七十二贤人之中,子路虽然德行上可圈可点,但在智商、学问上,并没有特别过人之处。那么,子路究竟凭什么依靠片面之词高明、高效地解决诉讼争端呢?
曾国藩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或许对我们理解子路的“片言折狱”有所启发。
话说两个挑重担的人相遇在南方农村狭窄的田埂上,谁都不愿意让路。因为谁让路都要挑着重担跳到水田里弄自己一身泥,或者原路折回。这时候来了一个旁观者,自己跳到了水田里,对其中一位说,来,把担子交给我,我替你挑一会儿,你侧身过去。
这个人像极了子路,没有那么多话,也不需要听双发说那么多话。只是把自己代入到具体的情境中,躬身入局,担当起自己应该担当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事情看似根本无解,其实只缺一个契机,就是有人把自己放进去,置身其中。躬身入局,弯着身子,把自己放进去,放到这个局里去,这个局便忽然变的可解了。
两个人诉讼争执,无外乎是为了各自的利益互不相让。子路决不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解决争端,而是躬身入局,把自己代入进去,为双方谋利益。
中国人讲“争争不足,让让有余”。子路的躬身入局,就是让“让让”这个局面出现。因为“让让”,有余的局面自然出现,这一点点有余,便是解决诉讼争端的关键。
能够不把自己当外人,能够躬身入局,片言折狱的大概也只有子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