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问一个喜欢玫瑰花的人:“你喜欢玫瑰的花蕾吗?”或者又问这个人,“你愿意看看玫瑰花枯萎之后的样子吗?”
这是一朵花的整个过程,没有花蕾,就没有很美的绽放的玫瑰花,而没有枯萎,则会使得一朵花的结束失去意义,过于匆忙。就我个人的观察来说,玫瑰花蕾的形成过程大约需要两到三个星期,这个时间发生的一切内在的变化,令一个真正的植物学家对于大自然自身始终处于臣服的状态,而对于一个热爱自然或许稍稍懂得一些花朵的人来说,这种变化会引领他步入激动人心的境界。花蕾细嫩有如婴儿,我确信她自身的呼吸系统和对于逐渐扩大的外部世界的深入,带来了兴奋和不安。在这一过程里,她需要应对无法预测的天气,寒冷的夜晚,或者顺着枝条慢慢蠕动而来的青虫,当然,诗意般宁静的星空和乳汁般的露珠,足以赋予一个花蕾奇迹的长大。这种仅凭肉眼就可以看见的真正的奇迹,才是我们接近生命最珍贵的思想。也就是说,当我们凝视一朵玫瑰花蕾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在凝视一个母亲怀里的婴儿,她那种熟睡的姿态使得我们顿陷感恩的境界。人类生命不过是自然世界里极小的一部分,比起一个湖泊里的细菌或者一堆落叶里一旦翻动就可以看见无数惊跳的小昆虫来说,了解自然更能够让我们容易了解自己。很多年前读德日进《人的现象》,就惊叹于他那种拓宽我们宏大视野的精神力量,他曾经这样充满深情地说道:
对于精神圈之源起,其最有教育性的方面(如果我们知道如何观察的话),是去查看它如何经过长久而普遍的准备之后才诞生了出来。 人终于在极大的静默中进入了世界。
我深信通过了解自然,更加容易了解我们自身,即使我们达不到康德所讲的善良与道德感,但终究有一点会让我们无法忘记:弥漫在森林的初秋薄雾和子夜时分星星四处坠落的旷野,能够帮助我们走在梦境般的小径上,至于走到哪里并不重要了。在自然世界,我们更容易释放自己,一个长期徒步的人,是懂得森林秘境的奇妙的,几乎所有的医生都会建议病人常常去森林走一走,靠近一棵树,感受林中鸟雀的歌唱。了解松树林里裸露的树根,那种好像有一个巧匠故意砌出来的台阶,你踩在树根上走下一个山坡和你沿着石级台阶走下去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在湘潭金霞山走过很多回,水泥小道固然方便了朝山者,但是,松树根被阻断,哪怕从山脚走到山顶,你都很难踩到裸露的树根。这种失去自然自身性质的步道,让我们失去了人生最重要的财富:我们的想象力。树根裸露,松脂散发出来南方山林的味道,由此产生的诗歌文字与绘画,或者一个造访者与另外一个儿童的对话,都令人眷恋,并且成为我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一朵花蕾集合了一生的力量,才足以在某一天呈现出来芬芳的花朵,不久就会枯萎,然后消失。这种生命过程既平凡又短暂。我很怕把人的生命缩写成某一种短暂的历史,就像我们今天阅读历史故事一样,那些人都不知道在哪里,我们阅读故事,保持距离,未曾像我今天这样可以双手轻轻触摸一朵花蕾,她就在我面前,如此亲近,如此柔和,如此细嫩,以至于我觉得自己犯过巨大的过错一样,对于生命,不仅仅是我自己,还有你,都没有来得及深处宁静柔和的观察和思考。
我知道一个小花园,在不远处满植百合和红色的玫瑰如果可以,我将在那里漫步从微露的清晨到露重的深宵
这是我成都的一个挚友翻译出来的一小段英文诗歌,我的意思是,从今天开始,就在你的阳台,你的户外,路边公园,你不仅仅看见一丛玫瑰花,你还会花些时间凝视那些花蕾,在对于一朵花来说足够漫长的时间里,你能够怎样想象自身生命的孕育以及变化,你和一朵花一样,在枯萎之前有着极为美好的奇迹般的过程,在枯萎之后,你才会领悟马丁·海德格尔谈论“向死而生”的伟大情怀。了解我们曾经活过,了解我们曾经以最柔弱的形式进入未知世界的勇气,会使得我们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的时候,从隐藏于遥远过去的美好获得无穷的力量。
无疑,这是我们始终愿意感恩生活和生命本身的根本原因,我们那么不容易到来,却那么短暂地绽放,又那么迅速地枯萎……
(原创,坐在山谷看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