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跟宝贝、欧阳一起出门,先去超市买菜,结完帐我就找机会溜走了。心里有一丝担心,因为可以明显感受到漾漾希望我陪她玩,上午上课没能陪。但我还是想去跑步锻炼。
跑步的时候听了大V学院曹霞飞全脑教养的课,这个课很热。有一丝不满——挂的是脑科学的狗头,狗肉至少第一次课还不见,里面的小观点大部分都赞同,但是跟全脑的联系很牵强。
里面举了一个例子:一个4-5岁的小朋友晚上在看电视,看到了喜之郎广告,然后就要吃果冻,家里没有果冻了,就开始哭闹,结果邻居家送来了两颗果冻,但是孩子要吃的是电视中的喜之郎果冻,继续哭闹。
难道4-5岁的孩子比1岁多的时候还要熊吗?我很怀疑这个例子的真实性,是为了把情况说的很糟糕吗?还是别人家的孩子确实是这样,我觉得我女儿目前都不会这么糟糕,当然她也没有吃过果冻,没看过电视广告。曹老师后面的分析和解决我也不是很满意,一个是觉得跟脑联系起来牵强附会,这个有待进一步验证。第二个就解决提议来说也不是很全面。
是的,我同意首先是要共情,共情首先是安抚情绪,特别是用非语言的动作来安抚,这点我特别同意。在医院,可以看到孩子哭的很凶,家长杵在那,急得只会一个劲滴说“你哭什么事咯。算了咯,别哭了咯。”每当看到这样的,我都好想冲过去告诉家长"紧紧地抱住孩子就好,什么也不用说,让她哭吧。我也确实这样干过,冲过去告诉家长,家长紧紧地拥抱住孩子,哭声慢慢地就小了,孩子就平静下来了。
第二步是命名情绪。之后,孩子情绪稍微稳定了,可以分析哭闹的原因,我觉得这一步特别需要注意不要想当然。漾漾还不会说话,她只能用手指,每当她指一个不能吃或不让吃的东西,保姆会急着说"这个不能吃"。其实,她未必是要吃,她可能只是告诉你这个很好看,或者是这个我看到过,而当家长提出"不能吃"的时候,她反而想吃了,或者因为拒绝而感受不好,或者因为不被理解而感受不好。对于没有语言能力和语言能力发展还不好的孩子,找到真正的原因确实很难,我们要慢慢来,不要先入为主想当然。这一点曹霞飞的讲课中没有指出来,我觉得特别重要。
找到了原因之后,我们才能进行下一步寻找解决方案,邀请孩子一起寻找,这点特别好。即使是漾漾1岁多,当我问"那怎么办呢?"的时候,她的表情和眼神也是有反应的,甚至有时候还有行动。转移注意力,对于1岁多的孩子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她们更活在当下。但我不建议一开始共情之前或之中就转移注意力,这样不利于孩子感受情绪,也不利于她理解情绪,这也是一种体验。我们的目标不是应付这一次或每一次哭闹,而是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走向独立,情绪管理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它就应该至少包括情绪感受,命名情绪,理解情绪,情绪接纳,情绪舒缓。
现在的资源很多,但反思很重要。也许是自己要求高了,只能告诉自己听一堂课能有一点好的观点或知识的收获就好了。
跑步40分钟,一节课都没完成,会再继续,看看她为什么这么热。跑步之后是瑜伽拉伸。特别想记录一下一个时刻,就是拉伸以后,盖上衣服,戴上耳机听一曲交响乐,这时候感觉只有自己,其他的一切都不存在,在热闹的健身房是那么安静,平和。这种美妙是昨天突然发现的。很久以前就知道听交响乐对孩子好,胎教时也听过,但却听不下去。前段时间听了孙路弘老师的课,决定好好研究下交响乐。从网易公开课中找出以前就知道的很好的“listening to mudic”,耶鲁大学的公开课,好评如潮。遗憾的是,还只听一节课。昨天瑜伽拉伸之后,很想躺着放松一下,怕感冒了,起身去拿外套,想着来点音乐吧,从牛听听中调出交响乐,美妙就是那么偶然。觉得好听,不抗拒,不排斥了。更神奇的是,晚上用手机给漾漾放交响乐,音乐想起,她的表情有一丝不一样,安静了一会。后来她要吃米粉,吃的时候还要把手机拿过来听。之前我也是熏过交响乐的,没有这种反应。以后,我就会爱上交响乐了吧?以后漾漾也会爱上交响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