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责发生制
正因为收入及费用并不按照是否收到钱来确定,因而,利润表内几乎每个科目都充满着估计和财务艺术(看看上面对笔记本的估计,要是你估计用五年,利润就会为之一变),也成了造假者大施拳脚的主要舞台。投资者只有弄明白每个科目代表的含义,以及背后的估计方法,才可能正确理解上市公司交出的利润表。创造利润的过程
净利润的产生过程可以分两步看:
①从营业收入到营业利润的过程;
②从营业利润到净利润的变化。
其中的关键,是理解权责发生制下,对收入和费用的确定。
营业总收入
确认收入的规则非常重要。
大部分企业的财务造假,都是把不符合确认条件的收入确认为当期收入。投资者在财报中输入“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进行搜索,能够找到该公司对收入的确认原则。
一定要看。否则利润表对你而言就是一笔糊涂账。
毛利润: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成本
投资者需要关注的是营业成本和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
毛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减去营业成本,便是一家企业的毛利润。
营业成本,就是报表期内公司为了销售,而从资产负债表存货科目里搬走存货的价值(请回忆存货章节)。
毛利润对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关键数字。如果企业连毛利都没有,可能很难存活下去。毛利率:毛利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
为了衡量公司的毛利率,你需要将其与同行比较。毛利率比同行高很多的企业,要么属于业内强者,要么就是造假的骗子。毛利率的提高,要么是因成本的下降,要么是因售价的上升。
你需要观察年度变化的趋势,分析毛利率变化的原因:是生产成本增加(或减少)了?还是企业产品或服务提价(降价)了?先找到因何而变,再思考变化是否可信。毛利润是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大体来说,企业最终利润的高低由三个因素决定,即毛利率高低、周转率快慢或经营杠杆大小。
营业总成本
- 配比原则
收入确认了,接着就要确认对应的成本和费用。利润表中的成本和费用,必须是在该期间内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成本和费用,会计称之为“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要求“在确定利润的特定期间(月、季或年),销售收入要与其对应的成本和费用相互配比”。
营业总成本包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指期内销售产品的存货价值。
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税金及附加,指营业过程中无论是否盈利都需要缴纳的税费,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以及其他的搭车收费。
-
城建维护税和两个教育费附加,是以流转税税额为基数乘以税率。所谓流转税,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关税。
营业费用
营业费用包含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常被统称为“三费”。
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也可能被叫作“营业费用”或“经营费用”,是为销售商品(或服务)产生的费用。如广告费、促销费、保险费、运输费、装卸费、销售人员的工资福利及提成、销售机构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与企业管理环节有关的费用,包含管理者工资福利、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行政开支、董事会经费、中介机构费用、无形资产摊销以及管理机构资产折旧、业务招待费、计提的各类准备等。这个科目也是个垃圾筐,各种名目的支出,各种费用调节,都会丢进这个筐里。总体来说,销售和管理费用的变化趋势,应该和营业收入变化趋势一致。在企业正常经营,没有重大的合并、收缩等事项的情况下,应该保持比例的大致稳定,以及绝对数与年初预算基本相符(公司每年股东大会时,会提交财务预算报告)。
混合看两费的总数在营业收入里所占的比例,看比例的历史变化趋势,看与同行的差异即可。
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主要包括三大类:①自有资金利息收入;②债务的利息支出;③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办业务支出的手续费。
这个科目主要和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科目及有息负债相关。视企业自有资金和有息负债的数量大小,财务费用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资产减值损失
股权、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存货、坏账、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都可能产生资产减值损失。
大额资产减值损失,是管理层自我打脸的行为艺术。多数情况下,它表示管理层承认以前投资或经营决策失误。
能够对利润表产生影响的减值损失转回,主要是存货、应收账款和债权类投资的减值损失。
-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行为依然是企业操纵利润的主要手段之一。常见的手法有:
不提或少提,增加当期利润;
多提,减少当期利润,以后转回增加后期财报利润;
一次性计提减值损失,降低资产账面值,从而减少后期折旧和摊销,增加后期财报利润。
其他收益
在营业总收入减去营业总成本之后,再加上三块单独汇报的损益,就可以得出营业利润了。
这三块内容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和汇兑收益。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变动和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本期变动。
- 投资收益,包括对外投资分得的股利;持有债券收到的利息;投资到期收回的价格或到期前转让的价格与投资的账面价值的差额(或正或负)。
- 汇兑收益就是企业持有外汇资产或负债(例如外币、外汇存款、外汇应收应付款、外币计价的债务等)期间,因为汇率变化而产生的损益。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一家企业的核心利润。持续增加的营业利润是企业蒸蒸日上的表现,持续提高的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总收入)是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的表现。
- 看利润表,最重要就是看营业利润和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总收入)。看营业利润及营业利润率的历史变化趋势,以及与同行业其他公司进行对比。她若安好,便是晴天。
净利润
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支净额,缴纳了所得税,剩下的就是净利润。
- 营业外收入,指与主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一些偶发性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出售无形资产收益、债务重组利得、企业合并损益、盘盈利得、债权人放弃的债权、政府补助、罚款收入、捐赠利得等。
- 营业外支出:与营业外收入对应的损失,就是营业外支出,例如,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行政罚款、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等。
营业外收入通常不靠谱。这个数字,数值不要太大即可。
如果企业利润的主要部分经常来自营业外收支,基本能肯定,这是企业在打扮自己的报表,背后有陷阱的概率很大,建议投资者警惕且远离。净利润≠挣到钱,两者可以有很大差别。
净利润一定要和现金流量表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对照着看,投资者可以直接用经营现金流净额÷净利润来衡量净利润的含金量。
该比值连续数年大于1,发现“印钞机”概率就大;反之,连续数年远小于1,则需要投资者提高警惕,并挖掘原因。-
甲、乙、丙、丁,都采购1000万元货物,转手以1300万元卖掉,并支付了各种税费100万元。以采购款是否支付和销售款是否收回列个矩阵:
这种纸面上的收入和利润,累积几年就得想办法解决,否则游戏无法继续。毕竟它们不产生现金,却要实打实地付出各种税收,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等。
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按现有股本算的每股收益
稀释每股收益:按照现有股本加上潜在股本(发行在外的认股权证、股份期权、可转债等工具可能增加的公司股本)计算的每股收益。