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教的学生,主要来自城乡结合部,父母多以打工为生,条件不是很好,按道理说,家长体会了生活的苦,更知道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更愿意让孩子多读书,可是我的这些学生们,爱学习的不多,愿意学的也很有限。
你给他们讲道理吧,他们其实都懂,讲得多了反而适得其反,学生们都很漠然的一副态度,我知道简单的励志激不起他们内心的水花,还有教育机制,学校老师家长的急功近利,都在一点点消磨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耐心。
近五年,尤其是在自己的孩子上小学后,我越来越感受到整个大环境对教育内卷的影响,我们的教育部门也在说减负减负,可是中考高考的选拔机制不改变,怎么减负?尤其像我们这样的高考大省。
我也知道孩子 的兴趣最重要,成绩分数比起健康快乐和成长,真的很微不足道,可是在这么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要想有一颗淡然的心真的要有勇气,要很强大。
我之前喜欢听俞敏洪有关教育的演讲,可是后来越来越觉得他是站在一个高度,在抒发自己一种浪漫的教育情怀,既然那么理想为什么他自己的孩子要送到国外,为什么不在国内实践一下高考的魅力呢?
俞敏洪的教育思想是不错,可是不接地气,对于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家庭来说,生存已是不易,如何让他们奔赴教育的诗和远方?
比起俞敏洪我更喜欢樊登的教育思想,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找寻自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让他们自己体验自己的人生。家长,只是助力,能改变,不能改变的我们都要接受,只要没有触及道德,法律的底线,父母能做的就是无条件的爱孩子。
后来我就结合自己教的这些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快乐点,找到感兴趣的内容,从他们喜欢的领域角度讲授知识,我不知道能有多大的效果,但是至少,从有兴趣的内容学起,能够让他们更好的坚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适当的练习,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学习的价值感(我是可以学会的),从而进一步激发内驱力,不能说一定会爱上学习,但至少让学生慢慢学会学习。
我这些都是点方法论,实践的过程任重道远,只是对于底层的教育来说,我始终觉得中考,高考这样的机制存在一定问题,但至少它给了很多普通人相对公平的机会。不学习真的很遗憾,更多是无奈。
我也知道很多专家的教育思想是科学的,但是真的适合所有人吗?现实和理想总是隔着一条长长的河,不管是我教的学生还是自己的孩子,我都对教育充满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